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可推卸的责任

战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54 更新时间:2024/1/17 3:40:49

在战国这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年代,武将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战争,诞生了白起李牧王翦廉颇这四位著名军事将领。而在后世的各种评价中,白起通常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公元前257年,在杜邮,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地区,白起被秦昭襄王赐剑命其自刎,标志着其生命的结束。那么,对于一代战神的死亡,那些人应该负责任呢?

网络配图

首先,从直接杀人凶手秦昭襄王来说。在白起的冤死一事,赐死出自这位秦国国君的命令。具体来说,早在白起赢得长平之战的大胜后,秦国就获得了消灭赵国的最佳时机。但是,或许是担心白起功高震主,或许是受到了范雎挑拨,秦昭襄王没有采纳白起的意见。

在错过了最佳时机后,秦昭襄王尝到了攻打邯郸的苦果。本来自己刚吃了败仗,加上白起发了几句牢骚,秦昭襄王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也而因此萌生了做掉白起的念头。当然,除了对白起的愤怒,秦昭襄王也开始猜忌白起总是称病的原因。最终,本着疑人不用的态度,秦昭襄王决定让白起自行了断。

网络配图

在此,笔者不得不替白起辩解下。虽然白起假装得病,坚决不带兵攻打邯郸让秦昭襄王的脸面挂不住。但是,自从长平之战,白起一下子坑杀了数十万的赵国士兵,这个仇几乎等同于灭国之恨了。如果白起这个时候,也即赵国已经得到了喘息的情况下去攻打邯郸,那么整个赵国军队必然会同仇敌忾,甚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不过,可惜的是,秦昭襄王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要在白起之死上负有主要责任。

除了秦昭襄王,范雎也是“杀死”白起的凶手,也可以说是白起冤死的根源所在。在战国时期,武将和文官之间的矛盾比较激烈,比如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这对将相,也曾爆发过激烈的对峙。就秦国来说,范雎之所以能当上丞相,削弱魏冉可谓是自己向秦昭襄王的投名状。而这个魏冉不是别人,正是战神白起的大恩人。在这起事件后,范雎就被白起拉入到了黑名单,而精明的范雎也知道自己和白起的关系必然会发展到一山不容二虎的地步。

网络配图

所以,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范雎不仅阻碍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趁势拿下赵国,而且在白起抗拒秦昭襄王命令的时候,不停的给国君吹耳边风,也即将白起描绘成想造反的武将,从而促成秦昭襄王下定决心除掉白起。

最后,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白起作为“功高盖主”的武将,不仅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也不会揣摩国君的心理,造成自己在朝廷有文臣掣肘,又无法获得秦昭襄王的理解。换而言之,白起也要为自己的死亡负上责任。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在战国四大名将中,尽管王翦的功绩可能不如白起,但是要论政治智慧,白起相对于王翦,还是个小白水平。

标签: 白起秦昭襄王范雎

更多文章

  •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才能之士范雎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

  • 范雎与白起有什么恩怨要进谗言杀死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与白起

    战国时代,不仅名将辈出,靠一张嘴折服群雄的辩士也大有人在,秦国后期的范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范雎是魏国人,自负有才,便四处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建议,但是都没有成功。只好屈居魏国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手下做门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谷出使齐国,齐王很赏识他的才能,便重赏于他。须谷将此事报告给了魏国权贵魏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秦国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雎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雎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网络配图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

  • 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他与范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为秦昭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人民闻风丧胆;作为统帅将领,他善于用兵,一生征战三十七年,并且毫无败绩。这不仅仅是用“出色”就能形容的了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白起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人,从小家里长辈就希望白起长大像武器一样,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将领。长大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先后在魏国和秦国出仕,最终在秦国获得了秦国丞相一职,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范雎最出名的是他的聪明的头脑和精明的权谋,他为秦昭王做的最顺心的一件事情,便是解除了秦国四贵的权力,将王权集中在秦昭王手中。后来,范雎举荐白起,还用了反间计,使得白

  • 范雎助秦灭六国 秦国大功臣范雎竟是魏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雎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

  • 历史上的范雎是是被秦王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王

    范雎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网络配图范雎(?-前255年),字叔,魏

  • 范雎的故事有哪些? 范雎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范雎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