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宪宗女儿太和公主简介 太和公主和亲回纥的故事

唐宪宗女儿太和公主简介 太和公主和亲回纥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4/1/15 21:59:46

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母不详。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唐代晚期的公主,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她是第四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我国,她的名气却远不及初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奉命远嫁

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许以亲妹妹、宪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尚未成行,保义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

唐穆宗初立(公元821年),回鹘嗣立的崇德可汗很快就派都督、都渠、叶护、公主等两千多人的庞大队伍来唐朝迎婚,纳马2万匹、驼千匹为聘礼。唐穆宗于是将妹妹太和公主册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出嫁回鹘崇德可汗。

出嫁时,当时衰弱的唐廷,长安城竟没有足够的设备能够招待所有迎亲的回纥使节团人员,于是有大部分的回纥使者是被安排在边境外,唐朝还得被迫以强势货币来买多馀的贡品(回纥以马匹作为贡品要求唐朝以丝绸来交换),以及公主的嫁妆。

太和公主出嫁的礼仪空前隆重。据记载,临行当天,唐穆宗亲自将妹妹送到通化门,而此前文武百官早已得令,恭立在章敬寺前送别公主,朝廷出动的仪卫非常多。唐朝百姓很久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长安城的男女老少几乎倾城出动,观看公主出嫁的仪式。

途中波折

吐蕃为阻挠两国的和亲,发兵侵扰青塞堡,被盐州刺史李文悦发兵击退。其后,为了安全的将太和公主迎回回鹘,回鹘派一万骑兵出北庭,一万骑兵出安西,以便抗拒吐蕃的侵扰。而唐朝方面,亦诏发兵三千赴蔚州,抗拒吐蕃。

途中,回鹘又派760人领驼马及车,至黄芦泉迎候公主;丰州刺史李祐则在卿泉迎接太和公主以及护送她的三千兵士。

和亲队伍一行人平安的走到距离回鹘牙帐尚有百里之地时,可汗派出使者谒见护送公主出嫁的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提出想私下在小路与公主先见面。胡证不同意。回鹘使者争辩说,以前咸安公主出嫁时有此先例。胡证答:“唐朝天子令我送公主见可汗,今未见可汗,公主不可先露面。”回鹘使者只好作罢。

待公主正式到达回鹘牙帐,崇德可汗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公主。

数日后唐朝使者胡证等人要返回大唐,公主在自己帐中大开宴席,为之饯行。太和公主不忍故乡的使者离去,失声痛苦、流连眷慕,情景很是悲伤。《旧唐书》列传145记载:“证等将归,可敦宴之帐中,留连号啼者竟日”。但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唐朝使臣最终还是辞别公主,程回国复命,可汗重重的赏赐了他们。

坎坷经历

太和公主自长庆元年(821)远嫁和亲,至会昌三年(843年)被唐军夺回,在回鹘生活了22年,至少嫁给三位可汗为后妃。

这一时期,回鹘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交加,可汗彼杀被逐更迭频繁,一些大臣甚至勾引束沙陀、黠戛斯等国家或部族进攻回鹘,终于导致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族帐被迫迁离本土。黠戛斯夺取回鹘牙帐后,太和公主被送还唐朝途中又被回鹘的乌介可汗劫持,后几经周转才返回了内地。

唐回两国边贸自此和亲之后重新活跃,只是好景不长。回鹘先是发生自然灾难、连年饥荒、瘟疫大做,接着各派势力争权夺位,国内四分五裂:

824年(资治通鉴记其卒于824年,《新唐书》则记其卒于825年),崇德可汗病死,弟弟昭礼可汗即位;

832年,昭礼可汗被部下所杀,昭礼可汗的侄子彰信可汗即位;

839年,宰相掘罗勿荐公引沙陀突厥(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族)进攻彰信可汗,彰信可汗兵败自杀身亡,掘罗勿荐公自立为可汗;

840年,回鹘将军名末录贺引黠嘎斯(距离回鹘西面约三千里的一个部族,原为回鹘所辖)十万兵马进攻回鹘,杀死掘罗勿荐公,将牙帐(皇宫)烧了个精光。昭礼可汗的弟弟乌介率残余的13部落南迁至唐朝边境错子山(外蒙古南部),并于841年自立为乌介可汗。

混战中,太和公主被黠戛斯的军队俘虏。黠戛斯自认是西汉名将李陵之后,与李氏唐室本为一家,遂派达干等10人送太和公主归唐。途中,乌介可汗发兵袭杀达干,抢回了太和公主,并以太和公主的名义请表唐朝以求册封。唐武宗对此很关注,采纳了宰相李德裕的建议,特派使者前往乌介驻地慰问赈济,“许借米三万石”,并正式封其为可汗。

然乌介可汗并不满足,不断向唐提出借粮借兵等条件,希望唐朝廷助其复国。此时的唐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盛唐,所以没有满足他的种种要求。乌介于是劫持太和公主南下,侵犯大唐的边境,先后攻打掠夺了大同、马县、天德、振武等地方。

乌介可汗企图奉公主南徙至唐朝边境重振河山。这时唐帝国见其衰败若此,便再也不将一度不可一世的回鹘放在眼里,果断出兵予以痛击。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唐武宗采纳宰相李德裕的意见,派天德军使石雄出战回鹘。石雄出奇计,亲率数名精兵趁着黑夜奇袭乌介可汗的驻地,随后石雄的大军与麟州(陕西神木)刺史朱邪赤心配合,与乌介可汗在杀胡山(黑山)大战。此战唐军大败回鹘,并抢回太和公主,一吐咽了将近百年的恶气。乌介可汗不曾料到和亲了这么多年的岳父家,竟会从背后给自己来这么一刀,仓惶中率三千人逃走,逃奔妹夫室韦首领去了,后为部下所杀,回鹘汗国亡国,众部族离散。唐回两国的百年恩怨,终于了断。

归国后的不公正待遇

会昌三年(843年),太和公主被唐军护送回太原。唐武宗对公主很是关心,一路上,派去太原慰问公主的使者不绝于道,并将黠戛斯所献的白貂皮、玉指环等宝物赐给公主。

但同时,唐朝廷对回鹘的敌对态度也极为恼怒,使臣送去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叱责公主没有有效的调停双方的争端。 接到诏书的太和公主惶恐之极,决定回长安请罪。3月25日,太和公主到达长安。唐武宗以盛大的礼仪迎接公主的归来,下令左右神策军出动400人与太常仪仗一起出城迎接。在京的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全部在章京寺门前列班出迎。

然而太和公主的心情却是悲喜交加甚至有几分凄凉的。她先进宫拜见了太皇太后郭氏,接着参拜了父亲唐宪宗和哥哥唐穆宗的神位,然后来到永顺门,换下盛装、除去簪环、痛哭流涕,自言辜负了朝廷的重托,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完成和亲的任务,请朝廷降罪。武宗派人安慰她,并晋封她为定安大长公主。

而那些有幸未被派遣远嫁和亲的异母姐妹们,过惯了舒心安逸的生活,鄙视太和公主没有好好完成和亲任务,觉得她不配享有朝廷如此隆重的礼仪,当武宗命令诸公主迎接太和公主时,唐宣宗女阳安长公主、唐宪宗女宣城公主、义宁公主、真源公主等七位公主居然拒不从命,不肯出迎,事后也故意不去看望她。武宗大怒,下令罚夺阳安长公主封绢300匹、宣城等公主封绢各100匹以赎罪,并将此事记载于史,诏示后世。

历经坎坷的太和公主终于回到了阔别22年的故国,本来可以安心过几年平静安逸的日子。然而,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乱中饱受惊吓、归国后姐妹们的不公正态度,极大的损害了她的身心,在返回长安不久便因病去世了,时年在40岁上下。

更多文章

  • 大唐和亲血泪史 唐朝太和公主曾陪侍五个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和公主,唐朝,和亲

    俗话说,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真是不假。唐宪宗第五个女儿叫太和公主,是大唐四个和亲公主中的最后一位,堪称是倒霉蛋中的倒霉蛋,短暂人生四十余年,曾被逼嫁过五个丈夫,经历的倒霉事儿说也说不完。元配:阴差阳错,姐上花轿妹出家。去回纥和亲是个倒霉事儿,这是唐代公主们的共识,因为前车之鉴不远。比如太和公主的姑

  • 唐朝最后一位和亲的公主是谁?被遗忘的太和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公主,和亲

    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纥(回鹘)可汗的大唐公主,尽管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我国,她的名气却远不及初唐的高阳公主、文成公主或是盛唐的太平公主。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许以亲妹妹、宪宗之女

  • 大唐和亲血泪史:唐朝太和公主曾陪侍五个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和公主

    俗话说,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真是不假。唐宪宗第五个女儿叫太和公主,是大唐四个和亲公主中的最后一位,堪称是倒霉蛋中的倒霉蛋,短暂人生四十余年,曾被逼嫁过五个丈夫,经历的倒霉事儿说也说不完。元配:阴差阳错,姐上花轿妹出家。去回纥和亲是个倒霉事儿,这是唐代公主们的共识,因为前车之鉴不远。比如太和公主的姑

  • 宪宗女儿太和公主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宪宗

    唐穆宗初立(公元821年),回鹘嗣立的崇德可汗很快就派都督、都渠等2000人来唐朝迎婚,纳马2万匹、驼千匹为聘礼,礼仪空前隆重。唐穆宗将太和公主册为可敦,出嫁给回鹘的崇德可汗。太和公主自长庆元年(821)远嫁和亲,在回鹘生活了20年。这一时期回鹘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交加,可汗彼杀被逐更迭频繁,一些大臣

  • 中国古代名将:一生驰骋疆场的骑兵将领苏定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名将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苏定方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儿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元五年(789年)九月二十三日,朝廷诏令史官考定功绩,“第其前后”,以褚遂良、苏定方等二十七人,“图形于凌烟阁,以继国初功臣

  • 唐朝名将苏定方究竟灭了那些国家?灭国神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唐朝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人,是唐朝初年的一员名将,因他一生平定数国,皆生擒其主,所以后世将其誉为“灭国神将”!苏定方并未杀害罗艺,【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已做说明,但苏定方身上还有许多疑问,诸如苏定方出生于592年,但却为何没有在隋末唐初扬名立万?他又灭掉了那些国家呢?苏定

  • 被误读的隋唐英雄:李元霸、柴绍、苏定方、罗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英雄,李元霸,柴绍,苏定方,罗成

    隋末唐初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乱世,而《隋唐演义》正是给我们描绘了这一时期一群英雄好汉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炀帝暴政。隋唐演义中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但是有些人物却不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人物在我们固有的认识里出现了误读的现象。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那个打遍天下无

  • 唐初名将苏定方: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定方

    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从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口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二月初八夜,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乘雾突袭突厥的牙账(将帅所居的营帐),颉利可汗狼狈散逃。李靖大军赶到,杀得东突厥溃不成军斩首万余级,俘虏十余万。李积(徐茂公)部也俘五万余人而回。阴山之战,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

  • 解密:隋唐大将苏定方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定方

    公元627年,苏定方征讨东突厥,擒获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因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再迁任左卫中郎将。655年,苏定方征讨西突厥,苏定方率领五百骑兵乘着西突厥不背打败了两万多骑兵,但是由于王文度的处处阻挠,这次出征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657年,苏定方再次出征西突厥,这次出兵苏定方大胜而归,擒获了沙钵罗

  • 真实的苏定方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被称作灭国神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定方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苏定方名烈,字定方,是唐初一名大将,一生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他非凡的战绩深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中,苏定方是一个十足的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