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林甫是怎么导致大唐覆灭的?他都做了些什么

李林甫是怎么导致大唐覆灭的?他都做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1/18 2:08:42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林甫的故事。

被后世公认为奸臣的李林甫,却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会当官的人。他嫉贤妒能,闭塞言路,大权独揽,导致纲纪紊乱,却屹立宰相之位,19年不倒。唐玄宗究竟看上了李林甫的什么?晚年时期的唐玄宗已经不似早年那般的勤于政事了,他与贵妃整日玩乐,醉心于音乐,早已不理朝政,他也厌烦了朝臣们整日整夜的没完没了的唠叨,他需要一个能够知晓他的心意,并且能够顺应他的心意去为他办事的人。口腹蜜剑的李林甫十分擅长于揣摩君王的心思,这也是玄宗放任他的最真实的原因。

开元24年的年底,11月张九龄裴耀卿同时被免,

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任中书,令牛仙客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耀卿留下的职位空缺,使得李林甫成为不折不扣的首相。新首相的第一把火是召来谏官训话。我们知道朝廷设立谏官,原本旨在提出不同意见,然而首相大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却是宫廷仪仗队里的仪仗马。这些高高大大的骏马虽说养的异常漂亮,但任务则只是站在殿前一言不发。

李林甫说,大家看到那些马了吗?所受的可都是三品待遇。但如果乱叫一声,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如今圣上英明盖世,哪里用得着你们多嘴多舌,要不要做仗马知名。诸位。自己看着办。据说朝堂之上便再无反对的声音,此事真伪难辨。因为李林甫在历史上被妖魔化了,后人甚至说他的为人是甘言如蜜,附中逐渐由此产生了口蜜腹剑的成语。可惜李林甫的同僚,包括被他扳倒的张九龄和裴耀卿,都没有这样说过。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担任宰相的时间最长,此前宰相任职一般三年,最长的一个九年五个月,唯独李林甫任职19年,独裁16年,堪称空前绝后。

安史之乱时,已经成为太上皇并且避难成都的李隆基,曾经与身边人评点历任宰相蜀道李林甫时说了一句非常精准的话,唉此人的忌贤妒能,举世无双啊,身边人问。那既然如此,陛下为什么用的那么久?李隆基漠然。这一沉默往往被理解为玄宗自知理亏,或者证明他在李林甫时代已经变得昏庸。

其实不然。他这是因人而异,各取所长。那么唐玄宗看上了李林甫的什么?懂事,执行力也强。李林甫确实懂事,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知道该怎么说,在什么时候说,这往往被视为奸猾。但如果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懂规矩。规矩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懂不懂规矩,甚至也就是有没有政治素质,而李林甫在这方面简直具有天赋,这才大得皇帝欢心。更重要的是,在历任宰相中,李林甫最能读懂唐玄宗的想法和心思。比方说他深刻理解陛下关注边境战事,并不仅仅只是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更是出于对整个国际环境的通盘考虑。

他当然也知道,强军必先富国,没有足够财政收入作为坚强后盾,是打不赢战争的。因此他全力支持玄宗的决定并付诸行动,没有一丁点书生气,但他绝不胡来。这一点又是李林甫的难得之处,既能体察顺应皇帝的意志,又做得中规中矩,合理合法。正如现代历史学家所指出,李林甫是精明能干的行政官员,也是名副其实的制度专家。他比他的前任更关心国家机器的高效有序运转,并亲任工程师和程序员。由于他的改革,行政手续大为简化,执政成本大为降低,帝国和民众都减轻了负担。

玄宗皇帝晚年骄奢淫逸,倦于朝政和不听忠言,甚至早在60岁那年,他就提出要将天下之事都交给李林甫自己去修身养性,却被高力士劝阻。只不过在打消了皇帝陛下这一念头之后,高力士也不敢再妄议朝政,结果是李林甫再次得逞。因此即便不是李林甫有意怂恿,也是他推波助澜。这就直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最大错误则是以韩族湖人专大将之刃,使安禄山的权力一味扩大。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决定会使帝国的边防军变成反政府武装力量,差一点颠覆了王朝的安禄山,也正是韩族湖人。当时李林甫关心的这是如何巩固权势,而唐玄宗则一门心思惦记着跟心爱的女人跑温泉。没错。这个女人就是贵妃杨玉环。自此安史之乱就濒临于爆发的的边缘了。

标签: 李林甫唐朝

更多文章

  • 安禄山为什么会那么害怕李林甫?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安禄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很多人眼中安禄山这个挑起安史之乱,差点颠覆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应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其实安禄山对于一个人怕得要命,尽管这个人曾经力捧过他。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安禄山究竟怕李林甫什么?是他害怕李林甫会在唐玄宗

  • 安禄山权势滔天,为何唯独对宰相李林甫恭恭敬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禄山,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安禄山和李林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升任御史大夫,在玄宗的盛宠下,安禄山觐见甚至都不用行礼,王鉷也是御史大夫。一次,群臣朝见皇帝,李林甫命王鉷上前行礼,王鉷弯腰作揖十分标准,安禄山在旁看到这一幕,吓得呼呼直喘,随即也恭敬地

  • 卢杞当官期间做过哪些事 卢杞为何对郭子仪特别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杞,宰相,唐朝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军事家郭子仪后代介绍 郭子仪接见卢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子仪后代,郭子仪

    郭子仪,唐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郭子仪很早就入仕从军,但并没有受到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与广平王收复长安等地,封代国公。后因为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了兵权。公元763年,长安失陷,郭子仪再度被启用,那么郭子仪后代有哪些?郭子仪画像郭子仪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八个女儿,郭子仪长子郭曜曾经任开阳府

  • 郭子仪与李白之间的联系 郭子仪接见卢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子仪与李白

    有人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往年交,郭子仪在军中犯事被李白所救。李白参与反叛,郭子仪听闻后愿用自己的官爵来买李白的罪行,后李白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夜郎。后人称赞两人的友情说李白能识人,郭子仪能报恩。这段生死交情一时成为美谈,但是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实际上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的唐朝文化风气很盛,不少官

  • 唐朝宰相卢杞不但的陷害忠良还搜刮民脂民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睚眦必报的唐朝宰相卢杞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卢杞这个人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睚眦必报。尤其是在他作为宰相的那段时间,只要有人稍稍不合他的心意,就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好多忠良都在那个时候被卢杞陷害致死。当时有许多大臣都看不下去卢杞的做法,但是碍于他的地位,他们都不敢与卢杞起正面冲突。郭子仪是大唐时期的名将,他晚年退休后,每日闲赋在家听歌看舞。一日

  • 唐朝宰相卢杞做了什么导致他的名声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卢杞是如何被评入“中国古代十大奸相”的 卢杞在奉天之难的种种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卢杞,奉天之难,唐德宗

    奉天之难是唐德宗时期遭遇的军事政变,它的起因由唐德宗激进的消藩政策引起的,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儿子李惟岳要求继续当节度使,写信给皇帝准备世袭。唐德宗借口加强中央集权,向成德发动战争,河北三镇加上襄阳四个军镇抱团对抗中央,参与镇压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在打败襄阳节度使后,加入叛乱队伍,猛

  •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怎么被阴险小人卢杞送上不归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杞,颜真卿

    颜真卿我们都知道,大书法家,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颜真卿还是位高官,四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所以又人称“颜鲁公”。那么这样一位人物是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呢?换句话说,将其送上绝路的人又是谁呢?答案就是被《新唐书》和《旧唐书》都列为奸臣系列的卢杞。这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