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权势滔天,为何唯独对宰相李林甫恭恭敬敬?

安禄山权势滔天,为何唯独对宰相李林甫恭恭敬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1/18 3:36:51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安禄山李林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升任御史大夫,在玄宗的盛宠下,安禄山觐见甚至都不用行礼,王鉷也是御史大夫。一次,群臣朝见皇帝,李林甫命王鉷上前行礼,王鉷弯腰作揖十分标准,安禄山在旁看到这一幕,吓得呼呼直喘,随即也恭敬地行礼。

在此之前,安禄山已经是范平、平卢节度使,手握重兵。当时,唐朝一共设置有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之后安禄山又在玄宗面前讨得河东节度使,一人总领三镇节度使。

安禄山本就自命不凡,常常不把旁人看在眼中,事实上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一时间,安禄山权势滔天,却唯独对宰相李林甫恭恭敬敬。那么为何安禄山这么畏惧李林甫呢?

一、李林甫也曾有恩于安禄山

史料记载“时宰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乃请颛用蕃将,故帝宠禄山益牢,群议不能轧,卒乱天下,林甫之也。”

之所以安禄山能成为唐朝最有分量的戍边大将,一方面安禄山擅于统兵,屡立战功,另一方面,也在于李林甫的提拔。虽说李林甫精通权谋,是个搞政治的行家里手,但他也不想整日陷入争斗之中,尤其是那些边防大将,是可以凭借军功入朝为相的,比如曾经战功卓著的王忠嗣将军。

于是李林甫上疏玄宗,要求启用番将,番将无法入朝为宰相,那么无形中,也就减轻了李林甫的竞争压力。例如王忠嗣将军,就曾是李林甫假想敌,公元738年,王忠嗣北伐契丹,在桑干河大败契丹联军,天宝年间,大败突厥部落,立下赫赫战功。

为了防止王忠嗣出将拜相,李林甫诬陷王忠嗣欲起兵拥立太子,唐玄宗并不糊涂,但仍将王忠嗣贬出了京城。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李林甫干脆上疏重用番将,安禄山才借此机会,咸鱼翻身。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了一己私利,李林甫改变边防格局,间接促使安史之乱爆发,在这一点上, 李林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李林甫也给安禄山说了不少好话,这样一来,玄宗才更加信任安禄山。事实上,李林甫是有恩于安禄山的,俗话说得好,捧得起你就踩得扁你,既然安禄山是李林甫间接提拔上来的,那么李林甫也有办法将其扳倒,这一点安禄山是看在眼中,忌惮在心里。

二、在唐玄宗面前,李林甫仍分量十足

皇帝是一国最高统治者,安禄山自然要不遗余力地巴结,而宰相主导朝政大权,李林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同样是安禄山得罪不起的。

李林甫虽说一直在不停地铲除异己,让他的宰相之位独霸朝堂,但他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李隆基并不糊涂,只要将事情交给李林甫,总能得到圆满解决,而李林甫除了争权夺利,对皇权也并无异心,这一点也让李隆基比较放心。

随着年龄增大,李隆基也对政务倦怠了,只想沉浸在杨玉环的温柔乡中,史书上是这么说的“重接对大臣,及得林甫,任之不疑。”而且李林甫还擅于培养皇帝的个人爱好,皇帝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都接到过李林甫的贿赂。

有时候皇帝不上朝,李林甫就将办事地点移到了他家,文武百官都要到李林甫的府邸来请示,可见李林甫的权势有多大。

史料记载“林甫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故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处十四年不徙,天子安林甫策,不疑也,卒称兵荡覆天下,王室遂微。”

正是在李林甫的帮助下,安禄山才得到了三道重兵,稳住军权十四年。对比权势,安禄山也不是对手,这也可以叫做政治能量,既然安禄山要上位,就不能得罪李林甫,李林甫一旦嘴角一歪,那么安禄山的好日子也许就到头了。

三、李林甫权倾朝野十九年,论权术安禄山不是对手

李林甫独相十九年,无出其右者,他身上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极高的权谋水平,甚至李林甫能将政治斗争演化为一种艺术。但凡该和李林甫对着干,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张九龄李适之

史料记载“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面柔令,初若可亲,既崖阱深阻,卒不可得也。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

不论对付谁,李林甫都是面带笑容,十分有亲和力,而实际上,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是有深意的,都是为了将对手置于死地。如果不是他提拔的,必定会遭遇贬黜,只要跟李林甫攀上关系,就算再没本事,照样可以高官厚禄。

李林甫有个专门思考的厅堂,名为月堂,只要他想整人了,就钻到月堂里琢磨,一旦李林甫从其中兴高采烈的出来,他的这个对手必定要家破人亡。这些事,想来安禄山都是调查过的,对此安禄山只能是甘拜下风。

正可谓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安禄山能统兵,能搞政治,但他就是搞不过李林甫。每次安禄山见到李林甫,都跟老鼠见了猫一样,每次入朝,安禄山总要派人去打探宰相的心情,借此谄媚和奉承。

除此之外,在李林甫面前,安禄山就像一个透明人,李林甫总能猜到安禄山心里的想法,以李林甫的本事,也应该能猜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只不过为了他自己的权势,不说罢了。数九寒冬,安禄山见到李林甫,都会汗流浃背,瑟瑟发抖。

很多人说,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这其中也有一定道理。奈何李林甫是个奸臣,如果李林甫是位贤臣,那么安禄山的日子就难过了,或许安史之乱也不会发生。总的来讲,安禄山起兵造反,大唐由盛转衰,李林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卢杞当官期间做过哪些事 卢杞为何对郭子仪特别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杞,宰相,唐朝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军事家郭子仪后代介绍 郭子仪接见卢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子仪后代,郭子仪

    郭子仪,唐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郭子仪很早就入仕从军,但并没有受到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与广平王收复长安等地,封代国公。后因为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了兵权。公元763年,长安失陷,郭子仪再度被启用,那么郭子仪后代有哪些?郭子仪画像郭子仪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八个女儿,郭子仪长子郭曜曾经任开阳府

  • 郭子仪与李白之间的联系 郭子仪接见卢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子仪与李白

    有人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往年交,郭子仪在军中犯事被李白所救。李白参与反叛,郭子仪听闻后愿用自己的官爵来买李白的罪行,后李白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夜郎。后人称赞两人的友情说李白能识人,郭子仪能报恩。这段生死交情一时成为美谈,但是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实际上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的唐朝文化风气很盛,不少官

  • 唐朝宰相卢杞不但的陷害忠良还搜刮民脂民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睚眦必报的唐朝宰相卢杞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卢杞这个人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睚眦必报。尤其是在他作为宰相的那段时间,只要有人稍稍不合他的心意,就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好多忠良都在那个时候被卢杞陷害致死。当时有许多大臣都看不下去卢杞的做法,但是碍于他的地位,他们都不敢与卢杞起正面冲突。郭子仪是大唐时期的名将,他晚年退休后,每日闲赋在家听歌看舞。一日

  • 唐朝宰相卢杞做了什么导致他的名声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宰相卢杞

    唐朝卢杞,字子良,滑州灵昌人。卢杞出生于名门望族,是侍中卢怀慎的孙子,御史中丞卢奕的儿子。由于家中几代都是入朝为官者,于是卢杞也受到庇荫担任了忠州、虢州的刺史。建中初年,卢杞继承父业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了御史大夫,之后一直升任,直到成为了宰相。唐朝卢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那么卢杞

  • 卢杞是如何被评入“中国古代十大奸相”的 卢杞在奉天之难的种种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卢杞,奉天之难,唐德宗

    奉天之难是唐德宗时期遭遇的军事政变,它的起因由唐德宗激进的消藩政策引起的,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儿子李惟岳要求继续当节度使,写信给皇帝准备世袭。唐德宗借口加强中央集权,向成德发动战争,河北三镇加上襄阳四个军镇抱团对抗中央,参与镇压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在打败襄阳节度使后,加入叛乱队伍,猛

  •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怎么被阴险小人卢杞送上不归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杞,颜真卿

    颜真卿我们都知道,大书法家,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颜真卿还是位高官,四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所以又人称“颜鲁公”。那么这样一位人物是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呢?换句话说,将其送上绝路的人又是谁呢?答案就是被《新唐书》和《旧唐书》都列为奸臣系列的卢杞。这卢

  • 小人是怎么得志的?卢杞不动声色的害人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卢杞

    小人是怎么得志的?卢杞不动声色的害人技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代奸臣极多,但要论坏到阴险的,首推中唐宰相卢杞。卢杞,盛唐清官卢怀慎的孙子,唐德宗时代的国家宰相,一辈子除了坑人就是坑国,被他排挤陷害的忠臣良将,放中唐年间能拉一长串名单。安史之乱后惨淡经营的大唐王朝呢?也叫他祸祸的叛乱

  • 卢杞:唐德宗时期的奸臣,他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卢杞,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卢杞,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可能有人认为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但其实还有一个人,他比李林甫还要阴险狡诈,甚至到了“百辟(百官的意思)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的地步,此人就是唐德宗时期的奸相卢杞!卢杞出身士族名门范阳卢氏,他的祖父卢怀慎在唐玄宗时担任过宰相,父亲卢弈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