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后和武三思秽乱后宫 皇帝唐中宗竟充耳不闻

韦后和武三思秽乱后宫 皇帝唐中宗竟充耳不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4/1/13 23:10:24

武则天生有四子: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在武则天称制期间,李弘、李贤被武则天毒死和逼杀,李显曾即位为中宗,但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李旦也曾在中宗之后为睿宗,不过“居于别院”,从未上过龙廷。不久,武则天自己称帝,改唐为武周。

网络配图

在武则天晚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成为武则天的男宠,由于武则天在私生活以及政治上需要这两个人,就处处纵容他们,以至张氏兄弟把持了朝政,尽为不法之事,不断私杀皇亲国戚。朝廷上的正直大臣十分不满,多次罗列罪状,想置张氏兄弟于死地,可都被武则天驳回。一些大臣见无法控制张氏兄弟,就采取了武力政变的方式。在大臣张柬之等人的策动之下,联络了一批朝中重臣、羽林军将领以及太平公主等皇帝亲族,突然发难,趁武则天卧病之机,攻入武则天的住处,在走廊里搜出张氏兄弟,就地处决,并顺手将武则天请下了台,迎还了中宗。政变后的第三天,中宗即位,去掉武周国号,仍称为唐,中断了十五年的大唐复立。

唐中宗李显在武则天当政中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他先是被幽禁于皇宫别院,继而被流放到房陵,在房陵亦被软禁。在武则天当皇帝的十五年里,他们夫妻俩的确是胆战心惊地过日子,因为武则天已害死了两个亲生的儿子,李显唯恐什么时候厄运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每当京城有诏书传来,李显都惶恐地要自杀。这时候,妻子韦氏总是劝他说:“人世间祸福无常,最多也不过一死,你又何必如此害怕?又为什么要急着自杀呢?”就这样,夫妻俩相依为命,一起度过了十五六年的惶恐岁月。

及至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发动政变,迎还了中宗,复称大唐,中宗当然立韦氏为皇后,把女儿也加封为安乐公主。由于他们受了许多苦,遭了不少的罪,当了皇帝之后,他们要大加补偿,因此,中宗复位不久,其荒淫享乐的苗头就露了出来。

网络配图

中唐复位不久,边患不断,灾荒也接连发生。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陕西降特大雨雹,伤庄稼无数,个别地方颗粒无收;过了两年,山东、河南、陕西一代发生了大瘟疫,百姓染疫而死者不计其数,再加上朝廷内的武氏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唐朝的政局应当说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韦后却一力怂恿中宗享乐,不问国政。例如,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二月,韦后陪同中宗登上玄武门,观看特设的宫女大宴,数不清的宫女如莺蝶纷飞,摆开一桌桌的宴席,气势既壮观又奇特。等宴会结束后,韦后又命宫女相互打斗,弄得中宗眼花缭乱,目眩神驰,而在这时百姓正在饥饿和瘟疫中备受煎熬。第二年元宵节,韦后又特命百姓张灯结彩,大庆元宵,她则陪着中宗,带着百官,穿着便服,夹杂在百姓之中共享太平之乐。从这些现象分析,应当说从这时起,韦后就有意效法武则天,想让中宗不问朝政,以便自己伺机掌权。

武则天虽死,她的武氏宗族并未失势,尤其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中宗结亲,更是站稳了脚跟。有一次,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对张柬之说:“张氏兄弟虽被除去了,但武则天的势力并未彻底铲除,就像汉朝的吕后虽死,她的宗族吕禄吕产还在一样。去草若不去根,最终还是要复生的。”

武三思之子既娶了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便有了靠山,而中宗复位后不久,武三思又与韦后私通,等于父子俩娶了母女俩,更是有恃无恐了。原来,韦后与武三思私通,是由上官婉儿牵线搭桥促成的。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武则天当政时,宰相上官仪曾劝高宗废掉皇后武则天,但被武则天的密探侦知,武则天就派人诬告上官仪谋反,杀了上官仪父子,把他家的妻女都没入掖庭为奴。上官婉儿在宫廷之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长得十分聪明灵秀,又极富文才,善于吟诗作赋,为武三思所爱。武则天当政时,武三思常在宫中值宿,上官婉儿于是与武三思私通。

网络配图

唐中宗复位以后,上官婉儿马上被召幸,拜为昭容,专门掌管皇帝的制命,深受宠爱。中宗重当皇帝以后,生活日渐浮靡,所宠的宫女也越来越多,也就顾不上韦后,而韦后又耐不住寂寞,生性淫荡,就找上官婉儿想办法,经上官婉儿撮合,两人就干起了苟且之事。这些事,宫中几乎人尽皆知,只是瞒着中宗一人而已,韦后和上官婉儿还多次在中宗面前替武三思说好话,夸他德才兼备,就这样,武三思被中宗拜为宰相。

武氏势力复振,韦后也与武氏加紧了勾结,她希图有朝一日能借助武氏的力量登上皇位。朝中的正直大臣见中宗昏庸,朝政腐败,大有岌岌可危之势,就推举张柬之面奏中宗,要求除掉武三思,以加强李唐宗室的力量,其他官员也有类似的陈请。中宗不听,并把这些事告诉了韦后,韦后再转告给武三思,武三思立即打击报复,将张柬之贬出朝廷,使之死在襄州。其他正直官吏也一一遭到贬逐。

标签: 唐中宗

更多文章

  • 韦皇后为何敢明目张胆与武三思秽乱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韦皇后

    韦皇后与武三思秽乱后宫一事,是时人人尽皆知的事情。话说,武三思的儿子娶了韦后与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后,便过上了恃宠而骄的生活。唐中宗复位后,武三思又与韦皇后私通,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支持下,武三思更加有恃无恐。事实上,韦皇后与武三思秽乱后宫一事是上官婉儿一手促成的。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武则天杀掉上

  • 机关算尽的梁王武三思是个不知廉耻的奸诈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三思

    我们都知道在武则天称帝统治时期,开创了外戚干政的局面,也正是因此她的亲戚和侄子们开始随着他们的姑妈武则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其中出名的人物有很多,而梁王武三思就是其中的一位人物。关于梁王武三思,他的一生可以用“机关算尽”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史册上,也多亏了他的姑妈武则天了。梁王武三思,是

  • 武三思韦后淫乱后宫,为何唐中宗充耳不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三思,韦后,唐中宗

    武三思与韦后的后宫乱伦生活:唐中宗为会不理会?武三思全靠武则天起家,武则天丧失帝位后,武三思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加得宠,全是因为他成了复位的中宗的亲家。唐中宗被武则天废去帝号,贬为庐陵王,押送到房州去监管软禁时,妻子韦后于途中生下一女。武则天生有四子: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在武则天称制期间,李弘、

  • 韦后武三思秽乱后宫?武三思是如何被封为梁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三思

    武三思简介武三思,是并州文水人,曾是周国宰相,女皇武后的之子。担任官右将军的兵部以及礼部尚书的职务同时还担任检修国史。在天授元年时期,武则天称帝,由于当时奉行外戚干政的政策,武则天大肆的封武氏宗族为王。其中的武三思就被封为梁王。于神龙三年时期,为了废除太子李重俊,在重俊之变中被杀。李显继位当皇上后追

  • 武则天本想传位武三思,只因他一句话,改变了想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男人当权下的社会,武则天打破了女人不能当皇帝的禁忌,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还给自己取了个特殊的名字——曌。“曌”寓意为日月当空,承继天命的意思,从这里就足以看出这武则天非一般的女性那般优柔,而是充满智慧果敢的性格。从一个小小的才人一步一步到最后登基坐上了皇位,武则天的一

  • 裴光庭人物生平简介,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裴光庭

    裴光庭虽然幼年丧父,但因母亲厍狄氏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得以累迁至太常丞。唐睿宗年间,裴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中书令张说担心夷狄会趁

  • 武三思作为武后的侄子 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则天

    古代女性的一生很不容易,一般要经过幼年少年的娘家生活和青年中老年的夫家生活,每段生活经历的差别都很大,但不管怎么说,她的根都在娘家,因此她们中的很多人一般都很注重自己的娘家人,只要条件允许总不忘扶持娘家亲人一把,即便已经出嫁,对她们来说,娘家依旧是她们最根本的靠山,这一点对那些权贵显赫人家的女儿和后

  • 韦皇后和武三思通奸,唐中宗为什么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韦皇后,唐朝

    历史上的韦皇后和武三思通奸,唐中宗知道后为何不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的木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

  •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什么没有杀了武三思,反而留他在身边当亲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武三思,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何不杀仇敌武三思,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资治通鉴》记载了一段捂脸的事件:“上使韦后与三思双陆,而自居旁为之点筹;三思遂与后通,由是武氏之势复振。”武三思和堂兄武承嗣,当年竭力讨好姑妈武则天,一心想获得皇太子身份。他们勾结党羽,把显哥和旦哥

  • 韦皇后和武三思真的私通了吗?唐中宗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显

    大家好,说起韦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好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