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光庭人物生平简介,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

裴光庭人物生平简介,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83 更新时间:2023/12/30 2:25:19

裴光庭虽然幼年丧父,但因母亲厍狄氏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得以累迁至太常丞。唐睿宗年间,裴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

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中书令张说担心夷狄会趁机入侵,欲加强边防军备。裴光庭表示反对,认为有违封禅本意,会使封禅之举名不副实。他道:“夷狄之中,突厥实力最强,也有与我大唐修好之意。若遣使赴突厥,让其派人参加封禅之行,必会欣然从命。突厥若来,诸蕃君主必相继而来。到时我们就算偃旗息鼓,也能高枕无忧。”张说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改任他为鸿胪少卿。东封结束后,裴光庭升任兵部侍郎。

担任宰相

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后又改任黄门侍郎。当时,宇文融因善于敛财,被罢去宰相之职。唐玄宗鉴于朝廷财政困难,对宰相道:“如今国库用度不足,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裴光庭无言以对。他担心宇文融被起用,便行使御史大夫职权,弹劾宇文融交游朋党,并称其子贪赃受贿。宇文融最终被贬到平乐县(在今广西)。

开元十八年(730年),裴光庭升任侍中,兼吏部尚书,并加弘文馆学士。他撰写《瑶山往则》、《维城前轨》各一卷,对玄宗加以讽谏。唐玄宗下诏褒奖,赐绢帛五百匹,并命皇太子李瑛在光顺门接见裴光庭。裴光庭还引荐李融、张琪、司马利宾等人入值弘文馆,打算按照左传的体制编写《续春秋经传》,并请玄宗撰经。但《续春秋经传》最终未能完成。

开元十九年(731年),吐蕃遣使入朝,以金城公主的名义求取《诗经》、《春秋》、《礼记》。秘书正字于休烈上疏反对:“东平王刘宇是汉成帝的亲弟弟,他求取《史记》、《诸子》,成帝尚且不给,何况吐蕃是我大唐之仇敌。若授以经典,使其知用兵韬略,变得更加狡诈,会对中国不利。”唐玄宗与宰相商议,裴光庭道:“正因吐蕃愚昧顽固,方要赐以诗书,让他们受到教化。于休烈在书籍之中只看到权略变诈,却没有看到忠信礼义。”唐玄宗遂将典籍赏赐吐蕃。

病逝任上

开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命裴光庭与中书令萧嵩分统南衙左右厢兵。同年十一月,裴光庭随唐玄宗祭祀后土,加授光禄大夫,封正平县男。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裴光庭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太师,命张九龄为他撰写神道碑文。太常博士孙琬建议给裴光庭定谥号为克(一作克平),但玄宗却赐谥忠献。

主要成就

裴光庭任相期间,提出了新的用人制度,以资历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称为“循资格”。

唐朝初年,吏部都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有才能的破格提拔,没有才能的只能长期担任低职小吏,甚至有的人取得做官资格二十年之久也没有得到任何官职。裴光庭拜相后,进献《循资格》,提出选用各级官吏,以年资为擢用官吏的条件,不论有无才能,资历满后就可升官。

《循资格》对于各种官职的任职年限和晋级方式都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只要不犯错误,都会有升无降。这让因才能平庸而长期得不到升迁的官员欣喜不已,纷纷称其为“圣书”,但才俊之士却无不怨叹。裴光庭去世后,“循资格”被中书令萧嵩叫停,他所提拔的官吏也都被罢为外职。

轶事典故

裴光庭担任宰相时,兼任吏部尚书,让门下主事阎麟之主掌选官事务。凡是阎麟之裁决的,裴光庭都会同意。时人都称“麟之口,光庭手”,意思是说阎麟之一开口说出意见,裴光庭就会下笔批准。

标签: 裴光庭

更多文章

  • 武三思作为武后的侄子 他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则天

    古代女性的一生很不容易,一般要经过幼年少年的娘家生活和青年中老年的夫家生活,每段生活经历的差别都很大,但不管怎么说,她的根都在娘家,因此她们中的很多人一般都很注重自己的娘家人,只要条件允许总不忘扶持娘家亲人一把,即便已经出嫁,对她们来说,娘家依旧是她们最根本的靠山,这一点对那些权贵显赫人家的女儿和后

  • 韦皇后和武三思通奸,唐中宗为什么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韦皇后,唐朝

    历史上的韦皇后和武三思通奸,唐中宗知道后为何不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的木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

  •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什么没有杀了武三思,反而留他在身边当亲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武三思,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何不杀仇敌武三思,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资治通鉴》记载了一段捂脸的事件:“上使韦后与三思双陆,而自居旁为之点筹;三思遂与后通,由是武氏之势复振。”武三思和堂兄武承嗣,当年竭力讨好姑妈武则天,一心想获得皇太子身份。他们勾结党羽,把显哥和旦哥

  • 韦皇后和武三思真的私通了吗?唐中宗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显

    大家好,说起韦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好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

  • 历史上的武三思史什么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说到史上的武三思是怎么死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武三思,生年不详,卒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即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为了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仗着自己姑妈武则天大行其道。最终,没有死于大风大浪,没有死

  • 历史上真实的武三思是什么样?唐朝时最名不副实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对武三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例子,唐朝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要算一个典型。想当年这小厮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也着实费了一番苦心,给他起个好名字,以盼望能长大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武三思的父亲武

  •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什么没有得到皇位?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你们知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什么没有得到皇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人们对武则天这位人物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她在历史上展现出来的功绩很大,是一位极有手段的女性。在普通的后宫之争当中,她基本上都能够获得胜利,使得自己的权位逐渐得到提升。直到最后唐高宗病重,让她抓住了这样的机会,逐渐掌控了国家大

  • 唐朝宰相上官仪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

    唐朝上官仪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上官仪影视形象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

  • 唐朝上官仪 解析上官仪和武则天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武则天

    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上官仪影视形象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除了学习佛

  • 唐朝上官仪最后以谋反的罪名被人诬告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诬告

    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除了学习佛家经典之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