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骆宾王是怎么死的?骆宾王为何对武则天这么仇恨?

骆宾王是怎么死的?骆宾王为何对武则天这么仇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2/11 22:39:22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四位文人一起被誉为“初唐四杰”。骆宾王在“四杰”中是辈分最高、阅历最广、成名最早、才气最为横溢、人生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不凡人物。但是,他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通畅,而是崎岖坎坷、荆棘密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骆宾王一生自觉怀才不遇,为人正直,经常因为一时口角就得罪别人而被别人排挤孤立,所以在政治上骆宾王始终郁郁不得志,但是骆宾王却始终怀有报国的抱负,而此时正当武则天当政,骆宾王想要实现抱负就要和武则天搞好关系。

那么骆宾王为什么要写《为徐敬业武曌檄》呢,武则天又为何想要重用骆宾王呢?

骆宾王不满武则天的原因

骆宾王不满意武则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帝,只是掌权的时候骆宾王就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还因为这件事情被关到牢里面去了。但是骆宾王为人正直,就是看不惯女人执政、牝鸡司晨,在眼里武则天就是一个凶残成性、杀君王、杀母亲、杀姐姐的令人神共愤的人,他认为武则天把持朝政是不符合法纪纲常的。

当武则天废了中宗自立为帝之后,徐敬业就打算起兵造反,讨伐武则天这种“不伦不类”的行为。徐敬业找到了文采卓著而且谢了许多檄文的骆宾王,骆宾王当即答应下来,挥毫泼墨就写成了这篇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篇檄文对仗工整,声势如虹,兼具了文采和情感,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被这篇文章所煽动而加入到讨伐武曌的队伍中来,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

武则天想重用骆宾王的原因

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流传到了武则天手中,文中对于武则天罪行的描写可以说是声色俱厉,把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简直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女魔头。武则天命自己身边的内侍把这篇檄文读给自己听,内侍都吓得不敢出声。

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看到前面对于自己罪行的控诉,武则天只是讪笑了之,但是当看到这檄文中的千古名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之时,武则天拍案而起,问到写这篇文章的是谁,旁人回答是骆宾王。惜才的武则天叹息道,让这样的人才流落,这真的是宰相犯的错啊。

武则天原本打算留骆宾王重用,无奈骆宾王实在是对武则天成见太大,跟着徐敬业起兵造反,兵败之后骆宾王是死是逃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如果骆宾王和武则天能够出生在一个开明的社会,那时候没有人会去在意武则天一个女人能够当上一国的主宰,骆宾王也能够实现他为国尽忠的抱负,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局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眼界,骆宾王的一生也只能抱憾收场了。

骆宾王是怎么死的?

对于骆宾王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仍旧存在着争论,有许多的说法。

一说是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旧部意欲逃去高丽,在去往高丽的途中因为遇到了风浪被阻,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叛变,为了将功赎罪、为自己讨得一线生机,遂将骆宾王给杀了,并将其头颅上交至朝廷,骆宾王全家也因此无一幸免都被杀害了。

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对于骆宾王的死,都记载的是此说法;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只有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逃了出来,二人躲藏在水荡,最后骆宾王死在崇川,徐敬业的儿子为其修的墓;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官军一直都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他们纷纷害怕武则天怪罪下来,遂找了两具尸体来冒充徐敬业和骆宾王,并将两具尸体的头颅砍了下来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

据传徐敬业和骆宾王后来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说法记录在唐朝的《本事诗》中;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知自己已经毫无退路了,便跳江自杀了。此说法记录在唐人所撰写的《朝野佥载》中。

对于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其争论点在于徐敬业兵变失败之后,骆宾王到底是逃了还是死了。有相关记载的正史和野史说法不一,大家都各执一词,致使到现如今关于骆宾王的死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毕竟那已成为历史,对于当时的情况除了这些史书记载外,也没有其他的考究办法。

标签: 骆宾王武则天

更多文章

  • 食人肉充当军粮:张巡杀妾分肉吃人三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巡

    食人一般会出现在大灾或战乱之年,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现象。唐末曾有人杀掉自己的且与人分食这是怎么回事呢?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被刺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当时,著名将领张巡与太守许远协同作战,共同驻守睢阳。尽管张巡指挥有方,屡屡以其智谋打败叛

  • 唐朝著名大臣张巡究竟是如何智破令狐潮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巡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并入朝为官。当时,张巡的哥哥张晓已经位居监察御

  • 唐朝张巡的是谁?张巡和许远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巡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网络配图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并入朝为官。当时,张巡的哥哥张晓已经位

  • 张巡智破令狐潮简介:唐朝名臣张巡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巡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网络配图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并入朝为官。当时,张巡的哥哥张晓已经位

  • 安史之乱中张巡吃人后人做出了什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张巡是唐朝著名的爱国将领,有关安史之乱张巡的事迹至今仍在坊间流传。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叛军浩浩汤汤来袭,几个月后,安禄山叛军就已经攻陷洛阳。随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将国号定为大燕。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的消息不胫而走,洛阳州县的太守、县令早已

  • 张巡:文人出身当过县令,他是怎么成为凌烟阁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巡,唐朝

    你真的了解张巡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巡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县令,而当安禄山的叛军在攻城略地之时,毫无带兵经验的张巡却招募溃散的唐军据城坚守,以极少的兵力牵制住了安禄山叛军的大量有生力量,并且给予叛军沉重的打击。就是这么一个文弱书生,依靠自己的铮铮铁骨,

  • 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唐朝的铁血守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巡,,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安史之乱爆发后,有这样一位将军,他长期坚守在叛军的腹地,连续不断的打击着叛军势力,他曾以数千人之众坚守孤城长达百日,并袭杀敌人数万人马,正是有了他的坚持,唐政府才有了中兴的希望,也正因为他,叛军才难以彻底占据中原,他就是张巡。张巡可以说

  • 张巡死守睢阳10个月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英雄还是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巡,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张巡是天使还是恶魔的文章。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15万反唐。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在战争初期,由于唐玄宗昏庸无能,在战略上屡出昏招。再加上唐朝军队久违战事,战斗力急剧下降。叛军一路所向披靡,仅仅半年时间,就攻陷了大唐

  • 张巡被围困的时候,他做了哪些令人诧异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张巡

    弹尽粮绝下杀妾烹食,死战不退的张巡,到底是忠臣还是魔鬼?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相信凡是稍微熟悉一点中国通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皆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国家。因此,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最害怕的就是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了。因为一旦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爆发,其结果必定会影响田地中粮

  • 唐朝的“吃人英雄” 张巡,到底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史之乱尚未终结,但是长安和洛阳两京已经收复,李唐朝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局势,所以这一年岁末,唐肃宗李亨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处决并惩治了一批两京失陷时投降燕朝的逆臣,二是册封并擢升了平叛期间的所有立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