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

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2/3 12:37:20

王玄策,天竺是怎么被灭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中国因为一部《西游记》,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了。历史上,三藏法师确实也曾在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西行,并在17年后满载而归。

不过,人们很少知道的是,就在唐僧归国两年后,唐印之间就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结果是天竺被灭,王和上万俘虏被押送到长安,接受了唐太宗的肆意嘲讽:“夫人耳目玩声色,口鼻耽臭味,此败德之原也。婆罗门不劫吾使者,宁至俘虏邪?”

唐太宗对匍匐在面前的天竺俘虏们说:你们这些整天沉溺于声色的人,真是脑满肠肥,品德败坏。如果当初你们不劫持我朝的使者,今天怎么会变成俘虏呢?

确实,这次天竺被灭国,起源于一起唐朝使者被劫持事件。

这个被劫持的使者名叫王玄策,他出使天竺的任务,本来是去进一步加强友好关系的。唐朝本无意灭天竺,奈何他们自己作死。

唐贞观二十一年(947年),王玄策奉命以右率府长史(相当于军中参谋长)的身份,带了三十来人前往天竺进行外交访问。

然而,当这个访问团翻越崇山绝岭,尝遍千辛万苦到达天竺后,却听到了一个噩耗:戒日王死了。

戒日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唐玄奘当年就是在他的支持下,在首都曲女城召开了全印度佛教辩论大会。以五天竺18位国王、3000名佛教学者和2000名其他观察者的庞大阵容,与玄奘讲论佛法,结果竟无一人能将他驳倒。

玄奘大师因此获得“大乘天”(大乘佛教尊称)、“解脱天”(小乘佛教尊称)的荣誉称号,并在戒日王的力邀下又参加完当时印度5年1次、1次75天的无遮大会后,返回中国。后又在唐太宗支持下大量翻译佛教梵文经典,并开创佛教“唯识宗”一派(又名法相宗)。

支持玄奘、亲近唐朝的戒日王死后,印度再一次陷入了分裂和混乱。

而此时,唐朝王玄策使团的到来,就显得很敏感了。

取代戒日王而上位的是阿罗那顺,他原本是戒日王朝治下帝那伏国的君主。依靠阴谋和武力驱逐了原王族后,自知得位不正的阿罗那顺,担心唐朝特别是和印度接壤的吐蕃会来干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兵来攻王玄策使团。

王玄策虽因寡不敌众被俘,但很快便又逃脱了。此时,按照正常流程,王玄策应该立刻返回长安去禀报,但王玄策想来想去,觉得就这样回去太屈辱了,于是,转道去了吐蕃。

当时的吐蕃和唐朝正处于蜜月期,文成公主入藏也已经六年了。松赞干布对于王玄策的到来十分欢迎,并答应借给他1200精兵。

以大唐讨逆之名,王玄策又从泥婆罗借来7000骑兵,从唐朝各大藩属国征来千人,凑起一支万人左右的多国联军,大举杀回印度。

对于王玄策如此迅速的去而复还,阿罗那顺十分震惊,急忙纠集起六万军队来抵御。

在甘地斯河畔,两军展开决战。阿罗那顺依靠的是传统的象兵,这种象兵用大象在阵中冲杀,威力惊人。

然而王玄策早有准备,他效仿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在几十条水牛的尾巴上绑上兵器,然后点火。

惊恐万状的水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引得敌军大象也受惊乱奔,踩死踩伤无算,印军阵脚大乱。

王玄策趁机挥师掩杀,印军大败。

阿罗那顺逃到茶鎛城准备死守。王玄策赶到城下后,就地打造云梯、弩车和各种唐朝高科技,三日便将城池攻破。

阿罗那顺再次狼狈而逃,并从东天竺借来救兵企图反攻,结果再次被击败。阿罗那顺也被副将蒋师仁活捉。

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

王玄策还想攻打曾借兵给阿罗那顺的东天竺王尸鸠摩,尸鸠摩听说后吓得不轻,连忙送来牛马三万馈军,以及各种珍宝示好。王玄策这才作罢,押着阿罗那顺和上万俘虏、以及整车整车的战利品返回了唐朝。

不过,王玄策回到唐朝后,虽然受到了唐太宗的褒奖,但这次灭国之战实际上与唐朝的大战略相违背。

因为天竺和唐朝不接壤,唐朝很难跨国去经营那片地区,反而让他相对稳定并和唐朝亲近,才更有利于牵制吐蕃,符合唐朝的全局利益。

再加上王玄策带回来的天竺僧人直接导致了唐太宗的驾崩(服食其所献长生不老的丹药)。

因此,王玄策虽立下这惊世大功,但后世声名不显。唐史对他的记载也只有零散的几段文字,王玄策官位止于朝散大夫(从五品下),亦没有传记。

标签: 王玄策唐朝

更多文章

  • 王玄策是如何一人灭一国的?具体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玄策

    王玄策是如何一人灭一国的?具体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一名官员,但是他并非是一员大将,也就是说,王玄策应该只是一位文官,而不是武将。然而历史上却一直流传着,王玄策一个人灭掉一个国家的故事,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把他想象成了一名战神级别的武将。事实上,王玄策

  • 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为何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如此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玄策,唐朝

    还不知道王玄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玄策,其人生年不详,卒也不详,只知道是贞观年间的人,是玄奘的老乡?而且还是个七品芝麻官,但是他干了个事儿,回国却仅仅升官二品。唐太宗压根没把天竺放在眼里,但是王玄策所做的事情,却是非常厉害了,告诉了我们有个强大的后台是

  • 王玄策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的中国史上最牛的“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玄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玄策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外交官”王玄策。唐朝洛阳人(今河南洛阳),数次出使印度(有说三次,有说四次)。做过融州黄水县令(今广西融水县、罗城县一带),后升任朝散大夫。首次奉命出使印度,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以朝散

  • 王玄策有哪些功绩?为何王玄策在凌烟阁榜上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玄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玄策有哪些功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谈及王玄策,想必大家熟知的就是他一人灭一国的事迹,这确实属于王玄策的功绩,但却不是他对于李唐王朝的最大贡献。在这儿,或许有人会疑惑,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灭一国”的功绩嘛,还真就有。首先应该了解的是,王玄策虽然在当下有着盛名,但

  • 王玄策:从县令到大唐外交官,因一人灭一国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玄策,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玄策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玄策,是唐太宗时期的官员,他原本只是一个县令,贞观17年,王玄策担任副使,跟随朝散大夫李义表出访天竺国,贞观21年,唐太宗再次让王玄策出访印度,这次李世民交给王玄策一个任务,要他联合天竺遏制吐蕃国的崛起,当

  • 为了给老婆一个交代,王玄策自学兵书居然战无不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玄策

    王玄策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他却干了件超牛的事:自学军事灭掉一个国家,还将国王活捉带回祖国法办。事情得从玄奘大师西游说起。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到达天竺(古代印度)后,受到了国王尸罗逸多的热烈欢迎。大唐仰慕天竺佛法精深,天竺仰慕大唐经济发达,两国领导人互粉之后,决定开展友好合作交流。643年,

  •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玄策,唐朝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神话究竟是不是真的?他为何要灭了那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玄策

    说到王玄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家,去过三次印度,创造出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并著了一本书《中天竺行记》。但可惜的是,完整版现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解迦方志》、《法苑珠林》等残篇。关于王玄策的一些事迹,历史上留下的

  • 唐末名将李克用:平定黄巢农民起义的头号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克用,唐末,名将,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圣,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受唐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因此克用亦以“李”为姓。李克用是国昌第三子,家族内昵称“三郎”。因天生一目失明,而被人称为独眼龙;作战骁勇,又因其冲锋陷阵为诸将之冠,军中也称

  • 李克用怎么死的 李克用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李克用怎么死的 李克用墓在哪里李克用(856年—908年),神武川新城人[1] ,唐末将领,沙陀族人。别号“李鸦儿”(其军队主力亦称“鸦军”)。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门北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