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哥舒翰:前半生混吃等死,后半天逆袭成大唐战将

哥舒翰:前半生混吃等死,后半天逆袭成大唐战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3/12/24 11:28: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哥舒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那时,大唐帝国正是烈火烹油的开元盛世,唐明皇李隆基亲手为他最骄傲的战神哥舒翰披上战甲,令他守住这片锦绣江山,盛世安乐。

转眼,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满目凄惶的唐玄宗召唤了中风倒在病榻的老战神重披战甲,去打退安禄山

但他的战神老了,他再也打不动了,最后他双膝跪地,趴在安禄山的脚下,求他留自己一条贱命。

辉煌的大唐完了,巍巍的战神倒了,那轰然倒塌的巨响在历史深处惊起一片尘烟血雾,是何等的悲凉。

诗人的英雄赞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这是西鄙人的名作《哥舒歌》;“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这是李白的赞词;“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这是高适《九曲词》。

浪迹赌场:

这位大唐盛世里万人敬仰的战神,出生于新疆游牧部落的贵族之家,40岁之前,仗着家庭的富有,他几乎就是一个职业赌徒,把大好的青春年华统统扔进了赌场,醉生梦死大半辈子。

到了40岁,父亲死了,老赌棍哥舒翰混吃等死的人生迎来了惊天逆转。

他从塞外来到了高贵繁华的世界中心,大唐帝都长安。

从军报国:

《旧唐书》记载,此次长安之行让40岁老男人受到了极大精神刺激,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他原来是个loser。从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到人人鄙夷的老屌丝,既痛且悔的哥舒翰彻底抛弃了他40年的赌徒生活,奔向河西节度使王倕帐下。

一战成名:

公元746年,42岁的哥舒翰在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王倕最为看重的将领。这时,哥舒翰迎来了他军事上生涯里至为关键的,令他一战而天下闻名的苦拔海之战。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敌我力量悬殊,哥舒翰爆发出了惊人的气势胆魄,率领一众将士横冲入吐蕃大军,杀得天昏地暗,硬生生把强悍的吐蕃大军打得落荒而逃。

此战令唐明皇李隆基欣喜不已,公元747年,哥舒翰成为了镇守青海的边疆大将,直到754年,在他的率领之下,大唐军队将吐蕃与唐王朝的分界线推至了青海湖以西,这是最辉煌的哥舒翰时代,天下再无人能与之匹敌。

唐明皇李隆基每每于长安城楼上看着他的战神骑着白骆驼归来,心中是何等得意。

再度消沉:

从赌徒到战神,哥舒翰完成了他人生里最重要的华丽转身,然而天性中的劣质因子再次上涌,已经40几岁的老男人,沉迷于女色里不可自拔,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公元755年,他在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再度风光入京时,半路却突发中风,一代战神就此尴尬地躺倒病榻。

此时,这个时候若他能一病不起,干脆与世长辞,哥舒翰这个名字依旧是大唐帝国最闪耀的光芒,也是令诗人们无限敬仰的大英雄。然而上天却偏偏要给他一个最悲凉的退场方式。

被迫出战:

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随即爆发了,洛阳顷刻陷落,潼关危急,长安城里一片愤怒恐慌。

阵前斩将

年迈的唐玄宗再不复当年的英明睿智,做出了最愚蠢的决断,认为死守潼关,不与敌作正面拼杀的两位将军是想贪生卖国,两人含冤被杀。接着,皇帝一声令下,已经无法行走的哥舒翰被人抬着送上了潼关,颇为悲壮地走向他的命运终点。

哥舒翰的战略计划依然是固守潼关决不出战,拖住敌方主力,以待其他战线各将领步步收网,将敌合歼。

这一拖就是半年,安禄山果然着急了,上窜下跳,各种手段使尽,要诱哥舒翰出战。

唐军内乱

在这样关键的生死存亡之际,唐军内部却开始自乱。先是宰相杨国忠与主帅哥舒翰为扩充各自势力明争暗斗。接着哥舒翰病情加重,将军队委以三位将领管理,这三人又分属各派势力,忙着夺权争斗,连战士们的日常饮食、冬日寒衣都顾不上,直到潼关失守,库房里的十万冬衣都还没有发给将士。

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唐玄宗在杨国忠的唆使之下,昏了头下令哥舒翰率全军出潼关正面抗敌。哥舒翰这时就已预感自己将要往死路上去了,大哭一场,带领全军踏出潼关。

惨败投降:

惨败

那一天是6月初4,不过5天,全军即陷入敌军伏击圈。这一战极为修烈,唐军被火烧烟熏、乱箭扫射、马踏人踩、掉入黄河、跌入壕沟各种死法,主力全部阵亡。哥舒翰仅剩了几百骑逃出,潼关彻底陷落。

投降

大势已去,手下将领劫持了哥舒翰向安禄山投降。谁也没有能想到,大唐帝国的一代战神向安禄山下跪,求饶不死,说自己愿意说服其它高级将帅都来投降。安禄山果真就看他给各位唐军将领写劝降信,看他被一众大将轮番痛骂,再将其投入大牢关押。

身死

第二年,唐军势如破竹,安禄山被儿子篡权杀死,他儿子逃离前把哥舒翰等一批将领尽数处死。

那个在李白杜甫的诗歌里豪气盖世的英雄,当年骑着白骆驼荣耀归长安的唐明皇的战神,终于从神坛上重重地跌落,带起漫天尘埃,裹挟了他悲凉的尸身消失在历史深处。

辉煌登场,耻辱谢幕,这样的哥舒翰留给历史一声深深的叹息。

标签: 哥舒翰唐朝

更多文章

  • 唐高祖李渊太穆皇后窦氏子女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祖,太穆皇后,唐朝

    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的女儿。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谥号太穆皇后。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李渊起

  • 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 太穆皇后是他们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

    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李世民、李建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们两都是玄武门事件的主角,最终以李世民胜利告已结束。对此大家知道他们俩是什么关系呢?他们的母亲又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吧,对此不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他们是同母兄弟姓窦,谥称太穆皇后,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

  • 太穆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生母,大唐第一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穆皇后,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太穆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唐盛世,奇人辈出,其中不乏巾帼英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长孙皇后,太平公主等等。小编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女子,她便是唐高祖李渊之妻,唐太宗李世民之母太穆皇后窦氏。其父窦毅是东汉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胡姓纥豆

  • 唐太宗的生母是谁?揭秘太穆皇后与李渊之间的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穆皇后,唐朝

    说到太穆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起唐朝的历史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如果问你李世民的父亲是谁?可能有的人会知道是李渊。如果问你李世民的母亲是谁,恐怕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这其实不是你孤陋寡闻,而是古代历史重男轻女。其实李世民的母亲是一位很

  • 和思皇后:受婆婆厌恶,最后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和思皇后,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和思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唐中宗李显一生一共有两个皇后,一个是和思皇后,赵皇后,一个是韦皇后。其中和思皇后是李显的第一任皇后,她是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的。她没能等到李显登基,就被婆婆武则天活活饿死了。和思皇后算起来还是唐高祖李渊的外孙女,她的母亲是常乐

  • 李显上位之后 李显为什么纵容武三思和韦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显,武三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显和武三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的历史,编剧都不敢这么编!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逝,被追封为皇帝,次子李贤因为能力太强,被武则天逼杀。俩儿子李显和李旦,属于软弱无能之辈,所以武则天让他们轮番做了皇帝。李显登基以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妈武则天给

  • 让世人感动的爱情故事:宋真宗赵恒与章献明肃皇后的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真宗赵恒,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真宗赵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最长情的皇子便是宋真宗赵恒,而这个灰姑娘指的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刘娥也是历史上能与吕雉、武则天并称的人,她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后人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可见刘娥的人生确实不凡。第一次接触到这位灰姑娘,是

  • 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章献明肃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969年—1033年),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

  • 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之兄:刘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章献明肃皇后,刘美

    刘美(962-1021)字世济,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四世祖质,绛州刺史,祖延庆,右骁卫将军,父刘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祖先曾祖维岳,不仕。祖延庆,右骁卫将军。父通,宋初掌禁旅,从潘美征广南,又累战北面,积劳至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太平兴国中,扈跸太原,

  • 唐玄宗元献皇后杨氏:母凭子贵的唐肃宗生母杨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元献皇后,唐朝,

    景云二年【711年】九月三日,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在太子东宫的別殿哇哇落地了,这无疑让平日沉闷、压抑的东宫平添一份喜气。李隆基当即给他的小三郎取名为嗣升,说来嗣升的出生真不是容易的事,他差一点就被李隆基扼杀在了母亲的肚子里。自李旦即位起,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就拉开权位之争的大幕。景云初年,朝堂上太平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