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天叙在郭子兴死后的结局如何?真相是?

郭天叙在郭子兴死后的结局如何?真相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3/12/18 17:35:59

朱元璋郭子兴的女婿,又是郭子兴的得力助手,所以深受器重,这就让郭子兴的亲生儿子郭天叙、郭天爵有危机感了,他们害怕郭子兴将来把基业传给女婿,所以不断在郭子兴面前进谗言,郭子兴耳根子软,加上朱元璋只不过是他的养女马秀英的夫婿,听得多了就真的相信朱元璋想篡权,一度软禁了朱元璋,郭天叙等人更是抓住机会,断了朱元璋的饮食,多亏马秀英多方设法,才化解了危机。

郭子兴(1302年-1355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使明太祖朱元璋后来能崛起的关键人物。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他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集结数千人取得濠州,此时他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

朱元璋能够从郭子兴亲兵成为其女婿从而进入红巾军高层,与其聪敏干练、心计谋略深沉有极大的关系。连《明史》中都承认“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将明朝的基业建设归结于郭子兴所率领的滁濠红巾军。1355年,郭子兴病死,十五年后,已经是皇帝的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建庙祭祀。后来朱元璋还亲自写下一篇祭文,在祭文中,朱元璋深情的写到“朕方从军,几被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不忘”。

郭子兴死后,丢下2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2位夫人及1个妻弟张天祜。其中,郭天叙、郭天爵是朱元璋的内弟,张天祜是他的表叔,2位夫人(均姓张)均是他的岳母。其中郭天叙以及张天祐顺势成为这支红巾军的主要首领,而朱元璋仅排位第三。郭子兴生前两个儿子便曾陷害朱元璋之事。以朱元璋之才智心计,这支农民军乃至整个元末群雄中都无人能比肩,郭子兴对其也是既忌惮也颇为倚重。但即便如此,郭天叙以及郭子爵是绝不可能使用用毒酒谋害朱元璋这么低段位的手段。相较之下,朱元璋采取清除通往最高权力的谋术要高明许多。

郭子兴自至正十五年去世之后,其长子此前已经战殁,由二子郭天叙继承基业,同时将妻弟张天祐提升为第二领导人,以协助郭天叙压制朱元璋,因此这支驻扎于滁阳的红巾军内部关系十分微妙。早在濠州之时,郭子兴与赵均用、孙德崖等人不和被擒之时,赖于朱元璋以其军事力量为支援从中调和。此后朱元璋独自领兵攻克滁阳后,又将郭子兴接往滁阳奉为主公,因此这支红巾军能够在此立足全赖于朱元璋之力,朱元璋的声望和嫡系实力极为强大,在军中仅次于郭子兴。

因为滁阳以及和州等处均为朱元璋率其心腹所夺,初立的郭天叙尺功未建便成为主公,在军中尚无能够压制朱元璋的威信以及实力。因此当大军谋划下一步进军目标时,郭天叙等人便极力想攻克重镇集庆路(今南京),一来获得发展根据地,二来以稳固其统帅地位。

至正十五年六月,郭天叙、朱元璋等人率军渡江,谋划攻取王霸之基集庆路。红巾军先克采石矶,后拿下集庆路门户大平府,俘获元军民兵元帅陈埜先,据此为基地发动对南京城的围攻。但因为集庆路战略地位之险要,元军在此屯聚大批官军守护,红巾军的初次攻击以失败告终。

当年八月,红巾军高层决议再次攻击集庆,义军此次采取逐步进逼之策,先将集庆周边溧水、句容、溧阳、芜湖等镇依次攻克。随后郭天叙以及张天祐等人率先进攻集庆城东南四十五里处的方山,而此前投降的陈埜先则驻扎在城西南三十里的板桥,朱元璋则以左副元帅的身份留守于后方太平府。此间陈埜先谋划复叛率军投靠元军时,被其手下人告发,朱元璋将其召回,谓之:“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汝所适,不相强也。”

朱元璋明知陈埜先意图反叛但不加阻拦,当陈埜先归反驻地时,极力请求红巾军攻击集庆时,朱元璋也不予应答。陈埜先又生一计,他诓骗朱元璋,说自己已经将元军守将左答纳识引诱至其营中,请求朱元璋前往俘获。朱元璋既然明知其用意,不可能前往其军营,但并未采取钳制措施,而是“姑许之,不往。”更为心计的是竟不将陈埜先谋划叛乱之事告知正处前线的郭天叙等人。

返回板桥的陈埜先见用计谋取朱元璋不成,便将目标投向了郭天叙等人,“埜先邀郭元帅饮,杀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亦杀之。”对陈埜先谋叛毫无察觉的郭天叙和张天祐就这样轻易被其斩杀。郭天叙死后,其弟郭天爵更是无力抗衡,最终被朱元璋以谋反之名诛杀,郭子兴遗存势力中便再无能危害朱元璋地位的人物存在。朱元璋便于至正十六年三月第三次攻打集庆,一举攻克,正式开其争雄天下之路。

至此郭子兴算是绝后了,他做梦也想不到,让自己绝嗣的会是朱元璋!至此朱元璋也可以放心了,他可以以郭子兴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的驾驭所有部众啦!宣德年间,滁阳人郭老舍以滁阳王亲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见。弘治年中,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因而被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不久,被宥氏揭发。礼官说:“滁阳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阳王没有后代,庙碑上已经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郭老舍被剥夺奉祀的资格。

标签: 郭天叙元朝

更多文章

  • 刘琏见到了朱棣说了什么?朱棣确大怒道:拖出去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我们的历史上唐和明,这两朝代的开初有点雷同。这两个王朝的开创者都是造反户,赶走了上一代的统治者,建立起新政府以后,当初跟自己闯天涯走四方的那群兄弟们,都是恐惧多于信任,然后狠下杀手。而在第一任皇帝老了,选下一任继承者的时候,又都出现了亲兄弟干起来的局面。李世民干掉了哥哥李建成,朱棣逼死了自己的外甥朱

  • 刘琏是谁?刘琏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父辈关系好,不代表子辈关系好。没办法,父辈是两个人的事,到了子辈,枝叶较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个问题上,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是例子。刘氏,在历史上是大族,不仅出了刘邦、刘彻、刘秀、刘备等诸多能君,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能臣,最让世人佩服的就是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不次于诸葛亮。他的军事战略,他

  • 刘伯温死之前,让刘琏交给皇帝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琏,元朝

    刘伯温61岁的时候写了一封辞职信,朱元璋明白他去意已决,于是便风风光光的让他告老还乡了。乡下生活也算惬意,但毕竟是肉体凡胎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几年之后,年过半百的刘伯温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时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比较简短,主要是一些关于治国之道的建议,末尾还写了自己时日不多,不能为

  • 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朝代?明玉珍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明玉珍

    明玉珍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明太祖实录》中评价明玉珍:为人颇尚节俭, 好文学, 蜀人经李喜喜残暴之后,赖以粗安。说起明玉珍这个人,或许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他曾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朝代,并且其势力甚至压过了同时期的朱元璋。并且,他所建立的朝代,竟然是在元朝和明朝之间,还

  • 明玉珍:他是元末义军领袖,也是乱世中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玉珍,元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玉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受蒙古政权压迫许久的汉人民族,在中原大地上,揭竿而起,纷纷发动农民军起义,而在众多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中,有一个优秀的农民军领袖,他虽出身低微,却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了一个最好的国家,受到后世大学者的盛赞。他就是明

  • 元末一代贤相脱脱:元朝宰相脱脱是怎么冤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贤相,脱脱,元朝

    元末一代贤相脱脱简介 元朝宰相脱脱是怎么死的?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

  • 揭秘:元朝著名贤相脱脱被元惠宗赐死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脱脱

    这位被称为“贤相”的元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脱脱全名叫蔑里乞·脱脱也称为蔑里乞·大用或者托克托和脱脱帖木儿。他是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十分看中的一位大臣,他曾先后被任命为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和官至中书右丞相等多个重要的具有政治决策的官位。在他任职期间处理了元朝三个积压多年

  • 元末一代贤相脱脱是怎么冤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脱脱

    元末一代贤相脱脱简介 元朝宰相脱脱是怎么死的?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

  • 元朝良臣脱脱帖木儿冤死案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脱脱帖木儿

    古往今来,被冤死被害死的良臣不在少数,比如比干、李君羡、岳飞等,每一个朝代因为情况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冤案,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跟权力有关。为了把权力掌握在手里,除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这是单一而亘古的原因。元朝的脱脱帖木儿冤死案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案例。元朝后期即将亡国的时候政治黑暗又腐败。脱脱帖木儿辞

  • 揭秘脱脱帖木儿冤死案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脱脱帖木儿

    奇皇后脱脱是谁呢?在电视剧中,脱脱是元朝末年朝廷中的肱股之臣,也是伯颜的侄子。因为叔侄关系,又念及伯颜的养育之恩,脱脱原本听命于叔父,但是他在对于如何效忠国家、爱护百姓上与叔父发生了很大的分歧,让他感到了叔父对百姓的无视,从而彻底对叔父失望。最后,为了百姓狠下心杀死了叔父。历史上的奇皇后脱脱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