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辙的晚年生涯: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

苏辙的晚年生涯: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1/15 17:11:31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晚年生涯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十二月,任龙图阁学士。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当时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也随兄连上四札,也乞外任,但未获准许。

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朝廷命苏辙代理太尉、充任册皇后告期使。六月,任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十一月,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苏辙护军,进封开国伯,实封食邑二百户。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1094年),门下侍郎李清臣主持科考,出题批驳元祐政事。他上书反对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被贬官,削去职名任汝州知州。过了几个月,元丰时诸臣都在朝廷任职,再贬苏辙为左朝议大夫、袁州知州。未到任,又于七月降为左朝议大夫、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处分。苏辙治州有优异政绩,等到他被罢免离开,州里父老送别他的人都呜咽流涕,延绵数十里不断。八月,到真州时,作《阻风》诗。

绍圣三年(1096年)二月,苏辙又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处分。此时,苏轼也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五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于藤州,苏辙送苏轼赴海南。六月十一日诀别于海滨。元符元年(1098年),移到循州安置。元符二年(1099年),作《龙川略志序》、《龙川别志序》、春秋传后序》。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辙移永州、岳州安置,不久受任为濠州团练副使,岳州居住。十一月,恢复为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因有田产在颍川,便前往居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在常州(今属江苏)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

崇宁年间,蔡京掌握国政,又降为朝请大夫,取消宫观官,住在许州,又复授太中大夫退休。

苏辙是怎么死的

崇宁三年(1104年),苏辙在颍川定居,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撰成《颍滨遗老传》及《栾城后集序》。

大观二年(1108年),苏辙复任朝议大夫,迁任中大夫。政和元年(1111年),撰成《栾城第三集序》。

政和二年(1112年)九月,以太中大夫职致仕。十月三日(10月25日),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十一月,朝廷追复苏辙为端明殿学士,特赐宣奉大夫。

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年间,因其子苏迟显贵,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夫人史氏赠楚国太夫人。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追谥文定。

标签: 苏辙晚年生涯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回河之争?苏辙是怎样解决回河之争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辙,回河之争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

  • 苏辙简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辙,宰相,北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苏洵苏轼苏辙是北宋的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两人相差4岁。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

  •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 苏轼是什么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辙,宰相,北宋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之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不仅是“三苏”,这三位还都是“唐宋八大家”,在八个人里就占了三位,可见苏洵、苏轼、苏辙的有多么的厉害。都是姓“苏”那么这三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呢?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就

  • 苏洵《六国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朝代:宋代作者: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 曹操为何终其一生都不称帝?苏洵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读过《三国》的人大抵都觉得曹操是一个不太正派的人物,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说,这明显就是欺君犯上之罪,因此在诸多的戏剧作品里,也都赋予了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但是纵观曹操的一生,说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似乎并不恰当。曹操抓到了汉献帝刘协,完全有机会将他废掉称帝,但是他却拿来“令诸侯”,直到曹操死去,也

  • 三苏之一的苏洵是啥时候考上进士做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是著名的文坛巨匠,文章别具一格,笔风独特,深受人们的喜欢。那么苏洵有没有中进士呢?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呢?其实,苏洵并没有考中过进士,虽然他参加了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还有他的二哥苏涣都中了进士。所以,虽然苏洵的文章享誉千古

  •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父亲苏洵竟然也开始发奋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轼,苏洵

    苏洵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父亲,苏洵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苏洵简介。苏洵的文章很有批判色彩,让人读起来感觉有一种一针见血的味道。苏洵小时候并没有认真读书,直到二十七岁的时候才认真读书。苏洵的父亲是四川的一名官员,苏家算是一个诗书礼仪之家,苏洵虽然生在诗书礼仪之家,但是

  • 这个霸气草根宰相就是寇准 奠定了大宋百年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寇准

    北宋的历史,在后世史家的评语中,还有一个通用的正面评价:北宋多名相。细看整个北宋的政治变迁,这句评语的确丝毫不过分:比起汉唐晚期奸臣扎堆的情景,北宋的相爷,虽然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的人物,但除了晚期极品的宋徽宗年代,绝大多数时期,最坏的角色也造不成大害,破坏力十分有限。至于曹操王莽之流的逆天狠角色,放在

  • 揭秘: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澶渊之盟,寇准,契丹,宋真宗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先杀了,把他的血衅了鼓,然后北伐!陛下若能御驾亲征,契丹自然会得逃走。否则亦可想出一点奇谋,把他们挡

  • 揭秘晚节不保的大宋名相寇准:且向樽前听艳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寇准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这首包含情色的颓废诗,如今很少有人能想到它的作者竟是寇准。寇准,字平仲,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高中进士,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晋升参加政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出任宰相。寇准写诗也写词,诗词的风格都很婉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