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寇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寇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4/2/17 4:50:37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寇准的故事。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

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还能保得住吗?”。

知道迁都一事,是王若钦提出,寇准直接把王若钦调到前线,在寇准和毕士安的苦苦劝说下,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

虽然到达檀州城下的宋真宗,吓得两腿发软,但依旧极大鼓舞了北宋军民,使得北宋军民气势倍增,而此时的萧太后、辽圣宗已经劫掠大量物资,知道再打下去,也讨不到便宜,最终决定议和,双方签订《檀渊之盟》。

《檀渊之盟》虽然每年宋国要给辽国30万岁币,但在北宋历史上,也算是难得的一次对辽胜利。

逼宋真宗御驾亲征,签订《檀渊之盟》,也让寇准名垂青史,那么,寇准最终结局如何呢?其实,一点也不好,蒙冤遭贬,客死他乡,死后,他的妻子,竟没钱将他送回老家安葬,只能草草葬在洛阳巩县。

上文提到,为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寇准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王若钦。

《檀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御驾亲征的功劳,对寇准当初的决策,也很欣慰,很是重用寇准。

王若钦见状,便问宋真宗:“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寇准有功吗?”。

宋真宗点了点头,王若钦又道:“《春秋》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檀渊之盟其实就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

王若钦说完,宋真宗脸便拉了下来,但王若钦根本不在乎,继续对宋真宗道:“赌徒有一种心理,叫“孤注一掷”,现在想想,当初寇准让您亲征,你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还真是危险啊!”。

宋真宗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啊,从此,开始冷落寇准。

见宋真宗开始笼络寇准,王若钦一派,开始猛攻寇准,终于,在公元1006年,寇准被免去相职,去陕州做了知府,这一去,便是13年,直到1019年,在丁渭的帮助下,才重返中央。

这丁渭,帮助寇准,是爱惜寇准吗?当然不是,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丁渭,想当宰相,但自己声望不够,这才请寇准回来,让寇准当宰相,让寇准为自己服务。

但寇准此人刚正不阿,当上宰相后,寇准并不给丁渭面子,曾公开对宋真宗说:“丁渭是奸佞之人,不能辅佐少主。”。

此事,让丁渭怀恨在心,巧的是,刘太后与寇准,也有仇怨,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决定把寇准挤出中央。

于是在1022年,寇准被贬到了雷州,据说,此事,是刘太后和丁渭私自下的决定,宋真宗都不知道,在寇准被贬后,宋真宗还问:“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

被贬到雷州后,寇准是忧愤交加,第二年,便病逝雷州,享年62岁。

寇准病逝后,其妻宋氏乞葬故里,当时的宋仁宗,因为年幼,只是个傀儡,朝堂被刘太后把持,朝廷虽然同意,但仅仅给宋氏拨了一点钱。

寇准的棺椁,到洛阳巩县后,钱便用完了,宋氏无奈,只能将寇准葬在巩县,寇准临终想葬家乡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标签: 寇准北宋

更多文章

  • 寇准为北宋做出很多贡献,为何结局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寇准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新皇登基后,为了笼络人心,都要封赏天下、给大家加官晋爵。对于这个问题,刘娥没花费一钱一物,就把群臣给征服了。原来,丁谓倒台后,很多官员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丁谓大权独揽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很多官员都给丁谓递过表示

  • 刘娥和寇准有相同的目标,为何他们不能好好合作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刘娥,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太后和寇准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平乐》正在热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很多人对这一时期内的人物和事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下除了热衷于讨论宋仁宗的真爱以外,刘太后和寇准的不和也被人拿来讨论。刘太后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反派女配原型,但是在正史中,她却

  • 让苏东坡一见钟情的杭州雏妓王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令苏东坡为之心动的这位美人又是谁呢?《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首诗首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所作。一代文豪落笔挥洒自如,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这不足为奇。但是下句笔锋一转,将西湖的风光

  • 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暮雨思卿,惟有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王朝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

  • 历史上的刘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正史记载刘娥为十六国时期,前汉国昭武帝刘聪那位以美丽贤德著称的武宣皇后。但是今人所称之刘娥,通常指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宋仁宗时期的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虽然并不确定就是这位皇后的名字,只是民间戏曲中的称呼,但是因为流传范围极广,渐渐的也就指代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了。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在历史上的评价不

  • “狸猫换太子”的事实真相 刘娥并未杀害赵祯生母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章献皇后刘娥为何与宋真宗进行地下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献皇后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揭秘:卖唱女刘娥险成武则天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娥

    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实,这样的历史在后来的北宋也差点上演过,她叫刘娥,即《狸猫换太子》里的刘后。刘娥出身不算低微,她父亲刘通也当过刺史,跟赵匡胤征战太原时牺牲。宋朝政府也没做好抚恤工作,刘娥作为大宋烈士的后裔居然沦落到唱花鼓为生。网络配图在进宫前,她已有过一段婚姻,嫁给一个叫龚

  • 探秘:刘娥太后敢穿龙袍是想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娥

    刘娥,献明肃皇后,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网络配图吕后 、武则天大家都了解。刘娥是宋真宗皇后。她在宋仁宗时代垂帘听政,直接建立健全了太后临朝听政制度。刘娥在1033年去太庙祭祀,直接穿上了皇帝龙袍。刘娥成了中

  • 《孤城闭》刘娥是什么人?刘娥为什么遭人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孤城闭

    《孤城闭》刘娥是什么人?刘娥为什么遭人反对?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的孤城闭还没开播就备受热议,这是一部历史大戏,这次算是宋仁宗的一个传记电视剧,毕竟没听说过宋仁宗这个历史人物的也能通过这么一部剧来了解宋仁宗的一生,而宋仁宗有一个养母叫刘娥,但是刘娥自己却没有孩子,很多人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让影视先驱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