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刚正不阿的寇准,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奢侈无度?

刚正不阿的寇准,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奢侈无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4/2/17 4:50:5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寇准是北宋著名得到政治家,担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越。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因此被其他的大臣排挤陷害,最后导致他两次被罢相,后来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

在雷州时,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中原文化,对雷州的文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个才能俱佳、刚正不阿的寇宰相为何会被人说生活奢侈无度呢?甚至成为司马光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司马光教育儿子的时候,曾这样谈论寇准:“近世寇莱公(寇准封莱国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工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要说寇宰相为何会被人说是花花公子,还得从老百姓的心理来分析。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人们对清官的理解就是忠诚清廉、简朴贫困,思想里认为只要是清官就一定穷,不做苦行僧就不是清官。

从历史上看,寇准的确是一个名臣、忠臣,特别是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南下攻宋,辽国军队直逼黄河北岸,北宋朝野震惊,主战派和主张弃城逃跑的人争吵不休。

这时候,寇准力挽狂澜,坚持让真宗御驾亲征,反对南辽,这才稳住了乱了的军心。在射杀辽国先锋萧挞览,挫败了辽国军队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之后,寇准又主持谈判,以相对有利的条件与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

结束了辽国和中原朝近百年的战争,开始了宋辽之间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杨家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寇准却做到了。

说到这儿,我们又要说回寇准为什么会被人说生活奢侈无度这个话题了。

寇准的“奢侈”与清廉是没有任何矛盾的,在北宋,大臣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即使不贪污腐败也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

宰相和枢密使一级的执政大臣的年俸是3600贯钱、1200石栗米、40匹绫、60匹绢、100两冬绵、14400束薪、1600秤炭、7石盐和70个仆人的衣粮。

由此可以看出,寇准的奢侈生活并不是靠贪污得来的,而是堂堂正正的,不曾做过一件对不起百姓对不起国家的事。

寇准的仕途正如日中天之时,恰好遇上过中秋。所以在这一天,寇准在家中大摆宴席,门前车水马龙,府内高朋满座,按照寇准的话讲,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寇准不仅吃的是山珍海味,还请了开封城里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就连府里的蜡烛都要用最好的精品巨蜡,摆满庭院。奢华如此,倒也符合寇宰相的身份地位。

寇准小时命运多舛,自幼父亲亡故,后来又家道中落,生活贫寒,寇准的母亲死后,寇准就把母亲的陪嫁丫环月娘当作亲娘来侍奉。

因此寇家举办重大活动时,寇准都会把月娘安排在首座。谁知山珍海味吃着,;绫罗绸缎穿着,月娘却越发不开心了,还整天愁容满面的。

但这些寇宰相都不知道,直到中秋寇家又举办重大活动,寇准不见月娘时才知道,月娘竟然过得不开心。

寇宰相见月娘不在,就差人去问,得到月娘在后院哭的消息,顾不上满座的宾客,寇宰相就怒气冲冲地出去了。走到后院,看到一个佝偻身影的老人,正在轻轻啜泣,寇宰相探过身去,不满的责备了几句。

这时候月娘止住了哭泣,长叹一声,轻轻地回了一句话:“大人,您还记得下邽茅屋里的油灯吗?”只一句话,就让原本一脸怒气的寇宰相平静下来了,寇宰相思考良久,才又回到席间,却不见刚才的志得意满了。

从此寇宰相不再夜夜笙歌,开始闭门谢客,把山珍海味改成了粗茶淡饭、咸菜米粥,就连遍布寇府上下的红蜡巨烛都折价买了,换成银钱捐赠了。

寇宰相在月娘的劝说下,一改之前的奢侈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寇宰相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的人。为官者,特别是手握重权者,又有几个能够做到寇宰相这样的呢?

标签: 寇准北宋

更多文章

  • 寇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寇准的故事。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

  • 寇准为北宋做出很多贡献,为何结局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寇准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新皇登基后,为了笼络人心,都要封赏天下、给大家加官晋爵。对于这个问题,刘娥没花费一钱一物,就把群臣给征服了。原来,丁谓倒台后,很多官员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丁谓大权独揽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很多官员都给丁谓递过表示

  • 刘娥和寇准有相同的目标,为何他们不能好好合作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刘娥,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太后和寇准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平乐》正在热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很多人对这一时期内的人物和事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下除了热衷于讨论宋仁宗的真爱以外,刘太后和寇准的不和也被人拿来讨论。刘太后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反派女配原型,但是在正史中,她却

  • 让苏东坡一见钟情的杭州雏妓王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令苏东坡为之心动的这位美人又是谁呢?《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首诗首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所作。一代文豪落笔挥洒自如,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跃然纸上,这不足为奇。但是下句笔锋一转,将西湖的风光

  • 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暮雨思卿,惟有朝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王朝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和王朝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

  • 历史上的刘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正史记载刘娥为十六国时期,前汉国昭武帝刘聪那位以美丽贤德著称的武宣皇后。但是今人所称之刘娥,通常指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宋仁宗时期的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虽然并不确定就是这位皇后的名字,只是民间戏曲中的称呼,但是因为流传范围极广,渐渐的也就指代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了。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在历史上的评价不

  • “狸猫换太子”的事实真相 刘娥并未杀害赵祯生母李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章献皇后刘娥为何与宋真宗进行地下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献皇后刘娥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揭秘:卖唱女刘娥险成武则天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娥

    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实,这样的历史在后来的北宋也差点上演过,她叫刘娥,即《狸猫换太子》里的刘后。刘娥出身不算低微,她父亲刘通也当过刺史,跟赵匡胤征战太原时牺牲。宋朝政府也没做好抚恤工作,刘娥作为大宋烈士的后裔居然沦落到唱花鼓为生。网络配图在进宫前,她已有过一段婚姻,嫁给一个叫龚

  • 探秘:刘娥太后敢穿龙袍是想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娥

    刘娥,献明肃皇后,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网络配图吕后 、武则天大家都了解。刘娥是宋真宗皇后。她在宋仁宗时代垂帘听政,直接建立健全了太后临朝听政制度。刘娥在1033年去太庙祭祀,直接穿上了皇帝龙袍。刘娥成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