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英年早逝是因为心理疾病吗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英年早逝是因为心理疾病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12 更新时间:2023/12/27 1:05:37

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据说聪敏异常,自幼就表现的与很多人不同,聪明好学,人们见了无不称奇。王雱虽然聪明敏锐,但是也脆弱敏感,这样的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了王雱的“心疾”难愈,最终导致了英年早逝,仅仅三十三岁就离开了人世,让其父王安石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凄苦。下面做一下王雱简介。

1044年,王雱生于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其父亲是北宋著名的大学者和变法者王安石。王雱字元泽,一生虽然非常短暂,但是依靠其天资聪敏,在很多领域内都获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王雱是文学家、法家、道学、佛学学者。王雱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万言以上的著述,1067年王雱中了进士,从此入仕,做官一直做到了旌德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等官职,后来更是写出了像《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等作品,才学堪称一流。于是得到了宋神宗的召见,得到了提拔,官职做到了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1076年,升职为龙图阁直学士,但是这个时候的王雱却患上了“心疾”,因为患病没有能够赴任。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在与吕惠卿的权利争夺战中获胜,王雱背着王安石,指使人给吕惠卿罗布罪名,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不幸把柄落在了吕惠卿手中,王雱弄巧成拙,忿恨、内疚和愧恨交集,病情急剧恶化,很快离开了人世。

王雱的故事

王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自幼就聪颖异常,但是也脆弱敏感,二十二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从此入仕,可以说从小到大一帆风顺,堪称是少年得志,但是后来却因为“心疾”而不能入朝做事,后来再次受到打击,一命呜呼,作为一个非常有才学的人来说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感叹,下面讲几个王雱的故事。

王雱的故事一:《梦溪笔谈》、《墨客挥犀》都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王雱很小的时候,一天有一个客人给王雱的父亲王安石送来了一头獐和一头鹿,客人将獐和鹿关在一个笼子里,小王雱去看热闹,客人于是逗小王雱说:“小公子,你可以知道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雱仔细看了看对客人说:“獐的边上是鹿,鹿的边上是獐。”客人听了十分的吃惊,对于小王雱的这个回答实在是惊奇万分。

王雱的故事二:《晁氏客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王安石托人卖黄金,按“铢”零卖的黄金必定会少于原来的“两”数。卖出的黄金钱数交到王安石手上的时候,王安石觉得黄金的两数少了,于是起了疑心,非常的恼怒。这个时候在一边的小王雱劝王安石说:“铢铢而较之,至两必差!父亲,您这又何必!”王安石听了王雱的话大笑起来,不再生气了。

从王雱的故事可以看到王雱实在是一个异常聪明的人,这样一个人却英年早逝,实在是让人感叹造物弄人。

王雱妻子

王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史书上记载了很多王雱如何聪颖异常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让人看到王雱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神童,王雱的早慧让其出尽了风头,但是也吃尽了苦头,因为聪明敏锐,因此也脆弱敏感,直接导致了王雱的疯狂,王雱的妻子就是深受王雱敏感多疑之苦。下面介绍一下王雱妻子的情况。

因为聪颖异常,王雱很快就在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22岁就中了进士,并且仕途一帆风顺,但是官场上的尔我诈和勾心斗角让王雱有点应接不暇,让敏感脆弱的王雱无法接受,于是王雱很快疯狂了起来,甚至是怀疑自己的妻子庞氏对自己不忠,每天都找庞氏的错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庞氏争吵不休,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也充满了怀疑,“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于是这个王雱的幼子很快就被王雱折腾死了,王雱妻子庞氏凄苦不堪,只能是躲到一间小楼内每天以泪洗面,王安石看到儿子王雱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非常心疼自己的儿媳,于是做主让王雱与庞氏离了婚,又认为庞氏没有任何的错误,不愿意让庞氏背上被休掉的名声,王安石还亲自为庞氏选择了一个好夫婿,相当隆重的将王雱妻子庞氏“嫁”了出去。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在很多史书中都记载了“王太祝(王雱)生前嫁妇”之事。

通过王雱妻子的遭遇可以看到王雱的病情实在是让王安石无能为力,也让庞氏生活实在是凄苦不堪,王安石选择让庞氏嫁人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更多文章

  • 为百姓办实事的王安石为何能引起那么多人敌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人。父亲王益,进士出身,只在江南做过几任知县、知州,但所到之处,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王安石从小生活在父亲身边,受其影响很大。1063年,王安石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仁宗死后,优柔寡断的英宗即位,屡召王安石赴京,他均以服母丧和身体有病为由拒绝。英宗很快驾崩,

  • 王安石本来考上了状元却因为写了四个字弄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

    经常有人说:“状元算个毛啊,唐宋八大家没有一个是状元,照样把那些状元爆出渣来!”说这话的人是没出息的,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实,唐宋八大家不光在全力争状元,有一个还原本考上了状元,却因为在卷子上没大没小,被皇上一气之下给刷了下来。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晏殊把

  • 苏东坡与王安石本是政敌为何最后竟成为知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相信念过书的朋友都清楚。八大家中,王安石和苏东坡,我们也都很熟悉。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他是北宋丞相、新党领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 诗人王安石的特殊癖好:不爱卫生 不爱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很多怪癖,比如数学天才毕达哥拉斯,他是任何豆制品都不碰的;比如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必须要穿着衣服睡觉,比如著名诗人拜伦,他有个挺变态的爱好是收集自己的体毛。这些都是国外的一些大咖的怪癖,我国很多名人同样有很多怪癖令人称奇。网络配图 今天我们就聊聊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特

  • 王安石严于律己:从来没有包二奶 一生零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家公务员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网络配图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王安石在开封做了宰相,权势很大,他主持变法,意志坚定,尽管因为变法而树了不少政敌,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问

  • 历史谜题:大诗人王安石被取消状元 究竟因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安石

    考试有时靠的是运气,这大概已成为至理名言,尤其是名校,有的人兀兀穷年穷其一生与之无缘,有的人轻轻一考,居然高中。而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却没有这么幸运。王安石的父亲叫王益,是个读书人,做过州县一带的小官。父亲居官清正,没有给他太多的钱财,就在王安石十八岁撒手而去。此时的王安石从此陷入困顿。因为桌上的饭菜

  • 王安石和司马光关系极差,为一女子斗法17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王安石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北宋两大名臣,但是两个人在政治上的意见大相径庭。王安石是一位野心十足的实干家,主张变法改革,制定了非常多在今人看来都是开创性创举的政策,司马光恰恰相反,他是个保守派,十分厌恶王安石的做法,说王安石把好好一个国家搞得不伦不类。两位天天在朝廷上吵架,谁也不让谁。宋朝一件拖了17年的大案就

  •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又两度将他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神宗,宋朝

    熙宁九年(1076)11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称为“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王安石罢相了。这位满怀富国强兵理想,亲手制定中世纪思想最超前改革方案的铁腕政治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权力中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看大宋朝堂的风云变换。关于这一次罢相,一千年来,史家们对王安石无论褒贬,有个

  • 王安石非常不爱干净 为什么他的妻子吴氏却没有选择离开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王安石

    在唐宋时期最有名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了,那个时期有非常多具有才华的诗人, 例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泊船瓜洲》在我们小学课本就有的,这首诗正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笔墨下,王安石从小就爱好看书作画因此文学功底肯定是不一般的,因此成就了他在成

  • 王安石个人生活邋遢 竟然能娶到有洁癖的老婆吴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王安石

    自古文人不拘小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怪癖。但是像北宋时期王安石这样邋遢名家,可就为数不多了。王安石不讲个人卫生究竟到何种程度?毫不夸张,王安石不讲个人卫生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其肮脏程度真可谓是空前绝后。从古代的人居环境与生活条件,一两个星期不洗澡也情有可原,可若是一年半载都不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