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唐最终的灭亡跟后主李煜有关?真相是什么

南唐最终的灭亡跟后主李煜有关?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3/12/8 3:53:18

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南唐后主李煜,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那一首首风花雪月的诗词佳句。他的诗词,词藻干净、朗朗上口,所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所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王国维对他的词更是倍加推崇:“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词人所长处。”人们常常说,宋朝亡了他的国,他却用词征服了整个宋朝。

大部分人对这位擅长吟风颂月的出色诗人的评价是“什么都会,不会为君”。而他身为王公贵胄,确实“什么都会”,他精书法、通音律、工绘画,诗文均有造诣,且写词的造诣颇深。可他唯一的弱点就是,生于这深宫之中,坐上了国主的位子,却不会为君。后人大多认为他政治不修,纵情享乐,才葬送了这一片大好河山。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这偌大的南唐,仅仅因为其最高统治者不会治理,就消失在这历史风尘之中了吗?

事实上,李煜并非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无能。载,宋太宗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倘若他真是无能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李煜是一个天性纯孝、慈悲为怀的国主,他不仅出于民生考虑减免徭役,每当有死刑论决时,他莫不垂泪哭泣,李煜的慈悲胸怀可见一斑。这说明他其实具有一定的治国理政的才能的,并非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无能。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南唐的覆灭呢?具体来说,南唐的灭亡,要从南唐的创始者李昪说起。李昪篡吴建唐,史称南唐。李昪怀有治世之才,也具有战略眼光。二十年间一直轻徭薄役,劝课农桑,不轻易对北方用兵。他透彻地明白,如果用兵中原,南方小国定不敢趁火打劫,但如果对南方小国出兵,中原一定会见缝插针。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逐鹿中原。即便等不到攻打中原的时机,在江淮这片肥地,也能保百姓和子孙后代安居。

可当李昪去世之后,充满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李昪的儿子李璟执政的手段与他大相径庭。李璟一改父亲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开南唐奢靡之风的先河,这也为后来李煜的奢靡打下基础。李昪在临终之时曾经要求李璟,不要自恃,征战四方,要瞄准时机,趁机而上,直取中原。可李璟完全没有听从父亲的意愿,出兵征战南方内乱小国闽楚。耗尽了兵力,却没有捞到什么油水,而大片的土地却被趁火打劫的吴越等国吞并了。

除此之外,南唐在征战南方小国的同时,后晋正处于被契丹灭亡之际,可此时南唐为南方所困,无暇顾及北上收复中原。李昪苦等许多年的机会,就这么白白丧失了。与此同时,柴荣大军直逼南唐境内,歼灭南唐精锐水军,长江以北的江山被后周所占。南唐从此走上了灭亡之路。

可以说,李煜即位之时,南唐已经是一副烂摊子了。天意弄人,若他生于平常书香门第,只会是一个普通文人,可他偏偏生在了帝王之家,而且于乱世之中。一个文人,如何面对这埋藏了几十年之久的隐患和国力已然衰竭的南唐呢,如何能挽大厦之将倾呢。

当国主的接力棒传到李煜手中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已经两年了,对南唐虎视眈眈。面对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强劲对手,即便是一个有实力的小国,也难以相抵,而南唐此时已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在面对北宋一年多的灭南唐之战中,李煜也曾全力以赴,派兵迎战、向别国求救……可面对敌强我弱的军队,不正的官僚之风阻塞信息、孤立无援等困难,即便是孔明在世,也是难以保这南唐社稷了。正如北宋诗人徐铉写给李煜的墓志铭一样: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李煜虽没有力挽狂澜,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却也是尽了一个并不会为君的君主所能尽的一切努力去维护这风雨飘摇的江山了。

历史的车轮已然远去,被历史误解的李煜也埋在的历史长河中,可李煜的诗词始终伴随着钟声,回响在大地深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已逝,功过是非,都成了历史的轨迹。就算是孔明在世,也难保这千里江山永固。

标签: 李煜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在诸多战争的形式中,攻城战为什么是最为惨烈的一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定要攻城而不是绕城而走是因为攻城是必然性的,要是可以绕道的话,古人早就绕了,城池也就失去了作用,古人也就不会建立那么多的城池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其中常见的就是朝代更迭,一个王朝要替代另一个王朝的存在肯定少不了战争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双方殊死

  • 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政权的一场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楚汉争霸又叫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大旗丝毫没有倒下,该事件传到全国,各地纷纷相应,其中不少人是打着自己旗号自立为王的,这次起义席卷大半个秦朝土地。巨鹿之战项羽破

  • 揭秘:如果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近视的比例,那是远远低于现代人,毕竟古代科技水平不发达,处于农耕社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日出去耕田,日落回家休息,也没啥能刺激眼睛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不怎么得近视,但有一类人不一样了,那就是“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所以这类人是最容易近视的,正常来说,只是读书不会造成眼睛近

  • 皇帝的饭不好吃!皇帝请客西汉大臣要跪趴着吃才行!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古代皇帝请客趣闻: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史记》记载说,西汉初年有一个大臣名叫石奋,他的姐姐是刘邦的小老婆。石奋退休后,“上时赐食于家,必稽

  • 郭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神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三国,风云人物

    郭嘉,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很多粉丝力捧郭嘉,还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今天就来剥皮一下郭嘉,这位是人,不是神。郭嘉21岁的时候在袁绍手下做谋士,他后来了解袁绍为人好谋寡断,刚愎自用,于是选择离开了袁绍。曹操正在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

  • 唇亡齿寒是历史故事吗?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成语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 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李广利,战史风云

    李广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 赵姬身为太后,为什么还会与嫪毐生下两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姬,秦国,历史解密

    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秦庄襄王的夫人,原为吕不韦的姬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嫪毐,是咸阳城的一个小混混,传说他可以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转动车轮,先不管是否是这样,总之名声是出去了。他的名声传到了当时的宰相吕布韦那里。当时吕不韦正在苦恼呢,所以便许以重利,让他假扮宦官混进了皇宫,伺

  • 她是历史上最美公主,被迫嫁父子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昭君,汉朝,野史秘闻

    古代女子地位卑微,因此古代女人都很羡慕出身在皇家的公主,因为她们自出生起就有着享不尽的富贵与权势,可是她们有所不知,公主中走上和亲之路一生不幸的也有很多,比如说今天的这位。她堪称是史上最美公主,一生却无奈嫁父子2人,且给每人都生下孩子。说起汉朝,曾有一句话荡气回肠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随着汉

  • 明初重臣夏原吉简介: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