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赵普是北宋初期的宰相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为何说赵普是北宋初期的宰相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30 更新时间:2024/1/20 12:01:22

在北宋初期的宰相中,赵普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除了和开国皇帝赵匡胤关系特殊外,还和赵氏皇族的其他成员打得火热,皇室的核心机密,别人掺和不得,赵普却可以掺和,尤其深得赵氏兄弟的老娘昭宪太后的青睐。说起老太太青睐赵普,也是有原由的:这件事发生在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春天,周世宗御驾亲征向南唐大举进攻,夜半时分,马军副指挥使赵弘殷(赵匡胤之父)率领着一支人马,来到了滁州清流关城下,传呼开门,想要入城休息。城上的守将正是他的儿子、刚刚被世宗皇帝提拔为殿前都侯兼领严州刺史的赵匡胤。

这座地势险恶的关隘是赵匡胤经过力战,几天前才从南唐军队手中夺下来的。赵匡胤不肯开城,并说道:“父子固,闭(指城门的开关),王事也。”于是,赵弘殷的部队只好露宿在城外,天亮才得以入城。由于在城外冻了半夜,赵老爷子病倒了。战事突变,赵匡胤必须马上率军出发,可老爷子却歪在了床上,于是,赵匡胤便把分配到身边没几天的军事推官赵普留下来做临时“男护工”,替他照顾生病的老爷子。然而,赵普正是凭借着这段“男护工”的经历,得到了赵老爷子的信赖,自然也得到了当时还不是太后的赵老娘的青睐,从此赵普被赵氏家族当做族人看待,从小小的军事推官升任赵匡胤身边的节度掌书记(略相当于大军区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并最终成为大宋开国皇帝身边最重要的谋臣。

宋太祖黄袍加身的第二年,昭宪太后身染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宋太祖和皇家心腹赵普召到病榻前,口授遗嘱。大意是,要吸取后周“主少国疑”,丢掉江山的教训,要求赵匡胤不得传位给儿子,只能“兄终弟及”安排接班人。赵匡胤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长兄老大和五弟早亡,只剩下两个弟弟,老三赵光义和老四赵光美(赵光义即位后改为赵廷美)。老太太临终前设计的传位线路图是:赵匡胤传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光美,再由赵光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老太太恐儿子们不遵此命,便导演了一场“金匮之盟”的游戏,让赵普把她的意图以盟誓形式记录下来,“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这还不算完,老太太生怕日后生变,到时候皇家没人认账,就拉上最信赖的赵普做证人,让他在盟誓上签字画押,这才放心去了(当然,“金匮之盟”的真实存在始终是一个谜,后人多认为是赵光义和赵普合设的一个骗局)。

赵普是“金匮之盟”的三个当事人之一,昭宪太后之所以把皇室的核心机密宣示于他,自然是出于对他的充分信任,主要目的是想要他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大孝子宋太祖倒是十分听话,没打折扣就完成了政权的平稳交接(但“烛影斧声”后的交接,却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大宋的第二代皇帝果然是老太太指定的赵光义。然而,赵光义却没能学习兄长赵匡胤的好榜样,遵照盟誓把政权的接力棒递到赵廷美手中。这其中,赵普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扮演了一个极不厚道的角色。

按说,昭宪老太太如此信任赵普,赵普理应倾力回报才对,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为了自己的利益,他选择了不厚道的做法。

宋太宗赵光义老早就瞅着赵廷美不爽,传位于这个兄弟,总觉心有不甘。可不传吧,又有“金匮之盟”这道坎难过。由是,赵光义找了个机会,试探掌握了“金匮之盟”秘密的赵普:“赵爱卿,朕这皇位是该传给儿子还是传给兄弟呢?”

赵普乃绝顶聪明之人,对赵光义的心思早就心里有数,现在一听,知道卖讨好卖乖的机会到了,于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将特别的殷勤献给特别的皇帝:“陛下,这事太祖已经失误,难道您还要再次失误?”显然,他在用暗示法为宋太宗指点迷津。赵普这段劝诱宋太宗的话,被后人提炼出一句成语:“一误再误”,意思是一次错了,不吸取教训,二次又错,屡犯同样错误。

其实,精明的宋太宗岂能不懂这个道理?他要的并非赵普看似高深的提醒,而只是赵普的一个态度。现在好了,赵普的表态让他吃了定心丸。

标签: 赵普

更多文章

  • 北宋初期的名相赵普,曾因读书少而闹过不少乌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宋太祖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赵宋王朝是历史上读书人幸福感和地位最高的时代,也是最自由的时代。古代史家评论一个王朝的成败,通常有“文治”和“武功”两个指标。俗语谓“强唐弱宋”,大宋朝“武功”方面似乎是不怎么够看的;但“文治”一项则达到了古代的顶峰。有“近三百年来学问第一”(傅斯年语,仅指中国传统学问而言)之誉的

  • 赵普为什么要杀赵廷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普,宋朝

    赵普意外的答应宋太宗杀害赵廷美,原来是为了这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普答应帮宋太宗,可不是无条件的,他提出了两个交换条:一是伸手要官,自己提出要当第一宰相。二是要借机除掉第三宰相卢多逊。对赵普的条件,宋太宗满口应承。赵普为什么如此仇视卢多逊呢?卢多逊,进

  • 赵普逼赵匡胤上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普,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 ...在现如今

  • 赵普为什么三番五次和皇帝对着干?他不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普,宋朝

    对赵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功臣都顺势而起,渐渐成为一个朝代的皇帝,就像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身为后汉的开国功臣,深受汉高祖刘知远的重任。在柴荣继位之后仍旧亲自率兵抵抗北汉的进攻,也算是取得不少成就,但天总是不遂人愿,后周世宗柴荣生病,直至病

  • 赵普是怎么和赵匡胤相识的 事实证明赵普没有看错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普,赵匡胤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普和赵匡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朝大臣赵普,是如何成为赵匡胤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赵普,字则平,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出生于幽州。赵普的祖上三代都是出身小官吏,所以后来赵普说自己"出自孤寒,本非俊杰"。赵普读书不多,学术不广,但长于吏干,与他的家庭背景是有关

  • 宋太祖去看望赵普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吓得他大汗淋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祖,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宋太祖的故事。自从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宰相赵普大病过一次后,宋太祖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到赵普的府邸上去看望一次赵普。开宝六年,百忙之中的宋太祖,又专门抽出时间来到了赵普的府上。巧合的是,就在宋

  • 赵普是什么身份?从开国名相沦为救火队长的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普,宋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普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北宋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知名的宰相像是地里的庄稼一样,一茬接一茬地,也不知这个朝代究竟有什么魔力。个中原因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和其他宰相不一样,赵普不是传统文人出身,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一

  • 赵普:北宋开国功臣,曾连续三次担任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赵普

    大家好,说起赵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要说古代的著名谋士,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了,还有刘伯温等等,他们算得上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了,其实,跟他们比肩的谋士也是不少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可能很多人都能够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辅佐赵匡胤登基的开国谋士,赵普,可以说赵普跟

  • 北宋开国功臣赵普,他人生的最后一年是怎么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赵普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赵普的故事。两次北伐,赵炅把赵匡胤精心训练的精兵和积蓄的储备折腾得差不多了,再也无力收复燕云十六州。自此以后,宋朝对北边的契丹人由进攻转向全面防御,国策也走向了极度的“守内虚外”,并在这条路上越

  • 赵普和赵光义的争权中到底谁更占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赵普

    乾德四年(966年)六月,梓州知州冯瓒被人告发受贿,宰相赵普主审此案。按说一个小小的知州用不着日理万机的宰相劳心费神,可冯瓒不同,他的才干备受瞩目,连宋太祖都夸过。当初太祖将他从中央调往地方,就是有意锻炼他的能力,以备将来重用。赵普深谙圣心,准备对冯瓒网开一面,但下属在冯瓒府中搜到一封写着“送交刘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