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 雪夜访赵普的典故是怎样的

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 雪夜访赵普的典故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59 更新时间:2023/12/15 7:07:18

说起北宋时期的宰相赵普,大概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性格了。而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也是被世人口口相传。

据传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却一直没被发现。于是赵普就给宋太祖写了一个类似推荐信的报告,并且希望宋太祖把这个人招到朝廷里为官。

但宋太祖看了赵普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十分注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因此就把报告随手扔在了旁边。而赵普看皇帝没有反应,于是第二天又重新写了一份报告上去,内容和前一天那份大致相同,但是宋太祖对此还是没有同意。

于是第三天赵普又一次呈上报告,而这也让宋太祖十分恼怒,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皇帝,难道连一个人能不能做官的事情还不能决定,不想用就是不想用,凭什么要一再的来烦自己。于是当着赵普的面宋太祖把报告给撕了,扔还给赵普,并告诉赵普,自己就是不想用这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喜欢。

结果第四天赵普又呈上了报告,宋太祖本来以为是其他事情,结果一打开发现是自己昨天撕掉的那份报告。对此宋太祖非常纳闷,到底那个人有何种本事让赵普如此心心念念,难道是他的亲戚。

于是命人去调查,并且让赵普给自己介绍了一下这个人,这才发现原来那个人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同意了赵普的推荐,后来那个人为了朝廷为了国家确实也办成了不少事情。也正是因为赵普冒死荐贤,宋太祖对赵普越来越看重。

关于赵普的故事介绍

说起北宋名相赵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宋太祖推荐人才一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以外,还有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了。而且据传赵普靠着半部论语既帮助了宋太祖平定天下,更是以半部论语帮着宋太宗治理天下。

据历史记载,赵普出身小吏,并没有向其他臣一样学问特别好,前期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当上宰相的,而做了宰相以后,宋太祖时常劝赵普没事的时候要多读书,于是赵普每次下了朝以后一回到家里就关着房门开始看书,而每次读完书以后等到第二次上朝,大家就发现赵普又变得更才思敏捷了一些。

至于他读的书总是被锁在箱子里,家人甚至都是后来才发现他读的原来就是论语,而且还是半部。于是就越来越多人流传赵普靠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而在宋太祖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称为宋太宗,宋太宗仍然是让赵普担任宰相一职,并且还把赵普叫到身边去询问,是不是真的就读了半部论语。

赵普也告诉宋太宗,自己确实是只读了半部论语,并且自己所了解擅长的也不会超出论语这本书。宋太宗于是相信了。到后来,赵普年老去世以后,家人给他整理遗物时,打开他的书箱才发现,赵普的书箱里真的只有一部论语,其他没有任何书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赵普的故事“半部论语定天下”津津乐道。

雪夜访赵普的典故

相信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宋太祖雪夜访赵普这段历史,在听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对一些情节还不是十分了解,那就是身为皇帝的宋太祖,放下身段去探访赵普的原因是什么,而且又是一个大雪的夜晚。

赵普和宋太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而之所以宋太祖要在大雪天夜访赵普,原因之一就是赵普是一个贤臣,具备超群的谋略。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太祖称帝之后,一直想统一全国。那时,宋朝的各个方向都有敌军,处于群雄并峙的局面。在加上有辽国和夏国的存在,一直对宋朝的江山虎视眈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宋太祖便制定了统一全国的目标,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招贤纳士是首先要做的,而赵普就是当时有名的贤士。为了招揽这位贤臣,更为了让赵普感到自己的诚信,宋太祖就选择了在大雪的夜里探访赵普。被后世流产至今,成为一则意义深远的事件。

可以说,北宋初期的战争,基本都是按照雪夜赵普与宋太祖商议的计划进行的,而且所有的战争计划都是由赵普精心计划的。历经19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全国统一的目的。由此可见,宋太祖雪夜访赵普所制定的计划,为后来北宋的发展和全国的统一,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解析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北宋时期有很多有名的政治家,其中有位叫赵普,那么赵普是个怎样的人呢?赵普是一个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人,他虽然读书不多,但是研究的儒学方面的作为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

历史上有个事情是很多人熟悉的,那就是张匡胤黄袍加身的事情,而且参与的人就有赵普,按理说赵普不善于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为人忠厚老实,他是怎样得到张匡胤的重视的呢??究竟赵普是个怎样的人呢?赵匡胤攻破了滁州,当时的宰相推荐赵普,加上赵匡胤本身就和赵普有过交流,觉得他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委以重用。其实赵普看着老实本分但是做起大事来是丝毫不犹豫,当时劝诫赵匡胤果断行事,但是赵匡胤没能听从,于是将赵匡胤用酒灌醉,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以此赵匡胤才发动了兵变,最后还建立了宋朝。

赵普是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人,在建国的方面功劳很大,于是封为大夫。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是国内的形势仍旧是很严峻的,当时有个叫做李筠的节度使不愿意臣服,还勾结乐别人造反,在这种情况下赵普主动请求出征,并且在后面的战役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终两次叛乱都得以平息,赵普有着很大的功劳。

后来,赵普更加被君主器重,赵普协助规范化部门的管束化,有序的管理朝廷中的事情,最后官职为宰相,皇上就此把他看得十分重要,无论大事小事都与他探讨商量。

标签: 赵普冒死荐贤赵普

更多文章

  • 赵普独相凡十年的故事 解析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普独相凡十年,赵普

    赵普独相凡十年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而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赵普曾经单独担任宰相一职总共十年。赵普在这担任宰相的十年里一直刚毅果决,不畏强权,并且始终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有传闻,在赵普独相凡十年期间,一次有一个皇帝厌恶之人立功劳,这在当时立功就可以升官,但是因为皇帝非常不喜欢这个人,因此皇帝就不同意这次升

  • 如何评价赵普这个人?赵普有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普

    赵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宋朝初年宰相,在宋太祖为后周臣子之时辅佐在册,登基之后被宋太祖重用,一路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宋太宗继承了自己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之后,赵普也受到了太宗的重用,两次为相。赵普公元922年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字则平,祖籍有幽州蓟,后来因为父亲的原因,迁居洛阳,公元992年去世。赵普作为

  • 为什么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对宋朝初年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普

    赵普是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朝宰相。比起一国宰相,比起对国家所做的功绩,赵普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赵普祖上的人都在朝为官,但是赵普个人却是小吏出生。比起一般进士入朝,或者是世家举荐的文人来说,他的文学素养就要差的不少了。后

  • 为什么赵普会失去赵匡胤的信任?本可“流芳百世”却被骂“谋私其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普

    赵普年轻时虽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就读。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就是这样一个重量级历史人物,他佐治君王,制定了

  • 为何说赵普是北宋初期的宰相中比较特殊的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普

    在北宋初期的宰相中,赵普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除了和开国皇帝赵匡胤关系特殊外,还和赵氏皇族的其他成员打得火热,皇室的核心机密,别人掺和不得,赵普却可以掺和,尤其深得赵氏兄弟的老娘昭宪太后的青睐。说起老太太青睐赵普,也是有原由的:这件事发生在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春天,周世宗御驾亲征向南唐大举进攻,

  • 北宋初期的名相赵普,曾因读书少而闹过不少乌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宋太祖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赵宋王朝是历史上读书人幸福感和地位最高的时代,也是最自由的时代。古代史家评论一个王朝的成败,通常有“文治”和“武功”两个指标。俗语谓“强唐弱宋”,大宋朝“武功”方面似乎是不怎么够看的;但“文治”一项则达到了古代的顶峰。有“近三百年来学问第一”(傅斯年语,仅指中国传统学问而言)之誉的

  • 赵普为什么要杀赵廷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普,宋朝

    赵普意外的答应宋太宗杀害赵廷美,原来是为了这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普答应帮宋太宗,可不是无条件的,他提出了两个交换条:一是伸手要官,自己提出要当第一宰相。二是要借机除掉第三宰相卢多逊。对赵普的条件,宋太宗满口应承。赵普为什么如此仇视卢多逊呢?卢多逊,进

  • 赵普逼赵匡胤上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普,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 ...在现如今

  • 赵普为什么三番五次和皇帝对着干?他不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普,宋朝

    对赵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功臣都顺势而起,渐渐成为一个朝代的皇帝,就像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身为后汉的开国功臣,深受汉高祖刘知远的重任。在柴荣继位之后仍旧亲自率兵抵抗北汉的进攻,也算是取得不少成就,但天总是不遂人愿,后周世宗柴荣生病,直至病

  • 赵普是怎么和赵匡胤相识的 事实证明赵普没有看错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普,赵匡胤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普和赵匡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宋朝大臣赵普,是如何成为赵匡胤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赵普,字则平,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出生于幽州。赵普的祖上三代都是出身小官吏,所以后来赵普说自己"出自孤寒,本非俊杰"。赵普读书不多,学术不广,但长于吏干,与他的家庭背景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