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仙子·夜雨》元代曲作家徐再思,风格自然清雅

《水仙子·夜雨》元代曲作家徐再思,风格自然清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38 更新时间:2023/12/31 15:10:38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不但写伤秋的情怀,也包含了羁旅的哀怨,更有对父母的挂念。作者先写秋叶和秋雨勾起了心里的烦愁。梧桐落叶声声似乎提醒人秋天来了,雨点打在芭蕉叶上也仿佛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三更才勉强入眠,不过三更就又醒了来,连一个好梦都没法做成。摆起棋盘,独自下棋消遣,灯花落尽,棋局仍未撤去。深叹客旅他乡,十年一觉黄粱梦,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尽孝。这种种的烦忧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愁思百结,感慨不已。全曲语言简洁,风格自然清雅,意境优美。

【双调】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1归梦2三更后。落灯花3,棋未收,叹新丰4逆旅5淹留6。枕上十年事,江南7二老8忧,都到心头。

词句注释

1、三更:指夜半时分。

2、归梦:回家的梦。

3、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4、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5、逆旅:客舍。《唐书·马周传》记,唐人马周未发迹之前,客居新丰,遭店主人冷遇。这里以马周自况,言旅途备受风霜、冷遇之苦。

6、淹留:滞留。

7、江南:指作者自己的家乡,即浙江嘉兴一带。

8、二老:父母双亲。

白话译文

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愁。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敲落棋子还未收,叹新丰孤馆文士羁留。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小令。曲作一开始就用鼎足对形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调。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表明是深秋时节;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芭蕉叶大而较硬,声音清晰而杂乱,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一个“雨”字,而是从听觉人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致夜不能寐。归乡之梦又为作者平添了一份乡愁,故“归梦”两字承上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梧桐滴雨,雨打芭蕉,古代的文人骚客常以此描写人生的愁苦,加之深秋夜雨,孤身一人,客居他乡,半夜“归梦”,引起人无限的愁思和惘怅。因此,作者以一个“愁”字,点出全曲的感情基调。

“落灯花棋未收”,雨夜下棋,本为排遣愁闷,然而棋后懒于收捡,可见是越下越愁闷,正像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此句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化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写雨夜客居时的孤寂。而残灯照空局的景象,则进一步表现了深秋雨夜的凄凉和愁苦。因此,“落灯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过渡句,接“三更”时分,引出更深喟叹。

“叹新丰逆旅淹留。”此句借用唐代名臣马周之典,唐人马周未登第时,曾旅宿新丰,受店主冷遇,后世借指旅愁。《坚瓠集》载徐再思“旅寄江湖十年不归”,曾滞留北方十多年,然而仕途多艰,仅做过下等的小官。这里以马周自况,羁旅他乡,饱受寂寥愁苦,然而仕进无门,一事无成,穷途潦倒,仿佛马周当年为新丰客般备受冷落。而马周穷途尚有常何引荐,自己怀才不遇,久困异乡,前途渺茫。而且客居地“新丰”之得名本就与乡愁有关,加之前句“归梦”的导诱,联想到自己与马周境遇迥异,是愁上添愁。一个“叹”字,把自己羁旅异乡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愁闷,尽收其中。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作者躺在床上,回想起十年来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的种种往事,年迈的父母远在江南,自己不但未尽孝,反倒让二老担忧,如今功名也未成。孤寂、怨恨、自责、思亲等种种愁苦,都凝结为“都到心头”四字,道出了深秋夜雨时心头愁苦的具体内容。

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对,贴切自然,不愧为“情中紧语”。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徐再思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简介,与贯云石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

  • 乔吉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元代杂剧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

  • 元代才子乔吉写下千古奇词,读着像绕口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乔吉,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乔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当大唐的诗意婆娑了整季的烟雨,当大宋的词风吹低了时光的声音,那些依然执守着理想的倔强少年该何去何从?唐宋数百年间,做着文学梦的人遥不可数,凭借一首诗就能平步青云并不是妄想,通过一首词获取利官高禄也不是痴念,多少人希望一炮而红,而更多人

  • 元代杂剧家:乔吉生平简介 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

  • 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元朝杰出数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

    朱世杰是元朝一位杰出的数学科学家。朱世杰,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今北京)人氏。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以数学名家周游各地20 多年,四方登门来学习的人很多。他的主要著作有《算学启蒙》三卷和《四元玉鉴》三卷。说起朱世杰周游各地,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13 世纪末,历经战乱的祖国为元王朝所统

  • 朱世杰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相关著作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

    朱世杰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以数学名家周游各地20多年,四方登门来学习的人很多。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学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作有“四

  • 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朱世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此外他还创造出“垛积法”,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与“

  • 成吉思汗非常敬佩的敌人札兰丁·明布尔努 为什么会走上绝路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商队前往花剌子模王国,这支商队在行进到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之后,因为城主海儿汗想要夺取商队的财宝,便下令杀死所有商队的成员,成吉思汗在得知此事之后十分愤怒,发誓要为死去的商人报仇。商队被害的事件直接导致了一个王国的灭亡,成吉思汗在商队遇害不久后便率军西征,在经过一系列的战

  • 札兰丁·明布尔努曾战胜蒙古铁骑 为什么他也能够让成吉思汗如此佩服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关于成吉思汗这个人有太多的争议,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太凶残,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是事实,只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所谓人无完人,也有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若总是去扒一些细节,他的确做过太多错事,比如“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思想,这话虽然是凯撒

  • 阿拉丁·穆罕默德之长子 花剌子模沙王朝的末代国王札兰丁·明布尔努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蒙古

    札兰丁·明布尔努(Jalalad-DinMinghurnu,?—1231年),花剌子模沙王朝的末代国王(1220—1231)。1231 年,在蒙古大军的紧紧追逼下,逃入库尔迪斯坦山中,被山民所杀。人物生平抵御蒙古札兰丁是阿拉丁·穆罕默德之长子,膂力过人,骁勇善战。最初,阿拉丁立幼子斡思刺黑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