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子不语》:清代文学家袁枚所撰,为文言短篇小说集

《子不语》:清代文学家袁枚所撰,为文言短篇小说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94 更新时间:2024/1/26 11:30:40

《子不语》是清代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的正集大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前,后来又有些陆陆续续的篇章,汇为续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子不语》的书名本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作者发现元人说部有同名者,遂改为《新齐谐》,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元人说部之同名书早已失传,故后人仍多沿用《子不语》之名。

它仿照六朝志怪小说及《聊斋志异》而写,文章大都言鬼神,谈怪异,其中因果报应、荒诞迷信成分较多,部分篇章从偶然、猎奇的角度写不怕鬼的故事。全书文字简练、语言自然、亦庄亦谐,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恶弊,体现了袁枚对理学思想的批判和对封建迷信的怀疑。

内容简介

《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共三十四卷,收集短篇故事一千二百则,袁枚在《子不语·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这实际上是对书名的一个注释,也就是作者谈论的是“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

《子不语》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创作背景

《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年间,这个时期是清朝国力正值强盛的阶段,也是中国封建文化专制严重的时代。乾隆皇帝坚持以文治来控制天下百姓的行为和思想,要求“思不出其位”,满朝官员不敢妄谈时政,读书人不敢轻易著述,对文字带来祸患的惧怕,使他们在创作上畏首畏尾,一旦有所逾矩,就会付出失去生命的沉重代价。

整个乾隆朝所发动的文字狱是有清一代数量最多、波及最广、历时最久的。在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压和紧张的社会氛围下,小说作为街谈巷语和道听途说的“小道之言”,只要不涉及到当朝的政治问题,被查禁的尚属少数,但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文言小说的创作题材和风格。

一部分文人于是转以想象和虚构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如清初出现的《聊斋志异》,对同时期和后期文学作品有着深远影响。

《聊斋志异》的成功之后,出现了许多模仿之作,这些后起之作便包括了袁枚的《子不语》。与蒲松龄借书抒愤和《聊斋志异》的“托鬼言志”不同,袁枚虽仕途不甚顺利,没有实现心中的预期,但是他一生生活无忧,对人间暖的体察感悟自然多是闲情、温情,而非悲情,袁枚在《子不语》的序言中说:“余生平寡嗜好,凡饮酒、度曲、樗蒲,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能焉。

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从这可以看出,袁枚创作《子不语》基本上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记录奇闻异事也多是为了娱乐的需要,为自己和读者都提供轻松的消遣。

《子不语》的材料多数来自袁枚的亲朋好友口述,其次是作者所亲历或目击加以演绎而成,也有一小部分出自当时官方的邸报或公文,还有采用他人著作的。这些,袁枚都作了交待。如卷一《常格述冤》开头即注明“乾隆十六年八月初三日,阅邸抄”,卷十三《见娘堡》结尾论“事载姜西溟文集中,韩尚书为之墓”。

标签: 《子不语》清代

更多文章

  • 古代吃货袁枚,在吃这一方面是如何胜过苏东坡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枚,苏东坡

    古代吃货袁枚,在吃这一方面是如何胜过苏东坡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清朝诗人袁枚的吃货人生。袁枚,清朝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以及美食家。在他34岁的时候,得知父亲因病去世的消息,便辞官回家守孝,顺便照顾年迈的母亲。袁枚用自己当官十年得到的俸禄买下了一座废弃的宅院,十分随意地将其取名为随园。苏东坡,大家都知

  • 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全诗描写苔藓蕴含人生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枚,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枚。苔藓,一种大自然当中较为低级的植物,也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植物,一般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一种非常不喜欢阳光的植物。虽然这种植物讨厌阳光,但是苔藓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生命本能的追逐,它并不会因为生长的环境过于恶劣便丧失了对活下去的勇气

  • 太平天国秦日纲生平简介 曾官封燕王,后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天国,秦日纲

    秦日纲(1821—1856),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汉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将领,官封燕王。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后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二弟畏王秦日南、三弟报王秦日源、四弟庆王秦日庆、五弟贺王秦日来。下面中国历史故

  • 石达开和秦日纲以前有什么交情吗?为什么石达开要求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石达开

    对石达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平天国起事之初,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少数广东籍头目,其他上至杨秀清、韦昌辉,下至各色小兵,基本都是广西的老兄弟。而在广西众兄弟中,又以桂平、贵县、平南这几个县的人居多。所以,秦日纲与石达开同出贵县,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但是,大家

  • 石达开为什么要杀秦日纲 两人时间有什么仇什么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石达开,秦日纲

    还不知道:石达开和秦日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秦日纲剧照

  • 顾贞观是谁?纳兰性德一辈子的蓝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兰性德

    ‍‍‍‍‍‍‍‍‍‍‍‍‍‍‍‍‍‍‍‍在1637年的时候顾贞观在无锡地区降生,而他的母亲本来也是诗书之家的孩子,从小顾贞观就开始学习各种书籍和历史,尤其喜欢诗词方面的知识和创作,他一直表现的十分聪慧,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一些诗社,以至于最后终于扬名天下,成为一代难得的人才。那么顾贞观是什么人呢

  • 文豪顾贞观:文学造诣高超却一生仕途不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豪顾贞观

    ‍‍‍‍‍‍‍‍‍‍‍‍‍‍‍‍‍‍‍‍在1637年的时候顾贞观在无锡地区降生,而他的母亲本来也是诗书之家的孩子,从小顾贞观就开始学习各种书籍和历史,尤其喜欢诗词方面的知识和创作,他一直表现的十分聪慧,在少年的时候就曾经参加过一些诗社,以至于最后终于扬名天下,成为一代难得的人才。那么顾贞观是什么人呢

  •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友谊:一辈子的蓝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兰性德,顾贞观

    纳兰性德(1655—1685年),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字容若。其父是权倾一时的太傅明珠。他十七岁时补诸生,次年举顺天乡试,康熙丙辰(1676年)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不久晋一等。自幼颖慧,尤喜填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好交友,为人排忧

  • 清朝文人朱彝尊的《出居庸关》原文、译文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彝尊,清朝,《出居庸关》

    《出居庸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出居庸关》清朝:朱彝尊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出居庸关》翻译/译文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

  • 韦昌辉造反的原因是什么?韦昌辉后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韦昌辉,太平天国

    北王韦昌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壮族,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壮族人,生于1826年,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天王洪秀全处死,时年31岁,北王是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比较早的人,对太平天国的早期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53年12月,天平天国在永安封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从此之后成为了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下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