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三国:曹操杀掉大功臣许攸为何没留下骂名

解密三国:曹操杀掉大功臣许攸为何没留下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3/12/20 5:33:39

曹操的一生有几个重要转折点,最重要的莫过于官渡之战,这一仗能打赢许攸的功劳最大,甚至可以说是他扭转了整个战局,是他帮助曹操从被动转为主动,最后大获全胜。许攸原来是袁绍的主要智囊之一,相当于袁军参谋长一类的角色,袁绍对十分仰仗。官渡之战进入到焦着阶段,曹操眼看顶不住了,许攸却出人意料地临阵反叛,来到了曹操这边,向曹操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曹操据此夜袭袁军的后勤基地乌巢,烧掉了储存在那里的全部军粮,袁军大溃。有人说是许攸的一句话挽救了曹军,不然的话历史就得改写。这基本上没有错,其实倒也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

乌巢在官渡的北面,位于袁军大营东北方约40里处,曹军此去必须经过袁军的防地,曹操当时亲自率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去偷袭,但要神不和、鬼不觉地完成任务也并不那么简单。这支队伍路上遇到了袁军,袁军问他们是哪个部分的,曹军士兵回答“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所以派他们增加防备,一路上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居然都顺利通过。袁军士兵戒备心如此差吗?不是,这一切缘于许攸送来的绝密情报中最还有其他的内容,除袁军屯粮位置之外应该还有袁军的暗语口令、兵力部署、将领姓名等机密,所以曹军才能一路畅行无阻。甚至可以推测许攸也一路同行,有他在曹军在夜里很快就推进到乌巢附近。

许攸立下了大功,他跟曹操还是故交,而他又一向爱扎势,所以平时就更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了。仅而已也就算了,但他连曹操也相当轻谩,经常当众跟领导拍肩头,开领导的玩笑,有时还呼曹操的小名,经常说:“阿瞞呀,要是没有我,你就得不到冀州。”曹操笑笑说:“你说的对。”

许攸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却不怎么样,他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领导的威信。威信靠什么树?靠的就是平时的一点一滴,如果都像他这样没大没小,曹操的威信还怎么立?有人把威信理解为有架子、耍派头,这是相当错误的。刘邦是一个比较随和的皇帝,因为他出身草根,端着架子能走路,不端架子也能走,尤其是在跟他一块打江山的那帮老哥们面前,刘邦更是无拘无束。但是,当他坐在皇帝宝座上往下面打量这些老战友的时候,发现他们还是那么跟他不见外,开会时乱讲话,张口直呼他的小名,走到路上随便勾领导的肩头。

此时,刘邦才发现这些习惯原来是那么让人不爽。所以刘邦后来重用了儒生,当初他拿人家的帽子当尿壶,现在却发现这些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能制定礼仪规范,帮助领导树立权威,这是当了皇帝的刘邦所急需的。许攸跟曹操过去很熟,年轻时经常在一块玩,一张嘴可能呼的就晃“阿瞒”,显得很亲切。但很多年过去了,许攸还是那个许攸,顶多是立了点儿功劳,而曹操已经不是那个阿瞞了,起码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这么叫。

对那些职位甚高,凡人见了都敬畏有加哆哆啰啰喊声首长的人,你敢当众喊他一声“老张”或“老李”,旁边的人必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那一句话,就能代表你的资历,你的地位,你的分量。

然而这通常是不能随便喊的,除非你跟他确实够铁,他也没把你当外人。否则,往轻了说,领导会不悦,往重了说,你就得付出代价。

许攸就付出了代价,而且相当沉重。曹操能容忍敌人,容忍仇人,容忍背叛自己的人,但即使像这样心胸已经够宽阔的人,也有忍不下去的时候。曹操能容忍弥衡,虽然他很狂傲,曹操能容忍仲长统,虽然他说话比较直,但他不能容忍挑战他权威的人。

曹操嘴上说好,“然内嫌之”,有一次许攸从邺县东城门经过,回头对左右的人说:“曹家人要不是我,都进不了这个门。”

有人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曹操把许攸抓起来就给杀了。

许攸具体犯了什么罪?不仅他至死不明白,就是其他人估计也说不大清楚,许攸也就是给领导爱开个玩笑、开起来没大没小而已,这样死了,有些冤枉,也有些窝囊。

曹操用许攸的一颗人头大概表达了自己想说的话:对于有功之臣,一定会给予奖赏,但给不给、什么时候给、给多少,那不是你操心的事。不管你资格多老,不管你功劳多大,不管你本事多牛,平时都得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不能把尾巴翘得那么高。

问题是很少有人为许攸鸣不平,也很少有人拿这件事攻击曹操,不是曹操霸道,而是许攸自己没做好。

许攸是个很傲气的人,说话口气大、脾气臭,不注意团结同事,人际关系很糟糕,在袁绍手下就跟不少人有矛盾,到了曹营估计性格也好不到那里去。

曹操敢杀许攸大概正是看准了他是个群众基础不好、讨人嫌的人,如果许攸劳苦功高又德高望重,曹操即便不喜欢估计也得忍忍了,杀许攸,完全没有这些顾虑。

标签: 三国曹操许攸

更多文章

  • 许攸与曹操:三国历史上试探与反试探的烟幕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操,许攸

    沙场之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对决,比的是武力和谋略。放下武器,转入面对面的和谈,这谈话的内容,当然不是说说天气、谈谈物价,大家的目的,不外是通过一番言谈,摸清对方的底细和动向,争取在下一步的行动中占据主动。同时,为了迷惑对方,又会极力掩饰己方的真实状况,混淆视听、浑水摸鱼。许攸是东汉著名的谋士,他与

  • 许攸为何在袁绍关键的时候投奔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就在袁绍和曹操都在关键的时候,为自己的事业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袁绍的部队开始起了变化。因为袁绍这个人尽管表面上对人彬彬有礼,可是骨子里却非常虚伪。他拒绝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时候一旦倔脾气上来,反而对给他提意见的人来个下马威。这一点和曹操不一样,曹操越到危险的时候,头脑就越清醒。你看,当自己感到困难

  • 许攸是怎么死的?三国谋士许攸为何被许褚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攸,曹操

    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投曹操,并献计帮曹操打败袁绍,但最终也没落个善终,那么历史上许攸是怎么死的呢?许攸(?-204)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

  • 许攸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许攸被杀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许攸,三国,三国人物

    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04年,出生于河南南阳。许攸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后来因官渡之战时家人犯法而被一起抓捕而背弃了袁绍而投奔于曹操,并且为曹操设计了偷袭袁绍的囤粮地点的计策,使得袁绍因此在官渡大败。许攸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许攸是怎么死的。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

  • 曹操为什么杀许攸?曹操为何纵容部下杀许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许攸

    曹操杀许攸的原因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许攸介绍许攸,字子远,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

  • 商均的父亲外公那么出名?为什么自己一点名气也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均,上古

    都说背景雄厚,都不会太差,尧帝是他外公,尧帝三皇五帝之一,功绩累累。舜帝是他老爸,舜帝治理国家也是功勋不低。为何到了第三代,名气没有,功绩也平平。难道是应了——富不过三代么?哈哈,今天介绍下舜帝之子——商均。商均,原名义均,因出生于商(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被封于商,又被称为"商均"。 商均后来成为夏

  • 商均是商氏先祖吗?商氏先祖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均,上古

    有人说商氏是商均之后,事实真的如此吗?商均,是帝舜与女英(帝尧次女、娥皇之妹)所生嫡子,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山西蒲坂,初名义均。舜帝在垂暮之年,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义均继承帝位,而是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夏禹为感恩舜禅位于他,就将义均从山西蒲坂封到有虞氏部落为国君,义均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因当时有

  • 商均:被封于商,又被称为“商均”,后来成为夏代虞国开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均,上古

    商均,原名义均,因出生于商(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被封于商,又被称为“商均”。商均后来成为夏代虞国开国之君。商均墓位于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0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名胜之一。商均的父亲是舜,母亲是娥皇女英,外公是尧,舅舅是丹朱。虞舜二十九年,帝舜封儿子义钧于商,是谓商均

  • 女魃:或名女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魃,上古

    女魃,或名女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据《山海经》描写,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魃助战,魃成功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女魃或与旱魃存在演变关系。历史渊源《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

  • 中国古神话第一个僵尸到底是谁?女魃还是将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僵尸,

    说道僵尸,我们不得不说远古四大古神。也就是女娲、伏羲、昊天和犼,他们分别是盘古的右脑、左脑、天庭和头骨变化而成。而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了女娲变成了大地之母,伏羲变成了人皇,昊天成为了玉皇大帝,而犼呢?变成了僵尸的一部分!造就了僵尸的文化和传说。实际上诸多的传说,僵尸和黄帝时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