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骆秉章为什么被称为“诸葛复生”?晚清名臣骆秉章的一生!

骆秉章为什么被称为“诸葛复生”?晚清名臣骆秉章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3/12/27 8:47:31

骆秉章为什么被称为“诸葛复生”?晚清名臣骆秉章的一生!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在清朝的时候出现了一场非常盛大的运动,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它不止给老板姓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大清带来了惨重的代价,在其中涌现了不少汉族名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其实还有一位被大家遗忘了,他就是骆秉章。

骆秉章(1793-1867)

,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37岁时才改名为秉章,他是洪秀全的一个同乡,是广东花县炭步镇华岭村人,早年是一个到了四十岁,才求取得功名的落魄不第的儒生。

1831年,读了30多年书的骆秉章才考中进士,并在京师做了16年的朝官,他一生中最显赫、最荣耀的职位就是做过道光皇帝的侍讲学士,当时在朝野就有着帝师之尊,因而能蜚声士林,并享有极高的人望,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都对这位先帝之师尊敬而有加。因骆秉章为官时办事清正,不徇私情,故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在骆秉章56岁时,他就被清政府放任为外官,调任湖北按察使和云南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开始,骆秉章擢升为湖南巡抚,开始了他十多年位极人臣的辉煌历史。

作为晚清朝廷重要大员,骆秉章官至一品,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并称“晚清八大名臣”。他大器晚成,为官清正廉明,心怀大爱、大义,举贤荐才,爱民如子。他生逢乱世,一生的荣辱升降,都与镇压太平军的成败息息相关。他去世后,野哭巷祭,民间自发罢市缟素,功德深入民心,堪比诸葛亮韦皋

在晚清八大名臣当中,骆秉章出道最早,就连之后的曾国蕃、左宗棠都曾受他的奖掖、提携;他任职湖南巡抚的十年,正是湘军发展壮大的十年,是当之无愧的湘军龙头老大。另外,骆秉章对阵太平军,也从来没有输过。骆氏为世所知,便是在湖南巡抚任上守长沙一战。作为文官,手下只有临时募集的八千乡勇,靠带头捐款修缮城墙和临机调度有方抵挡太平军八十余天,打死西王萧朝贵,迫使太平军转道武昌。当然,骆氏名震于世的伟业,还是在四川总督任上擒杀威名赫赫的翼王石达开

1863年石达开带着残部四处转战,来到了大渡河,本来也是做了一些准备,强渡大渡河,结果不少士兵葬身河内,很是惋惜,万般无奈之下,石达开与清军和谈,就是放下武器,自己一个人投降,让清军放了下面的几千太平军。结果被骆秉章出尔反尔杀死,石达开被绑赴曹市凌迟处死。将石逆首级用石灰罨,木笼装盛,以备解献京师,传示各省。余贼首级,即枭示四门。”对杀石达开的儿子石定忠亦如此。骆秉章在上奏给清政府的公文中,说石定忠“归入缘坐案内,照例办理”。按清朝法律,像石达开这样的“谋反重犯”,其未满十一岁的儿子须“牢固监禁,至十一岁时,阉割后遣关外披甲人处为奴。”

当然了这也是骆秉章唯一的不足之处,在骆秉章主政湖南、四川期间,骆秉章通过核减漕粮、稳定金融、减轻赋税、鼓励自由贸易等方式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状况。他轻徭薄赋,善待子民,重用人才,兴业除弊,内修政务,外御强敌,指挥若定,力挽狂澜,成为湘军和清廷的中流砥柱。那时候,民有所养,军有所需,官有所长,民间传说“若要川民乐,除非马生角”(“马生角”就是骆字,指骆秉章),同治皇帝评价他“老成硕望、调度有方”。

咸丰十年(1860年),67岁的骆秉章调任四川总督。当时的四川盗匪遍地,纷纷揭竿而起,百姓惨遭蹂躏。骆秉章入川之时,招募楚勇万人。楚军入蜀不到一年时间就平定了四川的匪乱,以此可以看出,骆秉章绝非泛泛之辈。

四川百姓见总督用兵如神,都以为是诸葛复生。四川地大物博,经过连年战乱,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剿灭太平军后,骆秉章着手恢复生产,大力整顿财赋。当时,曾国藩督两江,凡湖广、两粤、闽、浙等省的封疆大吏任用,朝廷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同样,凡滇、黔、陕、甘等省大员的任用朝廷也会征求骆秉章的意见,曾、骆二人被朝廷倚为擎天之柱。

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十七日,骆秉章因病死于任上。成都百姓为之罢市,各家门口都悬白布于门前,哭祭者不计其数。因悼念场面太过盛大,官府怕生出事端,因此加以限制,结果惹怒了百姓,差点闹出一场风波。

直到现在,四川人仍然敬慕骆秉章,将他与诸葛武侯同等。骆秉章死后,朝廷在四川为他建专祠祭祀,四川百姓也称呼为丞相祠堂,据说,即便是三岁孩童入内,也无不跪地叩拜。因此《清史稿》也评价说:“川民感其削平寇乱,出于水火,乃其殁,巷苦罢市,遗爱之深,世与汉诸葛亮,唐韦皋并称”。

标签: 清朝骆秉章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工作期间,为什么差点就被就地正法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宗棠,清朝

    左宗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工作期间,以幕友身份实际掌理湖南全省军政近六年时间,将湖南的各种事务不分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使本来比较贫弱的湖南一变而为“东南保障,天下倚属”,在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左宗

  • 曾国荃在攻破南京后在王府抢劫了什么宝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荃

    关于湘军在攻破天京城之后,得到了什么稀奇宝贝,民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而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也有相关记录。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着士兵进入天王府,迎面就看见天王殿上悬挂着四盏圆形的巨灯,里面有黑色的柱子支撑着,柱子如同小孩手臂那么大,可以想象这灯有多大了。网络配图灯的外面还罩着红纱。曾国荃旁边一位有

  • 湘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曾国荃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庆之战

    曾国荃吉安一战之后,江西战场战事基本结束,湘军收复赣省全境。接下来,战争重心就是安徽了,在湘军与太平军的这场搏命之战中,安徽控制于谁手,对全局影响至关重大。安庆之战咸丰八年以后,太平天国的后起猛将陈玉成就用心经营安徽,尤其是淮水流域,企图以皖北的人力物力支撑天国的大局。为了洪氏江山,如此拼命,不知值

  • 清末重要将领彭玉麟曾三次请诛曾国荃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彭玉麟和曾国荃

    彭玉麟和曾国荃,一个是曾国藩的故交知己,一个是曾国藩的至亲胞弟,两人又分别作为湘军水师和湘军陆师的重要将领,按理说应该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以刚直著称的彭玉麟曾经三次要求诛杀曾国藩其弟曾国荃,给曾国藩团结安定内部带来无尽的烦恼。彭玉麟与曾国荃的交恶,始于曾国荃攻陷安庆以后。那时

  • 爱新觉罗胤礽是什么人 胤礽福晋究竟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帝爱新觉玄烨的第七个儿子,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胤礽从小无母,康熙帝对其甚为宠爱,可以说胤礽从出生就注定会被册封为皇太子。在很多的电视剧作品中,爱新觉罗胤礽总是以懦弱无能的形象出现。其实,在历史上,胤礽却不是这样的形象。很多电视剧作品中的胤礽都是被曲解了的。虽然因为在皇

  • 看清朝灭亡后 爱新觉罗家族是如何“软着陆”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爱新觉罗

    只要我们不带偏见,就能发现:如果没有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决策层的明断和远见,清王朝就不可能从咸丰年那样深度的内忧外患中恢复过来,就不可能驾驭那些文武全才、个个堪为人杰的曾、左、李等能臣,就不可能有“同光中兴”,就不可能在甲午战争后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中继续挺过17年的艰难岁月。爱新觉罗家是幸运的,当自家

  • 愿为贤王的爱新觉罗·福全,为何被康熙皇帝削了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福全

    康熙皇帝和他的二哥福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可以说是“兄友弟恭”的典范,福全非常尊敬这位皇上弟弟,一心当个贤王,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个贤王,可是,有一件事却康熙皇帝对他的二哥大动肝火,福全作为臣子,只能含泪接受,这件事就是乌兰布通战役。乌兰布通战役是第一次征讨葛尔丹的重要战役,由康熙皇帝统筹安排,裕

  • 这位大臣随着爱新觉罗家族走南闯北,孙女还成了康熙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索尼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也有不少名臣,不少为清朝,为历史,为中华做出努力的大臣。比如,索尼。索尼是一个了不起大臣。他出生于1601年,出身名门,是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家族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全族来朝归顺,成了清朝一份子。索尼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他通晓满文及蒙、汉文,会文会武,可谓是文武双全。后

  • 爱新觉罗·弘晳:被康熙遗命封亲王,却被乾隆幽禁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弘晳,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弘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曾有这样一段,康熙晚年在雍亲王府邸遇到皇孙弘历,一见如故,于是便将其接到宫中抚养,此事也多次被后来登上帝位的乾隆提起,以此来证明自己深受祖父康熙的喜爱。然而,康熙最喜爱的皇孙却并非弘历(乾隆),而是

  • 爱新觉罗·胤礻我:出身仅次于胤礽,受打压反而最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胤礻我 ,清朝

    康熙帝一生有皇子35人,其中活到成年的有24人,虽说都贵为天子之后,但由于他们的生母出身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除了长幼之分外,还受生母的影响,有尊卑之分。那么除了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太子胤礽外,谁的出身最为尊贵呢?首先,还是有必要看看胤礽之所以尊贵的原因。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是康熙帝的原配,论出身她是四大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