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抗倭将领邓子龙与李舜臣有着怎样的关系

揭秘:抗倭将领邓子龙与李舜臣有着怎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4/1/29 18:52:01

邓子龙,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邓子龙武俱全,不仅于抗击倭寇上立下赫赫战功,还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等,书房匾额上自题的“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文学修养。

公元1558年,邓子龙中武举,江西强盗肆虐,他在讨平贼兵中积累下的战功,让他升任广东把总。

万历年间,邓子龙随大帅张元勋先后讨平了山贼、巨盗赖元爵、陈金莺、罗绍清等,战争中他生擒贼首,因此功升任铜鼓石守备,随后又被提拔代理都指挥佥事,掌管浙江都司。

1576年到1577年,奉命与大銮起义军作战,歼灭起义军,又立战功。

随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83年,任永昌卫参将,后治理有功,升副总兵。

万历二十年,受人诬陷,罢官回归故里。

万历二十六年在对倭作战中被重新用,援朝抗倭。随后在露梁海战中率200名勇士跃上朝鲜战船,与日军拼搏,壮烈牺牲,享年68岁。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神宗追赠邓子龙为都督佥事,他的后代也因此得以在朝为官,朝鲜人民为感念邓子龙的功绩,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来纪念他。

邓子龙与李舜臣两人皆是著名的抗倭将领,两人的关系就是在一场著名的海战露梁海战中联手抗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二人分别是明朝和朝鲜国的最高将领。最后战争虽然胜利,但二人都英勇牺牲了。朝鲜使臣来到北京,求见明朝皇帝,告知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都城汉城已经失守,朝鲜国李昖逃到鸭绿江畔的义州,请求明朝出兵支援。明朝接受了朝鲜的求助,派军渡过鸭绿江援助朝鲜。

其中露梁海战是,联手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极其重要的一场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的海域,中朝水师和日本水师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这就是后世著名的露梁海战。正是这场战役给予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为朝鲜后世的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但是他的狂妄和野心,使他并不仅仅满足于征服日本,他决定对朝鲜发动战争,希望以朝鲜为踏石,进而征服中国。万历二十年,发动对朝战争,随后连连获取胜利,在朝鲜明朝请求援助后,明军加入战争。二十一年,明朝两国联军连克平壤。开城,最后收复汉城。

二十五年,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在日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名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李舜臣获悉日援军的情报后,立刻作战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

中朝联军由此与日本水师在露梁进行海战,在作战中,邓子龙所领军士被日本援军包围,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拼死作战后,慨然赴死。《明史·邓子龙传》:“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

李舜臣也在追击日军中,因为敌我混战,最后中弹牺牲。

邓子龙和李舜臣都是著名的抗倭将领,为两国和平作出重大贡献,值得两国人民敬重感念。

标签: 邓子龙李舜臣明朝

更多文章

  • 邓子龙真救过努尔哈赤吗?邓子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子龙,努尔哈赤,明朝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江西丰城人,是明朝著名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邓子龙文武俱全,在明朝抗击倭寇上作出重要贡献,死后被明神宗朱翊钧追赠邓子龙为都督佥事。那么这位抗倭英雄是怎么死的呢?说到邓子龙的死,就不得不提中朝两国的一场著名的海战—露梁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后向朝鲜发动战争

  • 周幽王的妃子 揭秘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褒姒

    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西周的第十二代君王,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典故,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能让作为一国之君的周幽王甘愿如此呢?褒姒(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据称夏朝末年有两条龙来到王宫,自称“褒之二君”,通过占卜得“藏之吉”,后来龙离去前遗留的口水唾液装在木匣子里收

  • 褒姒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褒姒,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平日看惯了群妃的奴颜媚骨软壳态。对于这样一个冷艳无匹的妙龄女子,周幽王感到格外新鲜,不但没有怒从心头起,反而涌起怜香惜玉之意。周幽王乐呵呵地走回宝座,正了正朝服,道:“褒姒,我封你为妃,你以后就和孤王享福,别回褒国了。今晚就进内宫好好持服侍孤王。呵呵。”褒姒听周幽王此言,知道自己已入虎穴狼穴,

  • 褒姒:强大的西周帝国的覆灭原因在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覆灭,褒姒

    中国男人最爱把祸乱国家的历史罪责往女人身上推,于是,“红颜祸水”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男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中国男人更爱祭起这一法宝,让女人们来为自己顶罪,男人们则拍一拍屁股,摇身一变就成了历史的功臣或是指点未来祸福的预言家。据说商朝是妲己祸乱灭亡的;周朝的天下是因褒姒的一次微笑而丢掉的;

  • 周文王姬昌之后:魏王魏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文王,姬昌,魏豹

    魏豹,本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先祖以封地魏为姓,建都安邑,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浚仪)。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决黄河灌大梁虏魏王假以后,魏豹从其兄宁陵君魏咎,隐迹为庶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在安徽宿县起义后,魏豹从其兄魏咎往投,陈胜着魏氏兄弟偕同故魏将领周市率兵3000,拔

  • 周文王姬昌简介 创易经伐商殷,历史上一位名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文王,周朝皇帝

    周文王姬昌简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于西岐(今宝鸡市岐山县)。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

  •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0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沿用“受命”年。周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周文王在位50年,做了许多灭商的准备,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

  • 周武王姬发简介 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周朝皇帝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人物简介西周世祖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

  • 周昭王姬瑕三次攻楚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昭王

    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

  • 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 周穆王姬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穆王,周朝皇帝

    周穆王姬满,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姬瑕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 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