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子龙是谁?抗倭名将邓子龙生平简介

邓子龙是谁?抗倭名将邓子龙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4/1/16 0:58:06

邓子龙(1528年—1598年,一说1531年—1598年),江西丰城(今江西丰城新庄镇邓家村)人,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明朝名将、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

邓子龙先于福建、广东沿海抗倭,由小校升至把总。后又参与镇压江西、广东等地的农民起义军。万历年间,又平定了金道侣起义和五开卫兵变。万历十一年(1585年)于攀枝花痛击缅甸军队,升任副总兵,后因偏袒军卒导致军卒叛变而被夺职。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邓子龙参加万历朝鲜战争,于露梁海战中殉国。

邓子龙善书法、好吟咏,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等,他还自题“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在书房匾额上,足见文武双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邓子龙是江西丰城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武举,后江西有强盗肆虐,抢劫樟树镇,邓子龙应官府征召,讨平贼兵。此后累积战功,升任广东把总。

万历年间,邓子龙跟随大帅张元勋先后讨平了山贼、巨盗赖元爵、陈金莺、罗绍清等,其中贼首黄高晖逃跑被邓子龙从深山中生擒,因此,邓子龙又升任铜鼓石守备,随后又被提拔代理都指挥佥事,掌管浙江都司。结果有好事者声称要剥夺他的官职,万历皇帝认为邓子龙罪行较轻,正好麻阳民金道侣等结伙作乱,于是让邓子龙前去征讨,子龙不负众望,将其击破并解散金道侣团伙,接着五开卫士兵胡若卢等人率众叛乱被邓子龙以“声东击西”之计策消灭。

万历四年(1576年)夏,邓子龙奉江西巡抚潘季驯、兵巡金事周恩敬命,会同八地军队,取兵进五路、步步为营的战争策略,将李大銮起义军压缩至黄岗山地区;当义军需要供给之时,邓子龙又密令数十骑,假扮商人,混入义军老营,实行中间开花,迫使义军转移,然后歼击。

万历五年(1577年)11月,在邓子龙的指挥下历时三年多的李大銮起义被平定,李大銮、杨青山战死。

抗击缅甸

万历十一年(1585年)二月,缅甸木邦部落侵犯云南,万历皇帝派邓子龙驻兵永昌。时缅甸首领莽应里勾结湾甸土知州景宗真兄弟四处劫掠,攻打姚关。邓子龙率领军队于攀枝花和缅甸军队激烈战斗,成功击退缅甸军队,此后趁胜追击,直捣敌巢,活捉缅甸军一众首脑,因此升任副总兵。随后邓子龙又协助高国春击败进犯猛密的缅甸人,使得边境蛮人归附明朝。

兵变剥职

在缅甸入侵后,永昌、腾冲二地开始招兵,但新兵多是流氓地痞,以这些新兵组成腾冲营和姚安营,由同样抗缅有功的刘綎统领腾冲营,邓子龙则管辖姚安营。

结果邓子龙、刘綎互相不服,两营发生暴力冲突,万历皇帝因二将皆有功而视之不见。后来刘綎被罢免,腾冲营新首领刘天俸又被抓捕,于是邓子龙兼管两营。但邓子龙偏袒自己老部下姚安营,苦的累的腾冲营做,吃饭时姚安营是腾冲营的两倍,结果姚安营养成骄奢的习惯,因索要军饷不成而造反,叛军毕竟是职业军人,一路直打省城,一路烧杀抢掠,最后由巡抚萧彦调土汉兵夹击之方才平定。不过邓子龙却因此被剥职入狱。

邓子龙入狱期间,猛广土官思仁跟他的嫂子甘线姑通奸,想娶她做妻子,没有成功,后来思仁跟他的同伙丙测一起叛逃缅甸,多次引导缅甸进犯内地。

戴罪立功

万历十八年(1590年),邓子龙被审讯时,孟养贼思箇叛乱,巡抚吴定让邓子龙戴罪立功受到万历皇帝的允许。随后邓子龙在吴定的统领下大败普应春、霸生叛军,以此为战功官复原职。然而不久之后邓子龙又被弹劾罢官回家。

万历二十年(1591年),思仁领导缅甸军队进攻孟养、蛮莫,邓子龙亲自率军击退了军队。

万历二十二年(1593年),邓子龙建元戎第,日以诗书自娱。

抗倭殉国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丙辰,兵部上书让邓子龙任副总兵、统帅水军出征朝鲜,经明神宗同意后,邓子龙跟随陈璘东征。时李舜臣、李如松等人已将日军击溃,日军准备渡海逃回日本,邓子龙跟随朝鲜名将李舜臣率水军千余人在釜山海面上迎击日军,这就是著名的露梁海战。

战斗中,邓子龙精忠耿耿,虽已年过七十,仍领二百人向日军冲锋,想夺得首功,杀敌无数。然而别的船将火器误投到了邓子龙的船中,因船起火,日军趁机反扑,邓子龙力战而亡,前来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殉难。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明神宗对东征朝鲜的将士论功行赏,赠邓子龙都督佥事,有一子因此为官,朝鲜还修建庙宇纪念他。

朝鲜正祖后来发现《明史》之中的庙祀朝鲜朝鲜并没有执行,于是下令将邓子龙的牌位立于康津诞报庙中,与陈璘等将一体祭祀。

人物成就

击缅甸

邓子龙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在云南边境指挥了多次御缅战斗。万历十一年(1583年),邓子龙痛击侵入的缅甸木邦部落,在攀枝花大战中活捉杀死景宗真、罕虔,活捉景宗材,随后趁胜追击,用钱收买蒲人后知晓小道,从而直捣敌巢,上半夜,活捉招罕、招色、罕老以及同党一百三十多人,斩首五百多级。万历十八年和万历二十年缅甸军队先后入侵孟养和蛮莫都被邓子龙击退。

邓子龙在边境屡次击败缅甸人,使得先前依附缅甸的蛮人都投靠了大明王朝。 [4] 使缅甸侵略者不敢越边境一步,为巩固边疆、建设国防作出了重要贡献

破贼兵

邓子龙的主要战绩除了抗击缅甸那就是讨平贼兵,邓子龙起家便是靠讨平江西强盗,随后更是以罗绍清、赖元爵等大盗为踏脚石当上了把总。

万历十八年(1590),邓子龙被允许戴罪立功,跟随巡抚吴定出讨贼兵,邓子龙统帅右路,游击杨威统帅左路军,大败强盗,斩首一千二百级,招降六千六百人。万历皇帝为此还专门到郊庙告谢。邓子龙在一生中屡次击破贼兵,为大明王朝边境治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轶事典故

再造大清

相传清朝皇室在堂子东南建上神殿,南边修了座寺庙祭祀邓子龙,因为邓子龙曾经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所以建庙祭祀。

《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则《迎祭邓将军》,写的是顺治帝出东直门迎邓将军神位于大内供奉,顺治帝对如此大张旗鼓迎奉一位前朝将领感到大惑不解,便问手下大臣谁知道这个邓将军是何许人也。一位近臣说,这位邓将军,就是万历年间援朝殉难的副将邓子龙。

触舟沉香

万历戊戌,副总兵邓子龙领兵征倭,渡鸭绿江,有一物触舟,捞起来看,发现是一段沉香木,把完了许久,邓子龙说:“真像一个人的头颅。"从此对它非常爱护。邓子龙做梦时,香木和邓子龙的头经常合二为一。后来邓子龙战死,其尸体没了头,于是用这檀木作其头,十分逼真。

建立县城

万历十九年(1591年),邓子龙奉命移师云南玉溪,镇压了丁苴、白改二寨起事,创建鸣鼓营,并在此奏请设立一个新县城,取名“新平县”。

标签: 邓子龙李如松李舜臣

更多文章

  • 揭秘:抗倭将领邓子龙与李舜臣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邓子龙,李舜臣,明朝

    邓子龙,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邓子龙文武俱全,不仅于抗击倭寇上立下赫赫战功,还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等,书房匾额上自题的“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文学修养。公元1558年,邓子龙中武举,江西强盗肆虐,他在讨平

  • 邓子龙真救过努尔哈赤吗?邓子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子龙,努尔哈赤,明朝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江西丰城人,是明朝著名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邓子龙文武俱全,在明朝抗击倭寇上作出重要贡献,死后被明神宗朱翊钧追赠邓子龙为都督佥事。那么这位抗倭英雄是怎么死的呢?说到邓子龙的死,就不得不提中朝两国的一场著名的海战—露梁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后向朝鲜发动战争

  • 周幽王的妃子 揭秘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褒姒

    周幽王的妃子:周幽王,西周的第十二代君王,想必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典故,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能让作为一国之君的周幽王甘愿如此呢?褒姒(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据称夏朝末年有两条龙来到王宫,自称“褒之二君”,通过占卜得“藏之吉”,后来龙离去前遗留的口水唾液装在木匣子里收

  • 褒姒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褒姒,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平日看惯了群妃的奴颜媚骨软壳态。对于这样一个冷艳无匹的妙龄女子,周幽王感到格外新鲜,不但没有怒从心头起,反而涌起怜香惜玉之意。周幽王乐呵呵地走回宝座,正了正朝服,道:“褒姒,我封你为妃,你以后就和孤王享福,别回褒国了。今晚就进内宫好好持服侍孤王。呵呵。”褒姒听周幽王此言,知道自己已入虎穴狼穴,

  • 褒姒:强大的西周帝国的覆灭原因在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覆灭,褒姒

    中国男人最爱把祸乱国家的历史罪责往女人身上推,于是,“红颜祸水”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男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中国男人更爱祭起这一法宝,让女人们来为自己顶罪,男人们则拍一拍屁股,摇身一变就成了历史的功臣或是指点未来祸福的预言家。据说商朝是妲己祸乱灭亡的;周朝的天下是因褒姒的一次微笑而丢掉的;

  • 周文王姬昌之后:魏王魏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文王,姬昌,魏豹

    魏豹,本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先祖以封地魏为姓,建都安邑,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浚仪)。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决黄河灌大梁虏魏王假以后,魏豹从其兄宁陵君魏咎,隐迹为庶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在安徽宿县起义后,魏豹从其兄魏咎往投,陈胜着魏氏兄弟偕同故魏将领周市率兵3000,拔

  • 周文王姬昌简介 创易经伐商殷,历史上一位名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文王,周朝皇帝

    周文王姬昌简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于西岐(今宝鸡市岐山县)。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

  •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0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沿用“受命”年。周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周文王在位50年,做了许多灭商的准备,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

  • 周武王姬发简介 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武王,周朝皇帝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人物简介西周世祖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

  • 周昭王姬瑕三次攻楚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昭王

    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