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4/1/28 21:10:45

对于清王朝来说,袁世凯的存在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袁世凯手握重权,掌管新军,在朝中结交庆亲王奕勖,又有一些列强作他的强硬后台。事实证明,对于清朝的灭亡,袁世凯的逼宫是致命的一击。载沣察觉袁世凯的野心时,袁世凯已经羽翼丰满,载沣对此十分忧虑,他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相传,载沣胞兄光绪帝留有“杀袁除恨”遗旨,隆裕曾面谕载沣杀袁为先帝报仇。载沣手中握有谕旨,又有王公相助,急欲除袁。载沣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密商此事,但张之洞力劝载沣说:“现今刚遭国丧,不宜杀戮旧臣。”张之洞提醒载沣,袁世凯旧部遍布于各镇新军之中,轻言杀袁,会引起军队混乱。

出于维稳的考虑,载沣放弃了杀袁的念头,以“现患足疾,步行维艰”为由,将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但此时的袁世凯已有渐移国祚之,罢免他对形势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反而是放虎归山,留下后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很快就占领了武昌。第二天,起义军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并宣告湖北省独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时,全国共有18个省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面对这一严峻的局势,清廷满朝文武中竟找不出一位能领兵打仗的。北洋新军虽军力强大,却是袁世凯一手创建起来的,完全不听载沣这个摄政王的调令。庆亲王奕劻等人趁机向载沣保举袁世凯,而袁世凯此时正在河南老家,归隐养病。

为形势所逼,载沣只好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请他出来收拾残局。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并不为之所动,反而向清廷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陷入政治困境中的载沣只得接受袁世凯的筹码,解散皇族内阁,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让给了袁世凯。至此,载沣彻底交出了自己的权力,“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他回到王府时,面对全家人的哭泣,神情淡然地告诉嫡福晋瓜尔佳氏说:“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自幼身披光环的皇族子弟载沣,彻底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此后,他每日与书为伴,舞文弄墨,绝口不谈政治。

出身皇族的载沣被推着登上摄政王的权位,为此背负了很多骂名。但是,鲜有人知道,这位被斥为窝囊废、书呆子的庸碌王爷,却赢得过孙中山的肯定。1912年9月,孙中山曾经拜访载沣,慰勉他和平交权。孙中山深知,载沣在戊戌政变中就看透了袁世凯,心中早已有除掉袁贼的念头,只是因局势演变复杂,掣肘限制太多,力难从心。次日,载沣回访孙中山,获赠题字照片,并表示:“我拥护民国,大势所趋,感谢民国政府对我们的照顾。”载沣的话并非客套,而是他真真正正地放下了权势,心安理得地过起安逸平和的生活。

事实证明,载沣并非庸碌之辈,他的政治眼光具有超人的判断力。1915年,袁世凯复辟,载沣说了两字评语“胡闹”。83天后,袁世凯一命呜呼。当天,载沣洒酒祭奠二哥光绪皇帝,说:“天地公道,人心公道,袁贼逆天,已遭报应。”1917年,“张勋复辟”,载沣表现得极不热诚,很多人登门拜访,劝说他复出重掌大权,但他从头至尾都未参与,又是两字评语“胡闹”。果不其然,复辟丑剧只维持了12天。后来,溥仪在日本人的哄骗下潜往东北,载沣认为“凶多吉少”,持反对态度。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溥仪曾多次请载沣带全家搬去,均被载沣拒绝。日方人也屡次来游说载沣迁往长春,妄图借他的威望加强日本统治东北的合法性。深明大义的载沣不为所动,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径,在日寇强大的压力下照旧过着朴素的归隐生活。此事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以及具有的政治胆识和魄力。

可以说,载沣的一生,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与支配欲,相比之下,他更注重生活。他很推崇白居易的一篇诗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放下权势和负担之后,载沣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后半生无病无痛。1951年,他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魏家胡同29号。

1960年1月26日,在全国政协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成员时,周恩来在谈话中提到载沣,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到了民国以后,贵族和遗老中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复辟大清王朝的活动,但载沣却始终没有积极参与。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从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清王朝一共经历了296年,其间,数位儿皇帝登基,但摄政王只出现过两位,一位是开国时期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逊帝溥仪的摄政王,同时也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冥冥之中似有定数,这两位恰好是清朝的一始一终。尽管扮演着丢失政权的不光彩的历史角色,载沣,这位统治中国三年的摄政王,还是坦然走下帝国权力的巅峰,“回家抱孩子”,过起了平常生活。此后,他还坚决抵御了多次复出掌权的诱惑,甘心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曾为统治者的爱新觉罗家族,最后平安地实现“软着陆”,在下台后没有被赶尽杀绝,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绝对是个奇迹。究其原因,这应当得益于载沣在掌权期间形成的宽容的政治气氛。反之,如果当年清王朝不顺应潮流,坚持暴力血腥镇压民众的正义诉求,那么,等待这类统治者的必然是悲惨的下场。回想当年,26岁的汪精卫刺杀26岁的摄政王载沣失败被俘后,世人都以为汪精卫必死,载沣却出人意料地予以释放,此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表现出了难得的自我控制和宽容。

标签: 清朝爱新觉罗

更多文章

  • 胤禟怎么读 爱新觉罗·胤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爱新觉罗·胤禟,清朝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康熙四十八年(1799年)三月,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胤禟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 并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胤禟十分热爱外国文

  • 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不夺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康熙,雍正

    在康雍朝萧墙内那纷繁复杂的政斗漩涡中,有这么一位让女人们为之倾倒,男人们也要为他叫一声“好”的皇子,在父亲康熙眼里他志虑忠纯、嫉恶如仇,在皇兄雍正眼里他公忠体国、才干卓著,在世人眼里他文武双全、侠肝义胆。他便是粉丝众多的拼命十三郎,满清王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的 和硕怡 亲王胤祥。爱新觉罗·胤祥,康雍

  • 努尔哈赤姓氏:清朝奠基者不姓爱新觉罗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天

  •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安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皇帝的宝座上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宏图伟志的皇帝,一生当中做出了非常多的政绩,堪称是雄才大略,开启了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局面。爱新觉罗玄烨画像爱新觉罗

  • 爱新觉罗弘瞻的身世之谜:弘曕是谁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弘曕

    爱新觉罗弘曕去世时正值盛年,只有33岁,不免惋惜。世人对他,称颂过,也唾弃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弘瞻的身世之谜。弘曕从小过继给了果郡王,乾隆皇帝对这个弟弟是十分喜爱的,当乾隆看到小时候的弘瞻不懂礼数,就请当时著名的诗人沈德潜作为弘瞻的老师,名师出高徒,弘瞻因此非常的博学,也非常的喜欢并善于诗词歌

  • 大清皇帝姓氏成谜 竟可能不姓爱新觉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清皇帝

    提到大清王朝皇帝姓氏,大家会脱口而出,肯定是姓爱新觉罗啊。其实不然,因为满洲初期没有文字,没能留下文字资料。因此,大清皇帝一族可能不姓爱新觉罗,有专家学者认为,可能是姓佟,或者姓崔!网络配图第一种猜测:爱新觉罗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文献记

  • 揭秘爱新觉罗氏家族惩罚皇帝的那些家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家法

    爱新觉罗氏的家规,使道光以下诸帝死后无碑。清室奉行的诸多规矩,迥异于前朝。你说它是族规也可以,说它是家法也可以,都带有鲜明的特色。清朝皇陵,最后的王朝自咸丰始,清朝的皇帝彻底丧失了猎手的血性和尚武的精神。既不能御敌于马上,救民于水火,又不擅长料理财政、工商、科技等诸多内务,导致中国在世界之林的名次每

  • 爱新觉罗奕纬道光长子为什么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爱新觉罗奕纬

    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嘉庆十三年戊辰四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和妃那拉氏卿衔成文之女。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十二日未时卒,谥“隐志”,终年二十四岁。咸丰即位后,追封多罗郡王。意外降世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的生母是和妃。和妃出身卑贱,是道光帝

  • 爱新觉罗·永琪竟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永琪

    五阿哥永琪一部《还珠格格》让我们认识了爱新觉罗·永琪,在真正的历史中,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爱新觉罗·永琪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愉贵妃是珂里叶特氏,是乾隆皇帝的宠妃。永琪生于乾隆六年二月初七丑时,小时候就勤勉好学,他多才多艺,不但精通满蒙两语,亦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尤其精于

  •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爱新觉罗载勋,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爱新觉罗载勋

    爱新觉罗载勋爱新觉罗载勋是清朝时期的一位王爷,也就是庄亲王,出生于1854年1月24日,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他是义和团运动的祸首之一,也直接影响到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但是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那么爱新觉罗载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爱新觉罗载勋在公元1900年参加了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想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