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爱新觉罗载勋,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爱新觉罗载勋,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24 更新时间:2024/2/2 11:32:13

爱新觉罗载勋

爱新觉罗载勋是清朝时期的一位爷,也就是庄亲王,出生于1854年1月24日,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他是义和团运动的祸首之一,也直接影响到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但是在历史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那么爱新觉罗载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爱新觉罗载勋在公元1900年参加了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想要让光绪皇帝退位。最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并不想支持义和团运动,因为在她看来洋人是不好惹的,但是当八国的军队想要进攻北京城的时候她就不这么想了,她认为这是洋人想让她将权力让给光绪帝,所以她就积极支持爱新觉罗载勋的做法,想要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将洋人驱逐出去。就这样,爱新觉罗载勋将自己的庄王府作为义和团在北京活动的总指挥所,并且组织成员在街道上大肆抓捕洋人。造成了当时北京城内人心惶惶的局面,爱新觉罗·载勋深知慈禧太后顾忌的是什么,于是就联合其它的王爷想要将光绪皇帝杀死,但是被慈禧太后制止了。八国联军即将攻入皇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因为害怕带着光绪皇帝和载勋等人逃走了。在逃跑的路上,八国联军要求交出义和团运动时的指挥人,并且给予处罚。慈禧太后迫于无奈,只好革除了载勋的职位,并且剥夺了他的封号。但是这依旧不能让八国满意,慈禧太后只好下令杀死载勋,载勋在知道消息的时候就自尽了。

爱新觉罗载勋下场可以说是凄苦的,说到底他也只是慈禧太后手中权利的牺牲品而已。

载勋与慈禧太后的关系

爱新觉罗·载勋,出生于1854年1月24日,满族人。慈禧太后是清朝时期太后,他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就是未来的同治帝,慈禧太后把持着清朝的大权多年。那么载勋与慈禧太后的关系是什么呢?

根据爱新觉罗的家谱来看,载勋属于载字辈的,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子辈的。爱新觉罗·载勋在他的父亲离世之后就被封为了庄亲王,传言载勋曾经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当时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北京城里面捉捕洋人。最开始慈禧太后很是不愿意载勋参加的,但是八国联军想要入侵中国,慈禧太后以为八国联军是想让他将国家政权交还到光绪帝的手中,于是就积极支持载勋的做法,载勋的住所就作为攻打洋人的总指挥所,后来被八国联军炮轰之后毁掉了。载勋知道慈禧太后很是忌惮光绪皇帝,于是就想杀死他,但是最终被慈禧太后给制止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就带领着载勋还有皇帝逃走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八国联军因为清朝的抵抗很是生气,就要求交出当时的头目。慈禧太后最开始的时候想要保全爱新觉罗·载勋,于是就革除了他的爵位,将他赐为平民,并没有杀害他。只是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平息八国的怒气,慈禧太后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将他赐死。公元1901年2月21日,载勋自杀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载勋与慈禧太后的关系想必很明了了,载勋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也是慈禧太后手中的工具,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载勋自尽

爱新觉罗·载勋,也就是和硕庄亲王,出生于1854年1月24日,是清朝末年时期的一个大臣,也是义和团事变的祸首之一,对《辛丑条约》的签订有一定的影响,于1901年载勋自尽,作为王亲贵胄,载勋为什么要自尽呢?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爱新觉罗·载勋是义和团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当时义和团的成员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大肆抓捕洋人,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生命安全。慈禧太后很是忌惮洋人,所以并不支持爱新觉罗·载勋的做法。之后不久,八国联军想要入侵中国,在慈禧太后看来这是他们威胁她,想要让她将国家的权利还给光绪皇帝,于是很是惶恐,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支持载勋攻打洋人。当时她将军权基本上都放在了“载”字辈的人手中,同时想要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将洋人驱逐出中国。但是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被洋人攻破了皇城。八国联军即将侵入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带着载勋等人一起逃走了。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发现国家领导人都已经逃走了,而且义和团运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就想要找到爱新觉罗·载勋,来出一口气。慈禧太后终于明白了八国联军的意图,在她看来只要不交出政权,一切都是好商量的。于是就下令将载勋革职查办,并且撤除了他的封号。八国知道消息之后很是不满意,慈禧太后只好下令将他赐死,这才平息了八国的怒气。爱新觉罗·载勋在接到相关的指令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说就自尽了。

这就是载勋自尽的全部过程,可以说他是弱小国家的悲哀,是慈禧太后维护权利的牺牲品。

标签: 爱新觉罗载勋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载涛:真正的爱新觉罗氏,也是最有骨气的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爱新觉罗·载涛,清朝

    或许在今天,“爱新觉罗氏”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并不是所有的“爱新觉罗”后裔都有着令人非议的缺点,就比如“溥仪”的七叔,爱新觉罗·载涛就是一位毫无争议的皇族后裔;说起这位“爱新觉罗·载涛”的一生也称得上是跌宕起伏,既经历了繁花似锦,也遇到了国破家亡。可是“爱新觉罗·载涛”却一直恪守着自己的选择,

  • 爱新觉罗·载振的身份如何?隐藏在深宅大院中的奢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爱新觉罗·载振,清朝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五大道中众多小楼中的一座,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原英租界剑桥道)55号的庆王府、走进晚清皇族宗室载振的家。其实重庆道55号的第一任主人并不是载振,当然起初的名字也不叫庆王府。它的第一任主人也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小德张。小德张的原名叫张云亭,字祥斋,以清内宫惯例排字,列“兰”字,而

  • 爱新觉罗·载振媳妇没娶好,尚书做不了,为什么还丢了部长的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爱新觉罗·载振,清朝

    话说清朝末年,戏剧十分发达,涌现了一大批如杨翠喜、小凤仙之类的优秀女文艺工作者。既然是文艺工作者,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也是应有之义。如享誉京津的杨翠喜,当时就连李叔同这样的才子都甘愿拜在其石榴裙下。李叔同之友姜丹书即在《弘一法师小传》中说:李叔同年少时,曾将“一腔牢骚忧愤,尽寄托于风情潇洒间,亦曾走马

  • 清世宗雍正第六子:爱新觉罗·弘瞻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爱新觉罗·弘瞻,清朝

    爱新觉罗·弘曕,清世宗雍正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袭果亲王。乾隆二十八年,革爵,降贝勒。乾隆三十年三月,复封郡王。旋薨。弘瞻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廿六,生母是刘谦妃。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是乾隆皇帝把他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弘瞻袭封果亲王。弘瞻有较高文化素养,“雅好

  • 乾隆帝六子:爱新觉罗·永瑢的简介及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爱新觉罗·永瑢,清朝

    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第六子,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乾隆五十五年,去世,时年四十八,谥号为庄。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

  • 爱新觉罗·溥儁:心比天高却难登帝位的大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爱新觉罗·溥儁,清朝

    对心比天高却难登帝位---最后一位大阿哥爱新觉罗·溥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光绪帝为富国强兵发动戊戌变法,但同年九月即被慈禧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百日维新也宣布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之后,慈禧太后下令断绝皇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并与徐桐

  • 爱新觉罗·溥儁差点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的晚年生活怎么如此落魄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爱新觉罗·溥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此人差点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晚年却寄人篱下生活落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皇帝突然驾崩。慈禧太后指定由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仪继承帝位,是为宣统皇帝。不过,在溥仪之前,清朝还有个皇帝候选人,而且差点就替换掉了光绪

  • 关于李秀成之死:曾国藩为什么决定在南京杀害李秀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曾国藩

    1864年7月19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督湘军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第二天清晨,忠王李秀成带一千多人,护着幼天王从太平门冲出。这一着确是高招,一百年后,毛泽东登上太平门,盛赞李秀成这种胆识和智慧。网络配图出城后,李秀成让幼天王等先走,自己断后。由于李秀成出城时把自己惯骑的

  • 探秘:李秀成率军意外攻进杭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是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今天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网络配图说起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位杰出的青年军事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砥柱。在天京事变发生,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背景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苦苦支撑天国危局。李秀成被封为忠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军事

  • 李秀成被杀前为何要向死敌曾国藩献强兵之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秀成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包括1856年大破清军江北和江南大营;1858年,再破江北大营;1858年三河大捷,全歼湘军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