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澹台灭明斩杀蛟龙是什么故事?为何会被孔子小看?

澹台灭明斩杀蛟龙是什么故事?为何会被孔子小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1 更新时间:2024/1/19 10:37:10

澹台灭明为何会被孔子小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后来更是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还被推崇认可,据说他门下弟子三千,出了七十二贤人,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将他的思想理念传播推广出去,一代又一代,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但俗话常说人无完人,这位伟大的人物也有看走眼,事后“真香”的时候,这位被看走眼的学生是谁?他又是怎么让孔子转变态度的呢?

这位学生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是日后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他出生在鲁国武城,和孔子喜爱的学生子游是好朋友,有次孔子询问子游在武城做长官时有没有发现什么人才,子游就推荐了澹台灭明,他对老师孔子说:“有位叫做澹台灭明的人,他做事始终不忘初心,总是为别人着想,他不在乎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候的利益损失,因此总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没有什么公事他不会特意来拜访我,也从不因为我的身份讨好我。”

孔子听到这人品行如此端正,非常欣赏,子游就将澹台灭明引见给了孔子。孔子是抱有很大热情的,但没想到刚见到澹台灭明本人,孔子就被浇了一盆冷水,原因无他,实在是澹台灭明相貌实在是过于丑陋。虽然以貌取人不对,但在当时,外形是否优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相貌端正、身姿挺拔,那么这个人就会被众人认为是如其外表一般端正。如果相貌扭曲、身形猥琐,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大家认为和外形一样的猥琐。所以孔子在看到澹台灭明时大吃一惊,这和他想象中的端正君子完全不符。

但澹台灭明是来拜师的,而且除了外貌其他能力都不错,孔子自己的教育理念中也有有教无类这一条,所以就算心中有些纠结,孔子还是正式收了澹台灭明为徒。澹台灭明虽然外形不佳,但别的方面确实十分优秀,拜了孔子为师后潜心学习,学习完毕后就积极投身于实践当中,将所学传授下去,造福百姓,在为人处事方面光明正大,不会将心思又在什么旁门左道上,对于有权有势的人也是毫不谄媚,坚持自己的操守。

澹台灭明在后来还去往了南方的楚国,在楚国他更是积极弘扬儒家学说,创立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管理制度,他门下弟子三百,成为当地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而澹台灭明也是当地有名的君子,他不止影响了所在的楚国,诸侯各国都盛传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后十分欣慰,同时也不由感叹:“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这位贤人的才干受到众人称赞,他重义轻财的品德甚至被神化,在唐代《括地志》中就有一段关于澹台灭明斩杀蛟龙的故事。说是有天,澹台灭明身上带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河边要乘船过河,一开始风平浪静,小舟行至河心时河水突然翻滚起来,两条蛟龙从河水中跃出,想要击沉小舟,杀死澹台灭明夺取他身上的宝珠。澹台灭明勃然大怒,高声说道:“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之后拔剑跳入水中,和两条蛟龙在一番激烈的争斗中成功取胜,杀死了两条蛟龙。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吝惜钱财,他坚决地将价值连城的宝珠扔入河中。这种高尚的品德为他的家乡鲁国所推崇,数千年来鲁人一直有种

“宁让钱,不让言”的坚持。

澹台灭明死后,他的弟子将他安葬于武城故里。他虽身死,对于他的纪念却一直没有停过,后人争相为他立墓,现存的澹台灭明墓就有三处,分别在今天的今山东省平邑县、河南省通许县

和江西省南昌市。儒家传人将他供奉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西庑内从祀孔子。从明天四年(1624),主祀曾参和子游的费县关阳司建二贤祠,在清乾隆三年(1766),将澹台灭明改为主祀。

澹台灭明虽然先天条件不佳,相貌丑陋,但他的才干超出常人,在这样优秀的能力面前,外貌上的劣势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虽然外形条件有时确实十分重要,改变起来也实在不容易,但这都是次要的,在真正的高强本领面前,所谓外貌都是只是加分项罢了。真正的强者始终是用实力说话,就像澹台灭明,他不止让孔子佩服,还让几千年来的人们心服口服。

标签: 澹台灭明春秋

更多文章

  •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闵子骞,闵子骞的品质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录《论语》、司马迁《史记》以及宋代《闵子单衣记》中均有记载。孔门弟子画册闵子骞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当属“单衣顺母”。闵子的孝行被元人和明人编入《二十四孝图》,名

  • 闵子骞是否做过费宰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闵子骞,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为孔子七十二名贤弟子之一。闵子骞为人孝顺,且性格正直,当时的鲁国当权者季氏请他做费宰,被他推辞,不过在孔子的劝说下还是赴任了。所以,“闵子骞做过费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闵损像据《论语·雍也》记载,鲁国贵族季氏当权,听闻闵子骞的贤名,就想请闵子骞做自己的封地费邑的长官

  • 闵子骞的老师是谁?关于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闵子骞,孔子,颜回

    闵子骞,春秋鲁国人,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孝子,不但其老师孔子对他赞誉有加,后世皇帝也对他屡屡加以追封。不过,这样一位千古大孝子,他的名字却有点“深奥”。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事

  • 古人奇特的饮食嗜好:阖闾通过烤鱼刺杀吴王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王阖闾,刺杀,饮食,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中国是饮食大国。一经形成文化,饮食就不仅仅果腹充饥了。所谓“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语),强烈满足私欲,贪图文化享受,于是,暴殄天物的饕餮辈出。毋容忽视,有的为着追求口爽,饮食嗜好千奇百怪,也就不失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姬昌尽管贵为商末周族的首领,却

  • 吴王僚吴王阖闾什么关系 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王僚,吴王阖闾,阖闾,专诸刺王僚

    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吴王僚就是吴国的君主,在吴王僚死后,吴王阖闾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吴国国君。在古代王位的传承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同门之中相互传承,不过最常见的都是父子相传,那么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是父子关系吗?吴王僚和吴王阖闾什么关系?要理清吴王僚和吴王阖闾的关系那就要从吴王寿梦那一代说起,吴王寿梦

  • 专诸刺王僚的故事:专诸刺杀吴王僚为财还是为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专诸,吴王僚,春秋战国

    伍子胥对公子光说:“现在正是用专诸的时候到了,让专诸去刺杀吴王僚,公子,你有什么合适的兵器没有?”公子光说:“有。当年越国的铸剑大师欧治子,造了五把宝剑,越王允常将其中的湛卢、胜邪、鱼肠这三把进贡于我国,鱼肠剑被先君赏赐给了我,此剑砍铁如泥,从未试过,这几日竟连夜发光,难道是神物饿了,想饱食王僚之血

  • 孔子弟子宰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是如孔子所说“朽木不可雕也”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宰予,孔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历史人物并不怎么伟大,但是却因为某些需要而被“捧得”很伟大,也有一些历史人物其实很优秀,但却阴错阳差和一些不好听的名词画上了等号。而作为孔子弟子之一的宰予,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一提起宰予,就让人想起宰予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又骂到:以言取人,失

  • 宰予: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宰予,孔子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

  • 孔子与宰予是什么关系 孔子如何评价宰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与宰予是,孔子如何评价宰予

    众所周知,宰予是孔子的学生,而他和孔子的关系也是所有孔门学子之中比较奇特的,为什么说奇特呢?这里小编就跟大家讲讲孔子和宰予之间的种种趣事。纵观孔子的一生,很少有对自己的学生破口大骂的,而宰予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当年宰予大白天的睡觉,被孔子知道了就说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其实放到现在是很正

  • 颛孙师究竟是不是七十二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颛孙师

    颛孙师是哪国人作为孔子弟子,颛孙师名列七十二贤之列。那么究竟颛孙师是哪国人呢?颛孙师自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开始出现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在那个时期社会经济急剧变化,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并且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古老的中华文明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那个时期,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