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帝蚩尤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为了争夺什么?

黄帝蚩尤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为了争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1/7 11:09:59

黄帝蚩尤之战为了争夺什么?黄帝攻打炎帝、攻打蚩尤,可是他又是以什么理由,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战争呢?

有系昆之山,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山海经·大荒北经》

这段故事说的是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台,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灵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女魃。蚩尤制造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水,而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黄帝就降下名叫女魃的天女助战,雨被止住,于是杀死蚩尤。

女魃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没有一点雨水。叔均将此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女魃安置在赤水的北面。叔均便做了田神。女魃常常逃亡, 而民间就会出现旱情,要想驱逐她,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还要事先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渠。

那么女魃又是什么人呢?

相传女魃是不长一根头发的秃头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这里原来说的是一个秃头女神的故事,这个秃头女神很是古怪,她是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女战神,却又不明原因地遭到了黄帝的放逐,想来这个女秃头心里一定是非常郁闷……那么这件事,到底是隐喻着什么样的历史史实呢?

这样分析起来,我们就发现了一桩为之错愕的怪事,看起来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刺激——事实上,这场权力争逐战,远比神话传说更要刺激。事情似乎是这个样子的,蚩尤是黄帝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至少蚩尤的竞选班子比黄帝阵营更强势,更受到民众的支持,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黄帝铁定会在这一轮大选中出局,被淘汰,如果历史就是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现在就不能自称为炎黄子孙了,应该说自己是蚩炎子孙。

然而黄帝他老人家不甘心于自己在大选中落后的现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老人家琢磨来琢磨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黄帝找来了当时社会上最有名气的女交际花魃女士,请魃女士现场指证候选人蚩尤沸沸扬扬,倒霉的帝王候选人蚩尤再也解释不清楚,这种事,越描越黑,越解释民众就越信以为真。

就这样蚩尤一跃而成为了八卦新闻的主角,与魃女士一起成为了新闻热点人物,而黄帝却趁此机会狂捞选票,一跃成为了得票最多的竞选者,最终成为了我们世世代代念叨不已的老祖宗。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蚩尤算是出局了,但是魃女士却渴望能够在内阁中获得一个席位,黄帝却又如何能够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于是黄帝继续抹黑魃女士,最终导致了魃女士一出门就是满街的砖头欢迎,无奈之下,魃女士只好逃避到最偏僻的地方,躲了起来。

再此后,魃女士为了糊口,不得不和数量众多的男性同胞搞好两性关系,最终从政界赫赫有名的交际花沦落到了站街女的地步,说起来她不过是一个牺牲品而已,但害人害己,这种悲惨的下场也怪不得别人。

《山海经》中,不只是充满了史前的政界逸闻,帝王家族的花边新闻也不在少数,同样的,这些风花雪月经过了民间的再加工创作,只怕是当事人看了,也已经无法分辨出真相来了。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山海经·海内经》

这个故事说的是黄帝的政敌之一炎帝,炎帝的孙子叫伯陵,伯陵与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妇怀孕三年,这才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最初发明了箭靶,鼓、延二人发明了钟,作了乐曲和音律。

看起来炎帝的后人不太有什么出息,婚外情、偷情,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而且这情一偷就是三年……可是这个古怪的故事,其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这个故事披露的是黄帝他老人家的政治手腕,说老实话,谁要是和黄帝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恰好是黄帝的竞选对手的话,那就活该他倒霉了。

故事中说,黄帝对于那些敢于问鼎权力,与他同台竞争的政治候选人,向来讲究一个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绝对不跟你客气。而且黄帝用来打击竞选对手的技术方法也非常简单,一般来说,黄帝会选择竞选对手中最强势的,然后找一个无权无勇但脑子有问题的平民百姓,给这家伙一点好处,让他登高一呼,出面控诉黄帝要打击的竞选对手骚扰过他的妻子……有时候这一招也不是太管用,有的候选人人品正直而清白,在遇到这种明显的诽谤事件的时候,人家的恋人就会公开站出来澄清谣言,替自己的情人作证。遇到这样的事情,黄帝就会转移攻击目标,选择竞选对手的妻子或恋人,进行诽谤,这一招往往会有必杀之效,让竞选对手从此陷入焦头烂额的自我辩护之中,无暇他顾,于是黄帝这厮就顺利获得了多数选票,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大选。

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失势的竞选对手终于明白了黄帝的手法,当他们知道幕后人就是已经称帝的黄帝之时,往往难以抑制心头的怒火,就击鼓撞钟,大声呼冤,将自己的遭遇倾诉出来。

然而,等到了当事人鸣冤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太晚,结果就是事情被描述成不利于当事人的样子,也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山海经》中所涉及的诸神,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族谱关系复杂,而且这些古神血统鲜明,只是研究专家失职,始终没有将这些神的血统关系整理出来一个眉目,这就导致了众多的神子神孙湮没于漫长的历史尘埃之中。不要说外国人不知道,就连许多中国人自己,都没听说过这些神子神孙的姓名。

比如说火神祝融,此神的家族血统关系就是一笔糊涂账,即使我们手中有了《山海经》,整理起火神家族的血统关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山,始作乐风。

——《山海经·大荒西经》

这里说的是,在大荒西边,有一个北狄之国。这个国家的来历,是黄帝生了始均,始均又生下了北狄,由北狄建立起来的国家。还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榣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

这一段故事说的是两件事,前一件是北狄之国的来历,后一件是火神祝融家的族谱。

这段故事说得非常简单,说的是统治者们,也不是生而就坏的,他们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的,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但是拯救来拯救去,统治者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变化,不太喜欢公正严明地处理政务了,终于变得野蛮、残忍、霸道了起来。这个变化的过程,基本上来说是一个规律,只要统治者没有被关在笼子里,可以为所欲为,最终的结果,绝不会有例外。

所以呢,世人与其寄望于黄河水清,圣人出世,圣人和清官从天上掉下来替老百姓主持正义,莫不如依靠自己,依靠健全的法制,替自己厘定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生存环境。

再来看火神祝融的家谱,说的到底是什么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火神祝融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神,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这个人喜欢发火,而且有资格、有权力发火而已。

那么,什么样子的人才有资格发火呢?

故事中说,你要想发脾气,那么你至少得是一位领导,如果你只不过是一个不明真相的群众,那就没有发火的资格了。但即使是领导,发火也是有一个规律的,大凡一个人,不是一当上领导就发脾气的,从领导到发脾气,有一个严谨的过程。

过程一:一个人当上领导之后,首先是性格变得强硬、固执,不喜欢别人反对自己,只接受群众的拥护,只是拥护还不够,还要热烈拥护。总之,专权独断,固执己见,是领导性格变化的第一步。

过程二:等大家已经习惯了领导的固执,认为领导就应该固执,如果不像驴那样的固执,那还叫什么领导?到了这一步,领导又要挑战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了,只是固执已经没什么意思了,领导开始变得孩子般地任性。

比如大唐时代的武则天,寒冬腊月的,她却吵着闹着要赏花,你跟她说冬季里不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她就大吵大闹不依……总之,大凡领导固执腻歪了之后,总是要搞点跟规律顶牛的事,这个就叫任性。

过程三:既然是任性,跟规律顶牛,那难免会让群众为难,虽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这些英雄本事再大,也无法改变客观规律的。这时候领导就要发脾气了,不要问领导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领导做了什么……比如说大唐武则天一发火,就把牡丹花给流放到洛阳去了,连植物都要管一管,可见领导的火气有多么的大。

过程四:等到大家都习惯了领导跟规律顶牛的脾气,认识到了天威难测的时候,群众就会油然而生出伴君如伴虎的感慨,在领导面前害怕得大气也不敢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时候领导者就会特别地心花怒放,生杀予夺的味道,真是爽啊。

但绝大多数领导,都不是逮人就杀的杀人狂,领导们都喜欢下属在自己面前心怀恐惧,认为自己已经死定了。但偏偏在这个时候,领导却又突然变得和颜悦色、温柔体贴起来,你越是认为领导该批评你了,领导偏偏要表扬你,就是不让你摸清楚领导心里的想法,这样领导才能够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这么说起来,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火呢?

答案是在固执与任性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正常情形之下,人的自制力完全能够克制心里的无名之火,但一旦固执又任性,那就难免要大发雷霆了。

最后这个规律,不只是领导,对群众来说也是适用的。

标签: 蚩尤黄帝上古人物

更多文章

  • 蚩尤简介 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蚩尤,上古,上古人物

    导读:蚩尤:中华始祖之一。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

  • 始祖黄帝讨伐蚩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蚩尤,故事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

  • 战神蚩尤是个怎样的人物?蚩尤与炎帝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蚩尤传说,黄帝战蚩尤

    导读:战神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4600多年

  • 神话故事之颛顼争位 上古五帝之颛顼的出生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颛顼,神话故事

    颛顼的传说:颛顼(zhuān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裔(《山海经》、《国语·楚语》有此说),居帝丘(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五帝(黄帝、帝喾、唐尧、虞舜、颛顼)之一,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国语·楚语》里说颛顼继少昊之后主政。《左传》昭

  • 神话故事之颛顼继帝位 五帝之一颛顼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话,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之颛顼继帝位:黄帝晚年,以仙人广成子、容成公为师,用顺其自然的方法,使三界大治;功成名就,遂生退隐之心。他派遣夫役开采首山铜矿,在荆山下铸造宝鼎。宝鼎铸成的那天,天外飞来一条巨龙,垂下龙髯相迎。黄帝将主宰神的宝座传给了他认为很能干的曾孙帝颛顼,自己乘龙飞往九重天外,随他同行的朝中大臣、后宫夫

  • 高王爷颛顼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颛顼,故事

    颛顼,“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颛顼帝本姓姬,号高阳氏,是轩辕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的母亲女枢因感“瑶光”而在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生下他,在穷桑长大,他幼年曾去叔父的“少昊之国”游玩,10岁时就帮

  • 鲧怎么读?大禹的父亲鲧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鲧,大禹

    鲧怎么读?鯀拼音:gǔn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 古人名,他是夏禹的父亲。鲧是怎么死的? 鲧(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是鲧曾的曾孙、鲧祖的孙子、鲧父的儿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

  • 大禹之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禹,上古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

  • 鲧禹父子治水之谜: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禹,大禹治水

    我国最早的史书的记载,鲧奉命治水,用水来土掩的办法,结果失败被杀。禹继父职治水,结果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获成功。但有人提出,鲧真的是因治水失败而死的吗?大禹治理了整个黄河流域吗?在四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频繁地暴发洪水,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较大的灾难。当时的情况是洪水浩荡,汪洋一片。《

  • 夸父是谁?夸父是什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夸父,上古

    夸父是谁:夸父,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人物,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