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时候,曹操手下没人了吗?

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时候,曹操手下没人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65 更新时间:2024/3/8 2:46:09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飞据水断桥发生在长坂坡之战,在《三国志·张飞传》记载: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区,以后难以攻伐。于是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先行追击刘备,自己率领主力随后赶到。曹纯率领精锐骑兵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出其不意,大破刘备军,俘获甚重,刘备无奈只得丢下妻儿和跟随的士卒百姓,在张飞、赵云等的保护下,带领核心势力逃走。

退到过当阳桥后,张飞率领二十余骑断后,就发生了上面一幕,张飞骑马立于桥头,豹头环眼,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丈八蛇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一人敢前进,刘备势力集团才因此得免于难。

许褚夏侯惇张辽为何不出战呢

因为没有传送,无法瞬间传送到曹纯帐营,他们都不在,想打也没办法啊。追击刘备军的是曹操的虎豹骑,这支军队的主将是曹纯,而不论许褚、夏侯惇,还是张辽都不属于这支军队,自然没有随军追击,所以都还在后方,没有投入战斗中,自然无法出战张飞。

许褚和夏侯惇,这时候应该都跟随曹操,还在后方的主力大军中。许褚自从典韦死后,接任曹操护卫统领的工作,这项工作整个曹操时代都是许褚在担任,直接来说就是曹操在哪,许褚就在哪,历史记载也是这样的,所以这会许褚还在后方保护曹操了,即使是到了战场前线,曹操不带兵冲锋,他赤膊上阵的可能性也不大。

而夏侯惇呢,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历史上并无夏侯惇在这段时间的记载,从夏侯惇曾多次被任命留守后方,也多次随曹操出征的经历来看,随后的赤壁之战也没有过多提到夏侯惇,所以夏侯惇留守许都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也不排除随曹操出战的可能,即使这样,他也是督领一军跟随在曹操身边,所以他也是无法出阵挑战张飞的。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从这句《三国志-张辽传》中的记载来看,在曹操南征荆州时,刘琮投降后,曹操派遣张辽屯兵在长社,巩固在荆州的统治,并且收编荆州的兵马,为征伐孙权做准备。所以这时候,张辽远在荆州的后方,都不在曹操追击的主力中,他去挑战张飞更没有道理了,即使曹操大军到了,他也到不了啊!

张飞用兵得当,曹纯无法出战

关于张飞“据水断桥”,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张飞立于桥头,阻断了桥上的道路,另一种说法是张飞毁掉了当阳桥,站立在河边威慑曹军,使曹军不敢渡河作战。

我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张飞是收容残兵,回来断后的,他不一定有时间对桥梁破坏,也就二十来人,破坏当阳桥更加疲惫士卒了,不利于后面的作战。第二个原因是,在古代有多次依据唯一的桥梁,造成交通的唯一性,利用地势阻击敌人的战例,而一旦毁坏桥梁,就造成了战场的不可控性,敌方从哪里都能渡河了,反倒不利于防守了,这就是利用人性的懒惰性来进行作战。所以张飞是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善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战术来进行。而等曹纯撤退后,可以从容拆毁桥梁,曹军再次追击的时候,可以迟滞他们的速度。

同时,张飞让部下在马后面拉着树枝,造成后方有大队人马的假象,给了曹纯错误的判断。同时自己立于桥头,曹纯要过桥,就需要正面面对张飞,当时天下早有传言“关羽、张飞皆万人敌”,曹纯感觉自己过去有点送死的可能,因为桥面就那么宽,又无法一拥而上击杀曹操,尴尬得要死,最后只能选择退军了。

局势复杂,曹军对战可能性低

长坂坡之战虽然刘备溃败,但是更多的原因是队伍庞大,行动迟缓,无法调度引起的,刘备抛弃十万百姓后,身边都是核心的精锐力量了,曹纯再追下去可能就要面临惨重的损失了,即使曹操大军赶到,在这种情况下,穷追猛打的可能性也不高。

第一个原因,渡河作战,攻守之势易也,张飞军队据水而守,他的目标只是迟滞曹军,只要曹军开始渡河,必然难以收尾相顾,出现混乱,张飞半渡而击,不能说获胜,但一定有所斩获,这时刘备已经走远,轻骑逃走,曹操也没有办法,所以对曹军来说,已经失去了战机,撤退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论曹纯还是曹操,都是如此。

第二个原因,战局尚不明朗,渡河追击容易遭遇伏兵,刘备为了避免被全歼,派关羽走水陆,但是曹军不知道啊,交战始终不见关羽,那么关羽是不是在前面埋伏呢,这种认识始终在迷惑曹操,历史上,曹操率领大军汇合曹纯,攻占江陵后,继续追击刘备,因为担心刘备伏兵又退了回去。而且长坂坡之战,曹纯获得了大量的战俘,如果渡河作战受阻,这些战俘会不会反戈一击呢,这样曹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他不敢更不能渡河作战。

最后,曹操派曹纯袭击刘备的主要目的是江陵城,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要执行,刘备还有一军没有出现在战场,如果沉迷于和张飞交战,江陵怎么办,被刘备占领就得不偿失了,如果能全歼刘备固然是好,但是江陵更重要,要不也不会派出虎豹骑,所以曹纯选择后退而不和张飞硬碰硬。从各方面来看,在当阳桥和张飞硬碰硬不是最好的选择,有可能成为最差的,所以不论是曹纯,还是曹操亲领大军,都可能选择暂时退兵的,当然如果张飞是一个冲击就能击败的小兵,那硬战没问题,显然张飞不是,所以,退兵是最合适的!

标签: 张飞三国

更多文章

  • 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对曹操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宛城之战,曹操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

  • 刘备在曹操身边安插了卧底,刘放到底是谁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放,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放,字子弃,他是刘建的儿子西乡侯刘容的后代,而刘建是刘旦之子,刘旦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三子,这样算来刘放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后裔,甚至比刘备的血脉还要纯,因为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汉室后裔,到底是不是也没人说得清楚。刘放是涿郡人,东汉末

  • 曹操子嗣众多,且不少都很有才华,最后都如何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昂

    乱世三国中的曹操,绝对是当时的第一枭雄,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更有一颗爱才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虽然没有一统三国,但也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账下文臣武将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另外,在造人的能力上,曹操也相当的强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不少都非常有才华,至少比刘备的儿子阿斗高出不止

  • 曹操和刘备两人到底谁的出生更加“地位好环境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操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虽然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还搞到了“刘皇叔”的头衔,但他几乎是草根起家。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帝,还被封为费亭侯,家世显赫,不是编草席起家的刘备能比的。从一开始,曹操不论是出身、兵马,还是地盘,都远超于刘备,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其中有一段时间,颠沛流

  • 司马懿曾多次出妙计帮助曹操获胜,为何还是不被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懿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为曹操出了很多妙计,让曹操可以屡次获胜,也可以躲避劫难,因此人们一致认为其实司马懿在曹操心中应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也应该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可是曹操后来却和司马懿反目成仇,这让世人感到非常的不解。而很多人都认为,其实两人之所以会反目,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司马

  • 为曹操出“挟天子”计策的董昭,为何常常被人忽略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董昭

    因为董昭,曹操才终有机会实现“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格局,这给曹操称霸提供了极大的政治资本。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和郭嘉张郃一样,董昭也曾效命于袁绍,袁绍任命他为参军事之职。当袁绍和公孙瓒大战于界桥的时候,袁绍兵少,巨鹿太守打算投奔公孙瓒。袁绍得到消息后

  • 赵云能七进七出,真的是曹操想收为己用没动杀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赵云

    在三国时,赵云和吕布都曾经身陷曹操重围,赵云单枪匹马突围了,而武力公认第一的吕布却冲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呢?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赵云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将军,有勇有谋,忠肝义胆,深得刘备信任,而吕布是三国时期公认武力第一的猛将,他们都曾经被曹操大军包围,赵云背着阿斗尚且杀出重围,为什么武力更

  •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不死的话,曹操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郭嘉

    对于郭嘉的死,曹操很伤心,他对众文武说,平定北方以后,他欲把后事托于年轻的郭嘉。可惜,天妒英才,郭嘉水土不服,年纪轻轻38岁就死了。可见,曹操对郭嘉的重视和信任。郭嘉,生于170年,逝世于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

  • 曹操的谋士和汉室的忠臣,荀彧到底倾向于哪个身份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荀彧

    荀彧字文若,生于汉恒帝延熹七年(163年)。他虽然很早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可是受到第二次党锢之祸的牵连,直到27岁那年,才被颖川太守阴修举为孝廉,担任了守宫令。荀彧对汉室忠心耿耿,也很愿意做朝廷命官,但他却无法容忍董卓的倒行逆施,因此他很快请求外放,做了亢父县县令,随后又辞官回了老家。初平二年(19

  • 曹操的性格和能力在今天看来属于什么类型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曹操

    前两天在网上看帖子,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狠狠抨击了曹操的残暴和无情,这我就看不过去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既然能成为英雄(如果大家非要说是枭雄我也没脾气),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曹操对任用人才的过人之处。就算不是三国迷,赤壁之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