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承欲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果便宜了曹操遭灭门

董承欲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果便宜了曹操遭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16 23:02:49

汉献帝到洛阳后,将护驾有功的四人都封了大官:董承为卫将军,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当时张杨、杨奉驻扎在京城外围,而董承和韩暹则留在了皇帝身边。

此时没有了外敌,这群野心家的本来面目也就暴露无遗了。

首先发生矛盾的就是董承和韩暹。史书记载:当时董承和韩暹为了争夺领导权而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结果董承实力不如韩暹,眼看要落败。

这时董承做出了一个影响巨大的决定:召兖州曹操入京勤王!

《后汉书》:(韩)暹矜功盗睢,干乱政事,董承患之,潜召兖州牧曹操。

当时曹操在兖州已经击败“百万黄巾”,威震山东,董承召曹操进京有两个目的:第一,他认为曹操组织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是汉室忠臣,应该可靠;第二,他是想借助曹操的力量除掉韩暹,其中这一条才是主要目的。

曹操原本就希望“挟天子”,如今又有董承做内应,可谓天赐良机。

遂火速前去“勤王。”

曹操的到来确实威慑了群雄,杨奉、韩暹看曹操势大,便灰溜溜的离开了汉献帝,逃走了。

董承作为勾引曹操的“大功臣”,自然成了“胜利者。”

只不过,这个“胜利者”没有料到,曹操远比韩暹之辈难对付。

曹操以洛阳难以恢复为理由,将皇帝安置在了许昌,进行控制。史书称当时的情形是:“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

客观的说,在初期,曹操对董承还是很不错的。

董承被封为“卫尉”(九卿之一,掌管宫门禁卫,是仅次于三公的高官),而曹操甚至允许董承“开府。”

我们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开府”:开府,是汉代一项高规格待遇,是指高官被允许在自己府中选拔官署,署理政务。有这个资格的人基本都可以做一代权臣。

三国历史上有资格开府的人屈指可数,他们包括:曹操、诸葛亮、蒋琬司马懿李傕以及孙吴的个别宗师重臣等。

为什么只有极个别的“权臣”才有资格开府呢?因为开府就意味着能公开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团,这对上级领导以及皇帝而言是极度危险的。司马懿能够篡魏,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曾开府,组建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团队。

如今董承“开府”,这是一项难得殊荣和信任。

董承能够获得“开府”的待遇,自然是经过曹操同意的。

但是,董承此人绝非安分守己的人,他的野心始终未死。

本来嘛,将皇帝从长安带出来的是他,后来在洛阳坚守下来的还是他,可是最后曹操却“摘了桃子”,他心中难免不平。

于是,董承便暗中勾结党羽,准备发动政变,除掉曹操,重新获得汉献帝的控制权。

他找的同谋都是谁呢?

分别是: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王子服、吴子兰,以及“汉室宗亲”刘备。

董承找这几个人密谋除掉曹操,是否真如《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是为了“复兴汉室”呢?

恰恰相反。

我们来看看董承的真实目的,下面是他和同谋王子服对话的史料记录:

《献帝起居注》记载:(董)承谓(王子)服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傕数万人,但足下与我同不耳!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 《献帝起居注》记载:(董)承谓(王子)服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傕数万人,但足下与我同不耳!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

郭多就是郭汜,子楚就是秦庄襄王。董承与王子服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他说:“郭汜几百人曾击败过李傕几万人,就你愿不愿意与我同心,过去吕不韦获得秦庄襄王子楚,因此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今天咱俩就能办到。”

吕不韦是战国著名的商人、政治家,他因为将美女献给秦庄襄王而得以进入秦国高层,后拜秦相,封魏文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甚至有传说,秦始皇都是他的儿子。

董承对王子服说这个事情,意思还不清楚吗?

他根本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复兴汉室”,他最真实的目的就是“要做吕不韦”,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汉献帝衣带诏”事件呢?

我想引用近代的历史学巨匠吕思勉大师的一句话,就足以说明真相了

“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他叫曹操进京,也不过是想借曹操的力量,排除异己罢了,哪里会真和曹操一心。所以后来,又有奉到什么衣带诏,说献帝叫他诛灭曹操之说?从董卓拥立之后,到曹操进京之前,这一班拥兵乱政的人的行径,献帝还领教得不足么?就是要除曹操,如何会付托董承呢?这话怕靠不住罢。”

董承要发动政变除掉曹操,无非是想取而代之,绝非为汉室着想。

当然,众所周知,这个阴谋后来败露。

曹操发觉后,遂将董承以及他的党羽全部诛杀,董承家被灭门。

我们现在来看,曹操下手如此狠毒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乾隆作诗四万首比不上曹操三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曹操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帝王写的诗不怎麽样,也是中国一绝。在中国,凡帝王,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字的,不会写字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觉之后,都想在诗词或者艺文上,表现一下自己。莎士比亚生逢两代君主,伊丽莎白和詹姆士,这两位都是戏剧的行家,但他们从不亲自操刀,只是让莎士比亚

  • 曹操为何把关羽和甘糜两位嫂子关一座房子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关羽,糜夫人,

    关羽降曹后,曹操为了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故意只给关羽和甘糜二夫人一座房子,想让关羽给刘备带绿帽子。要说这做小兄弟的就是亏。《三国演义》中,老大刘备有四个老婆,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个个都有出镜的机会。老二关羽还行,小说第73回借诸葛瑾之口说出关羽是有老婆的。老三张飞的老婆书中提都没提-—

  • 曹操的倚天剑能够和武神赵子龙手中的青釭剑起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赵云,青釭剑,倚天剑

    近期,古侠剧《武神赵子龙》正在湖南卫视热播,该剧的主角正是被刘备评价为浑身都是胆的赵云赵子龙将军,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对于子龙将军单骑救阿斗的故事应该不会陌生,而就在这场战斗中,赵云将军抢得了原本是曹操佩剑的青釭剑。据说此宝剑削铁如泥,十分锋利,在小说中,赵云挥舞此剑在曹军阵中所向披靡也从侧面印证出此剑

  • 破马超挫关羽!曹魏被曹操称赞古今罕见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曹操,三国

    常言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征战不休,一批叱咤风云的名将脱颖而出,登上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战争传奇。在众多名将中有一位,他作战勇猛,渭水破马超,襄樊挫关羽,甚至连连曹操都称赞他是古今罕见的绝世猛将,此外他治军严整,曹操称其有周亚夫之风。他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

  • 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秘密:内部问题让其操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揭秘:奸雄曹操为方便儿子当皇帝玩了一个阴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都并非那各时代的人,不可能去一睹他的风采,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历史留下遗迹中,找到一丝丝痕迹,把曹操的真实面目找出来。毫无疑问,曹操平定北方、发展屯田、恢复中原经济这些功绩是无法抹去的,但是也不能对这些过分的夸耀这些,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 刘备为何难笑到最后:刘备无法超越曹操的致命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假如把三国比做三个公司,那么这三个公司的老总: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到谁家去上班呢?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

  • 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倒是没有错,看三国后台的发展就知道了,但问题来了,有人要把曹操和刘备拿来对比,看看谁的魅力大,谁是真正英雄——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

  • 揭秘:一代奸雄曹操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孙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孙权在同刘备合解之后,也赶紧班师,集中10万人企图吃掉合肥守军。曹操对此早有防备,在出征张鲁前,曹操派护军薛

  • 三国史上三次救曹操的三国第一保镖为何被人忽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典韦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想起的可能是吕布,也有可能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然而有一个人两次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曹操,还有一次赤手空拳独自一人死战数十枪又救下了曹操。这算什么样的猛将呢。他就是典韦,三国最合格的第一保镖。典韦在加入曹操营之前,只是张藐手下的一个武士,没什么事迹流传,只是后来他自述杀了人,出逃在外。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