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秘密:内部问题让其操心

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秘密:内部问题让其操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2/13 8:24:46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权摇摆不定。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来看,他颇有已视江东为囊中之物的自大。

但实际上他在收服荆州之后马上攻打江东,已是因冒进而失策。贾诩也劝他:“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而曹操之所以不听而冒进,一是他以孙权为孺子,低估了江东的决心和能力。未料孙权野心不比袁绍等人小,鲁肃曾当众对孙权说:“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孙权大笑,可见他早不讳言自己的称帝野心,又怎会轻易投降。刘琮之降承自刘表的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而孙家父子兄弟都是极力开拓、野心勃勃之人,曹操未免想得太简单。

二是他低估了刘备。刘备与他交手多年,向来被动,以走为上。但建安十三年的刘备已今非昔比,诸葛亮不仅能说服孙权抗曹,还能与之订立平等的外交联盟。后一点尤为重要,保证了刘备不像过去那样只能成为地方军阀的附庸,而拥有了争夺自己地盘的资格。刘备本已到穷途末路,却突然反败为胜,占据荆襄,联合孙权,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如果没有刘备的参与和定盟,曹操只面对孙权一个强敌,赤壁即便失败,后或可再度找到机会取胜,然而当三股力量彼此牵扯互相制约时,要打破平衡就殊为不易。如建安二十年本来孙刘两家就快为了荆州大打出手,张鲁一投降曹操,两家马上划分了势力范围,掉转枪口。刘备回师蜀中,而孙权以十万兵进攻合肥。曹操后来专门赠送名贵的鸡舌香五斤给诸葛亮,“以表微意”。这时候想到来挖墙角,显然已经晚了。谁让他当年煮酒论英雄时没除去刘备,留下后患无穷。

赤壁之战后,曹操损失的数十万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锐青州兵)一时难以恢复,而马超韩遂甚至趁机占领了潼关以西,他对北方的统治已经出现危机,亟需修补,无暇他顾,只能坐视刘备蚕食荆州挥师益州。此后他的战争性质已从扩张的统一之战转变为对战略要地的争夺,三家拉锯战开始形成。

与刘备的汉中之战,则是另一个转折点。张鲁投降本是一个极有利的契机,曹操可以选择继续挥师入蜀,如司马懿所建议,刘备初得益州,根基不稳,曹操若借得汉中之势图西川,对方“势必瓦解”。而曹操答之以名言“既得陇,复望蜀乎”。曹操当然有其考虑,可能是受了赤壁时长线作战的教训,也不再寄希望于敌人自动瓦解。何况当时刘备已从荆州赶回,孙权也有可能犯境。年过六旬的他选择保险的做法,想凭借中原的富足徐图。孰料四年后汉中反为刘备攻占,失去汉中的第二年曹操即死去。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揭秘:奸雄曹操为方便儿子当皇帝玩了一个阴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都并非那各时代的人,不可能去一睹他的风采,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历史留下遗迹中,找到一丝丝痕迹,把曹操的真实面目找出来。毫无疑问,曹操平定北方、发展屯田、恢复中原经济这些功绩是无法抹去的,但是也不能对这些过分的夸耀这些,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 刘备为何难笑到最后:刘备无法超越曹操的致命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假如把三国比做三个公司,那么这三个公司的老总: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到谁家去上班呢?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

  • 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倒是没有错,看三国后台的发展就知道了,但问题来了,有人要把曹操和刘备拿来对比,看看谁的魅力大,谁是真正英雄——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

  • 揭秘:一代奸雄曹操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孙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孙权在同刘备合解之后,也赶紧班师,集中10万人企图吃掉合肥守军。曹操对此早有防备,在出征张鲁前,曹操派护军薛

  • 三国史上三次救曹操的三国第一保镖为何被人忽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典韦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想起的可能是吕布,也有可能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然而有一个人两次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曹操,还有一次赤手空拳独自一人死战数十枪又救下了曹操。这算什么样的猛将呢。他就是典韦,三国最合格的第一保镖。典韦在加入曹操营之前,只是张藐手下的一个武士,没什么事迹流传,只是后来他自述杀了人,出逃在外。夏侯

  • 揭秘:曹操手下一位传奇将军16岁就当中郎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李典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父

  • 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三国志》就能发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谋士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都为曹操立下过大功,至于谁是第一谋士,各有争议。通过《三国志》,就能对比发现。荀彧荀彧属于丞相之才,他眼光长远,智谋偏于战略。荀彧思维精深,看问题很透彻。比如他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认为“

  • 解密:曹操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为何要借酒消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曹操,三国,

    曹植是个有才华的人,三国志里说他: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倩人?”时鄴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可见最初曹操是把他当成太子来培养的。不过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可

  • 诸葛亮哄周瑜跟曹操抢老婆 幕后黑手竟是罗贯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周瑜,曹操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对中国网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却毁了曹操的一世英名。少有人知的是它的幕后黑手是罗贯中,而不是诸葛亮。《铜雀台赋》中有“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一句,被演义作者篡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并被诸葛亮巧妙地加以利用,曹植的铜雀台赋中的“乔”作

  • 述志令看真实的曹操:不是圣人却有圣人的追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圣人

    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五十六岁,起兵作战已二十余年,“挟天子而令诸侯”已十五年,做丞相已三年,赤壁大败已三年,“天下三分”局面此时已形成,统一梦想更加渺茫。朝野政敌攻击他为汉贼,内部拥汉派亦心存狐疑,还有很多人巴望他赶快称帝。曹操整理他此时此地心事,创作了此人此生最长“公文”《述志令》(又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