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历史解密:曹操到底如何跟马超结下血海深仇?

三国历史解密:曹操到底如何跟马超结下血海深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9 更新时间:2024/3/12 16:38:58

历史上有“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的故事,而马超与曹操更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一对死对头,不过曾在曹营中效力过并有建功的马超,到底是如何与曹操结下这血海深仇的?

初显身手

袁绍死后,袁尚继续跟曹操对峙。袁尚一边联络关中的马腾,一边派遣郭援、高干援助在平阳作乱的匈奴单于,扰乱曹操西面。当时镇守长安的钟繇临危不乱,派张既去游说马腾,终于让马腾倒向曹操这一边,派遣马超率领一万名步骑支援钟繇。这是史册中马超第一次崭露身手。

这一场战役中,即使敌方箭如雨下,即使马超自己都中箭了,他仍然奋不顾身的亲自率军冲杀,终于大破敌军。高干、匈奴单于皆降,郭援则被马超手下猛将庞德亲手格杀。

渭水大决战

赤壁战后,曹操转向对付张鲁,先派钟繇西进关中。高柔警告曹操:「....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曹操不知道是不相信,还是本来就打算一并搞定韩遂、马超等人,于是不听高柔的劝告仍然让钟繇西行。马超等人果然怀疑曹操是要对付他们,于是干脆先发动攻势。

当时关中共有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十个军阀头子,虽然马超、韩遂隐然是这批人的老大,实际上却不相统属。据魏书武帝记:「始,贼(指关中十将)每有一部到,公(曹操)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曹操为自己赚了两年而欣喜,却小看了关中诸将,尤其是小看了马超。

网络配图

马超传裴松之注有这么一段记载:「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马超的谋略连曹操都感到震惊。虽然韩遂不用马超的战略,但韩遂的「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也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曹操大军要渡过渭水的时候,「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许)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左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魏书许褚传)史实中曹操没有狼狈到弃袍割髯的地步,反而充分展现出处变不惊的气度:「....超等掩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但要是没有许褚在,也只是死的好看一点而已。之后曹操用贾诩的计策离间马超跟韩遂、终于大破关中诸将。

良禽择木而栖

马超深得羌人、氐人的心,倒也不仅仅是小说溢美之词而已。马超被曹操击败之后,往西逃窜,不久便率领羌、氐大军卷土重来,席卷陇西地方。这一次或者真的可以说是为父报仇了,因为曹操在击败关中诸将之后,跟着就尽数诛灭了在邺的马腾一族。

不久夏侯渊奉命征讨马超,马超虽然一度击退了夏侯渊,却因降将杨阜、姜叙等人的叛变而进退无路,不得不投奔汉中的张鲁。马超在且战且走的过程中,杀了许多杨阜的族人,包括杨阜外兄姜叙的老母。马超留在城中的妻小,却也全都遭到杀害。

网络配图

跟曹操的仇恨越结越深,马超一心报仇,又向张鲁要了兵力攻打凉州,却被魏将张郃击败。魏书夏侯渊传有张郃「进军收(马)超器械」的记载,可见马超这一战败的满惨的。马超跟张鲁本就谈不来,张鲁手下将领杨昂等人又妒忌马超的才能,这一场败仗打下来,马超可就更加待不下去了。

这时候,刘备进攻益州、兵至成都城下的消息传到汉中,马超因而起了投奔刘备的念头。马超暗中写信给刘备,刘备马上派李恢来拉拢马超,于是马超先到氐人的地方,再率领一批氐兵投奔刘备。

在汉中受尽了白眼,现在马超终于吐了一口气。没动兵,甚至没开口,刘璋一听到马超来了马上开城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真够马超自豪了的。

刘备也给足了马超面子,封马超为平西将军、前都亭侯,位阶犹在关张之上。

将星殒落

马超的生命就像是一颗流星,炫丽但是短促。

刘备派遣马超、张飞等人进军汉中,展开了征讨汉中之战的序曲。这可以说是马超一生中最后的光辉了。

汉中攻防战结束后,刘备即汉中王位、领大司马,任马超为左将军、加符节,军阶仅次于关羽和张飞。稍早,刘备欲任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时,孔明曾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虽是在说黄忠名望不及关羽和马超,反过来说,却也说明了在当时的人心目中马超的名望是跟关羽相当的。

刘备即帝位,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当时关羽已遇害、黄忠也已过逝,刘备麾下四大将军仅于其二,刘备兴兵欲为关羽报仇时却只带张飞同去,将马超留了下来。马超过世是在刘备称帝年余之后,此时很可能已经卧病在床了。但我却宁可浪漫的相信,刘备留下马超,是让诸葛亮和马孟起一文一武共镇西川,震慑曹魏使不敢越雷池一步......

马超死的时候,不过才四十七岁。是疾病?还是心灵上的折磨夺走了他的生命?史传没有只字片语的记载。但我相信他活淂并不快乐。

网络配图

姜叙的母亲被杀害前曾咒骂马超是「背父之逆子」;张鲁想将女儿嫁给马超,杨昂劝他:「有人若此不爱其亲,岂能爱人?」他们所指的大概都是马超的父亲、兄弟都在曹操手上,马超应该想到过曹操会杀害他的家人,但他还是决定起兵。之后,马超的妻儿又在陇西之战中被屠戮殆尽。

马超临终时上疏刘备:「臣门宗两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一代英豪生命的最后一幕,竟是如此孤寂。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曹冲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冲是怎么死的

    对于曹冲的死,现在网络上演绎的版本很多,基本都集中在曹丕和曹植这两位哥哥身上,甚至还有人怀疑司马懿。总感觉帝王家庭太复杂了。虽然这些猜想没有什么证据,但更多历史真相的背后还暗藏着另外一种真相,谁说不是呢?网络配图记的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孙权不知为什么送了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象的重

  • 魏武帝曹操的特种兵“虎豹骑”到底有多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武帝曹操

    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网络配图“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

  • 揭秘:曹操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导读:曹操这个人物,有人喜爱有人憎恶。有人说他奸诈狡猾,生性多疑;还有人说他是个出色的谋略家。纵观曹操一生,最让人不解的是,曹操那么能干,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呢?曹操的确有平定乱世的才能,起兵于四战之地,无数次凭借机智摧破强敌,可这只是作为将领的能力,不是统御天下和匡扶宇宙的才能。统治天下又不单指靠权

  •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没多久就残忍赐死甄宓?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为何赐死甄宓

    甄宓,也就是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又称为甄夫人。她少有文才,天生丽质。她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绍被曹操打败后,随行的曹丕见到美丽不可方物的甄宓,顿时惊为天人。后来魏文帝曹丕纳了甄宓为妾,生了东乡公主和魏明帝曹叡。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她而写的。很多相士都预测她贵不可言。她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懂得

  • 胆敢戏弄曹操的著名方士左慈究竟有何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著名方士左慈

    左慈是谁?他为何敢多次戏弄曹操却能保住性命安然而返呢? 左慈是安徽合肥人士,与周瑜是同乡,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究竟何为方士呢?左慈的早年事迹那么左慈是如何多次戏弄曹操,却能安然无恙躲过多次追杀的呢?这就要从左慈早年入世的经历说起了!相传左慈曾经被邀请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早有耳闻左慈的神通广大,便

  • 曹操为何不选曹植做继承人的原因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大军事家、政治家曹操的儿子,曹操文治武功非常了得,文学才华也颇有造诣。早年对曹植视为掌上明珠,可是晚年为何心情大变,对曹植非常痛心,甚至亲手杀死了曹植的女人。曹操晚年为何不喜欢曹植,这里面却有原因:一:曹植政治上不成熟尽管曹植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可是政治经验不足,不懂得韬光隐

  • 揭秘:曹操为延续中国文脉做了哪些强悍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延续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

  • 曹操如何从匈奴的军帐中夺回三国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这首三国文人丁廙笔下的《蔡伯喈女赋》描述了三国一代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的坎

  • 揭秘曹操的“唯才是举”为何被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古时的政治理论家赵蕤曾经在《长短经》中说到“人才难得,欲成就一等事业,必得一等人才。有齐桓公见稷之诚,刘备三往隆中之志,人才可得,事业可成”。现今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但对于什么是人才,其标准应该如何勘定,儒法两家争论了上千年,迄今为止,亦无定论。笔者以浅薄的

  •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杀自己肱骨之臣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三国曹操向来是爱才惜才,为了招揽人才至自己麾下,无所不用,荀彧作为曹操最看重的谋臣,为什么会在晚年被赐死?难道荀彧对曹操不忠吗?曹操早年只是草台班子出身,后来在征讨黄巾贼的战役中发家,如果说曹操能成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身边那些谋臣武将,在谋臣之中,最为出色的当属荀彧,倘若没有荀彧,曹操早就不知道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