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那个敢大骂曹魏三代人的曹操孙媳妇 虞氏

那个敢大骂曹魏三代人的曹操孙媳妇 虞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4/1/27 16:19:07

曹操三代人为何都册立出身幽贱的妃子为皇后?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刚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就举兵北伐。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和随时会待机北上吴军,魏明帝曹睿很镇定,他要各个战区加强防守,不管敌人怎么挑战,都别管,只守就行。

用曹睿身边的头号智囊孙资的话说:只要守住各处要害,即使将士们在虎帐中倒头大睡,我们的百姓也不会受到伤害(将士虎睡,百姓无事)。

这一招挺厉害,诸葛亮在汉中逡巡数月找不到进攻的机会,孙权尝试着发起了一次江夏战役,也无果而终。

曹睿这时甚至有心情办了一件事:给自己册立了皇后。

曹睿当太子时娶河内郡人氏为妃,曹睿当了皇帝,照例太子妃应该“转正”为皇后,但曹睿却没有这么做,把这件事搁置了起来。

曹睿不立即册立皇后,有3个原因:一是父皇登基后也没有马上册立皇后,这是“先例”;二是继位之初曹睿马上过问生母是怎么死的,又派人建庙祭祀,等于被力了一次“国丧”,这样册立皇后的事就放缓了;三是曹睿对虞氏有所不满,至少不是很宠爱。

相对于虞氏,同为河内郡人的毛氏更得曹睿的宠幸,“出入与同舆辇”,这让身为正妻的虞氏很不满。

看来曹操的子孙在感情问题上多不平静,这让曹操的妻子皇太后卞氏操碎了心。卞太后发现孙媳妇虞氏有牢骚,就去安慰她几句,哪知虞氏仍怒气未消:

“曹家有个传统,都喜欢贱货(曹氏自好立贱)!从来不尊重正派世家,皇后的责任是使后宫安定,君王的责任是让朝廷运转,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开端哪来好的结局?看着吧,国家可能由此破灭,祭庙可能因此摧毁(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

这哪里是一般的牢骚,简直是诅咒了!

更要命的是,虞氏愤不择言,把好心安慰她的祖母也给骂了。皇太后卞氏出身于倡家,在当时的地位恐怕比毛氏还低,虞氏一竹竿下去,把卞太后也给打到了水里。

卞太后大发雷霆,虞氏的命运由此可知,被罢黜妃子之位后遣送至邺县居住。

曹睿顺势册立毛氏为皇后,毛氏的父亲毛嘉本是宫中制造车辆的一名工匠(典虞车工),女儿成为皇后,他直接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宠赐颇多,后又封为博平乡侯,给了个光禄大夫的头衔。

毛氏一族突然富贵,但他们与世家大族仍格格不入,大家与他们也来往很少,曹睿干脆下了道命令,让朝臣去他家里饮宴,结果毛嘉经常有不得体的举止,受到大家的耻笑。

比如,当时士大夫交谈时为表自谦,常称自己为“仆身”,毛嘉认为他有侯爵,所以跟人说话常称自己为“侯身”,不伦不类。

曹操以倡家出身的卞氏为王妃,曹丕以平民出身的郭氏为皇后,曹睿又册立了车工的女儿毛氏,曹氏“三后之升,起于幽贱”,这与汉代帝后多选于勋臣世家的做法有很大不同。

有人认为这种喜好出于偶然和巧合,出于曹氏父子的思想解放(尚通脱),但仔细分析一下也许他们另有考虑。

后汉中期以来皇权屡被宦官、外戚两股势力袭扰,皇帝时常成为傀儡,造成了政治上恶斗不止,有鉴于此,曹魏立国后便从制度上禁绝宦官、外戚的干政,宦官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无缘接触政治,外戚虽然仍然富贵,但对他们干政的制约也有很多。

所以,不在世家大族中选立皇后并非全是偶然,而也有曹氏的一些顾虑参杂其中。

标签: 曹魏三国

更多文章

  • 解密:刘备的三个儿子为何都不如曹操诸位公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刘备,曹操,

    要论“官二代”,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下一大堆,据说有二十五位。捡骨干的

  • 解密:小乔与曹操的绯闻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乔,曹操,诸葛亮,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动的故事。“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

  • 解密:魏武帝曹操的特种兵“虎豹骑”到底有多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虎豹骑,三国,

    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

  • 曹操的长子曹昂简介及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操,曹昂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

  • 曹操为什么要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 硬要封赏田畴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操,田畴

    曹操一生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封赏也从来不吝啬。可是,有一位叫田畴的官员,自己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官,官再大也不当。朝中大臣包括曹丕都同意人家不当就算了,为啥曹操还要追赶着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硬要封赏田畴呢?田畴是什么人?田畴是幽州人,曾经多次拒绝袁绍的征召,不想在袁绍手下当官。可是,当曹操出兵远征匈奴的时

  • 曹操大败乌丸之后为何重赏曾经反对自己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乌丸,袁绍

    曹操平定乌丸,听取郭嘉建议不顾荆州刘表,用田畴之计策冒险突进,大败乌丸。可是当成功归来后,曹操会怎样对待那些曾经劝阻自己进攻的人呢?在曹操平定袁绍势力的时候,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到了境外乌丸大单于蹋顿军中。汉末大乱,蹋顿兴起,击败了其他乌丸部落,自称单于。又因为协助袁绍攻打幽州的公孙瓒有功,受到袁绍

  • 曹操最敬重的谋士王修为何事以死威胁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王修,三国,

    他是曹操非常敬重的一位谋士,曾为一事以死威胁曹操,他的故事被列入《百孝图》,历史是一部大书,每个人都会在这部大书写下一笔。不同的是,有的人蜻蜓点水,有的人粗笔勾勒,只是无论深的还是浅的,只要自己用心经营,总能收获一笔无形的财富。三国时期,有个叫王修的,就是一个志向高洁的人,尽管他遵守大义,可总能安贫

  • 解密:曹操为何想杀手下一生正气的组织部长毛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三国,毛玠,

    他是曹操的组织部长,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却因一句话曹操想杀他曹操说他:“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陈寿评他:“毛玠清公素履。”他就是陈留平丘人(今河南封丘)毛玠,早年做过县吏。后想投刘表,却最终选择了曹操。毛玠先在曹操处做功曹。后来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毛玠转

  • 忠肝义胆:陈宫被俘后为什么不向曹操求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陈宫,曹操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曹操东征吕布时被叛将捉住献给曹操。失去了陈宫,吕布登上下邳城的白门楼,看到曹操紧紧地将城池包围,只好投降。投降后的吕布向曹操求情,希望放了自己,虽然曹操权衡利弊,最终杀了吕布,但曹操也曾犹豫过,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杀心。在当时天下纷争不息特殊时期,文士武将只要投降一般都会被留用,只

  • 解密:魏武帝曹操批名将张辽何事并非大将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张辽,名将,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这种事情不是大将所为。张辽被称之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一生战功卓著,为曹操父子所倚重。张辽字文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