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穆之不死刘裕就能统一天下吗 事实是不是真的

刘穆之不死刘裕就能统一天下吗 事实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3/12/10 18:45:2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穆和刘裕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辛弃疾的一首词小编至今还记忆犹新,而这首词也是辛弃疾对于宋武帝刘裕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起于贫寒,中年投军,不惑之年方才出人头地,对内平定桓玄孙恩司马休之叛乱,对外灭南燕、后秦、碾压北魏。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刘裕可以说创造了神话,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从来都是骑兵追着步兵炮,然而在刘裕的手中,北方胡人听到刘裕之名无不胆寒,以水军步勇著称的北府军在中原大地所向披靡。

然而刘裕本可以创造更大的功勋,由于一个人的意外死亡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他就是刘裕当时的首席谋臣刘穆之,在刘裕收复长安准备进一步北伐之时听到后方传来刘穆之病逝的消息,而刘裕为了自己的图谋不得不留下少数人镇守长安,自己则率军返回建康。

有人曾经断言,假设刘穆之不死,那么凭借刘裕的雄才大略,那么古中国的统一大业至少会提前一百多年,那么有这种可能吗?很遗憾的说,不可能。

我们不否认刘裕的雄才大略,小编甚至认为比起唐宗宋祖以及朱元璋,刘裕在军政上的才华比之他们也是不遑多让,然而刘裕当年的形势比起唐宗宋祖来说更加险峻,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力量最厉害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堪称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大量的绝代枭雄都在魏晋南北朝历史上大放光芒,而在当时也有两个人堪称刘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有这两个人在刘裕绝难统一:

胡夏赫连勃勃

如果熟悉魏晋南北朝的人很多人肯定听到过赫连勃勃的大名,也就是这个人一手摧毁了刘裕的北伐大业,使得长安城得而复失,而刘裕精锐的北府军也在这场大战之中几乎尽数报销。

对于赫连勃勃,小编第一印象就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魔鬼”,比起后赵时期的那个“大魔王”石虎,赫连勃勃的凶残可以说是不遑多让。

然而赫连勃勃却是一个天才战略家以及军事家,在那个时代他的战略眼光绝对是堪称少有,在后秦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以一支弱旅将整个后秦拖垮。

当时后秦姚兴在位,后秦可以说是强盛一时,而赫连勃勃清楚的知道以正面交锋绝对不是后秦的对手,故而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利用骑兵的快速移动和打击能力在后秦处处破防,而后秦对赫连勃勃的战法也是无可奈何,最终被赫连勃勃活生生拖垮可以说刘裕灭后秦,背后也有赫连勃勃的功劳。

而当刘裕北伐后秦之时,赫连勃勃就曾经断言刘裕绝对守不住长安,因为他已经看穿了刘裕北伐绝对不是为了统一天下,其目的只是为了取东晋而代之,所以在这之后绝对不会在长安稍作停留。

当然和刘裕正面交锋就算是赫连勃勃他自己也没有信心,然而刘穆之的意外死亡给了赫连勃勃机会,在这之后趁着刘裕手下将士内乱长安群龙无首之际,击败刘裕帐下朱超石、朱龄石、傅弘之等诸多北府名将,唯有檀道济当时跟随刘裕南下而侥幸逃过一劫,也就是这次大战让后来的刘宋时期的大将凋零,直接导致刘义隆无将可用,唯一一个檀道济自己还不信任。

可以说,只要有赫连勃勃在,刘裕北伐绝对不会那么顺利,因为除了刘裕北府军帐下只有少数人能够击败赫连勃勃,或许王镇恶可以,但是刘裕放心让他掌权吗?

北魏建国第一功臣:北方士族领袖北魏崔浩

或许很多人认为刘裕北伐最大障碍还是当时的北魏,这么说的确没错,当时的北魏的确无法和刘宋相比,因为北魏统一北方还是二十年后的事情,而且此时北魏拓跋焘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和刘裕一较高下,此时的北魏当家人还是拓跋嗣,由于其父和其子的光芒太过于闪耀,以至于他很尴尬,因为论能力确实无法和这两人比较。

但是在当时北魏还有一个人物绝对值得刘裕忌惮,那就是拓跋嗣的首席谋臣北方士人领袖的崔浩,可以说在小编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可以和前秦王猛一较高下的人,他辅佐了北魏三代君主,可以说北魏只要有他在,刘裕的北伐还是有阻碍的。

北魏崔浩不但辅佐拓跋嗣治理北魏,同样的在军事上他也颇具眼光,刘裕北伐后秦之时,拓跋嗣想要趁机占便宜,唯有崔浩反对,因为他认为在刘裕手中北魏绝对逃不了便宜,事实证明崔浩的眼光没有错,北魏大将长孙嵩率军三万尾随刘裕,想要在刘裕和后秦鏖战之时偷袭,没想到被刘裕以两千人在黄河边上击败,也就是此战“却月阵”昙花一现般地出现在了历史上。

而崔浩对于刘裕的评价却是:“军事才华胜之慕容垂”,并预言了后秦的灭亡,可以说崔浩虽然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他对战局拥有敏锐的洞察,可以说拓跋焘凶威名镇北方的背后是有崔浩在支持。

因为拓跋焘用兵善于行险,险到有时候就连自己都怀疑,这个时候他就会向崔浩请教,只要崔浩一旦同意他的计划,那么对于拓跋焘来说这计划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所以对于刘裕来说,有这几人在,他想要北伐成功还是挺困难的。或许这就是刘裕的命,雄才大略比之历史上那些帝王也是不遑多让,可惜偏偏遇上了英雄辈出的魏晋南北朝,所面对的对手都堪称是“BUG”级别的,但凡刘裕能够早上个十年形势或许会好得多。

标签: 刘穆之刘裕

更多文章

  • 郗璿与王羲之的关系 郗璿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郗璿与王羲之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郗璿就

  • 郗璿与王羲之的关系是怎样的 郗璿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郗璿与王羲之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郗璿就

  • 郗鉴为女儿郗璿挑丈夫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还未成名的王羲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郗璿

    郗鉴,东晋时期的朝廷重臣,官至太尉,位居三公之列,还是当时的有名的书法家,共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名叫郗璿,不仅长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蛋,且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有一种常人难以比拟的内在气质。郗璿十六岁的时候,上门提亲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出身显赫的公子哥,但在郗鉴看来,这些人都配不上女儿郗璿,他必须要

  • 前凉太祖张轨:因永嘉之乱而被迫割据独立的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前凉,张轨,东晋,

    张轨(255年-314年),字士彦,雍州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家世孝廉,以儒学著称。张轨年少时已聪明好学,甚有名望,曾隐居于宜阳郡的女几山上。西晋建立后入朝任官,因与中书监张华议论经籍意义和政事而深得对方的器重。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太子洗马、太子中庶子、

  • 张轨是什么人?身逢乱世,独霸一方,却不失臣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轨,汉朝

    身逢乱世,独霸一方,却不失臣节的西晋凉州刺史张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轨是西汉开国功臣常山景王张耳十七世孙。父祖均为三国曹魏的官员。张轨自幼聪明好学,颇有大志,才能出众,因逢乱世,隐居在宜阳的女几山。晋平天下,张轨出仕,继承了叔父恩荫的五品官。西晋重臣中书监张华十分器重

  • 西晋权臣快婿韩寿为何最后落得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晋权臣快婿韩寿

    韩寿(?—公元300年)字德真,西晋时期南阳堵阳人,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曾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司徒韩暨,先祖为西汉初年诸侯王韩王韩信,同时他还是西晋权臣贾充的女婿。韩寿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韩寿简介上提到韩寿早年在西晋朝廷做官,是贾充的幕僚。因为常去贾充府中开会,加上他容貌俊俏,因此被情窦初开

  • 韩僧寿是什么人?隋朝名将韩僧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僧寿

    韩僧寿(548年~612年),字玄庆,隋朝名将韩擒虎的二弟,兄弟都是隋朝名将。韩僧寿,字玄庆,隋朝名将韩擒虎的二弟。和哥哥韩擒虎一样,也以勇烈闻名于世。曾因平定尉迟迥之乱有功,被授予大将军,封爵昌乐县公,食邑一千户。开皇年间,多次打败突厥,威慑突厥,升官至上柱国,封爵江都郡公。隋炀帝即位,改封为新蔡

  • 宋词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赏析,该词描绘了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词,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宋代】辛弃疾,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

  • 刘琨:曾与祖逖闻鸡起舞,一曲胡笳救孤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琨,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琨(271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刘琨和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琨工于诗赋,颇有文名。晋惠帝时,因贾后(贾南风)擅权,其侄贾谧任秘书监时,招揽了一批文人出入其府邸,时人称这批人为

  • “闻鸡起舞”主角之一,刘琨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琨,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琨,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在结束三国乱世之后,开国称帝,建立西晋。然而,天下黎民期盼已久的太平盛世,并没有到来。三国时期留下的一个严重“后遗症”,很快使得新生的西晋陷入泥潭。三国时代,中原陷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