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书法“二王”:开始时儿子王献之的地位更高

解密书法“二王”:开始时儿子王献之的地位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3/12/31 13:38:08

王羲之王献之后世并称为“二王”。但从他们死后到南朝的宋、齐间,书法界排名第一的王献之,力压老爸,独领风骚上百年。

王献之的“江湖”地位不仅缘于他后天的刻苦勤奋,同时,遗传基因太好。他的父母不仅是一对生死不渝的“贤伉俪”,而且都是史上罕见天才,在书法的绝顶上一览众山、比翼双飞。

母亲被称“女中笔仙”

“袒腹东床”让一般人记住了王羲之,那么嫁给他的女孩是谁呢?她叫郗璇。

如果有“古代幸福女人排行榜”,她应当位居前列;如果把她放到民国,就是林徽因一样的奇女子。

第一、她有美貌,出身豪门。父亲郗鉴身为太尉,位极人臣,总共就她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把王家的子弟都拉出来,为她挑选其中最好的。

第二、她才华横溢。郗璇是长女,还有两个弟弟,叫郗愔、郗昙,都是当时著名书法家。但是他们在姐姐面前大气不敢出,因为她的书法巾帼不让须眉,被称为“女中笔仙”。

第三、她的爱情和婚姻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完美”。她和王羲之是真正的“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算得上绝配。不仅是帅哥美女,而且才气相当、情投意合,有共同的语言和爱好。王羲之共有7子1女。儿子是: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女儿是:王孟姜。

凭王羲之的风流和身份,娶几个小妾、养几个歌妓是很正常的。但王羲之钟爱她一生,真正是“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了一辈子。8个子女全是由郗璇一个人生的,在当时大族中很难找出第二个。

第四、子女个个有出息。7个儿子全是书法家,只是名气大小不同而已。她的女儿记载不多,但有个小故事侧面说明她的名气。唐太宗的第12个女儿临川公主擅长书法,唐太宗希望她能有所成就,就为她取字叫“孟姜”。王孟姜还有个外孙,叫谢灵运

第五、寿命很长。郗璇究竟死于哪一年是有争议的。有种说法是,她活到了90岁,当年王羲之的堂侄孙王惠去看望她,问:您的眼睛、耳朵还好吗?

郗璇思路依然清晰,说: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这属于身体的事;眼睛耳朵,和精神相关,哪能那么快就和人分开呢?

王献之从小勤奋刻苦

王献之是第7个儿子,很小就跟着父亲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字,悄悄走到背后,突然去抽他手中的毛笔,笔纹丝不动。王羲之在郗璇面前夸赞:这个小孩将来肯定能得大名。

到了10岁左右,王献之认为自己绝技学成,可以出师了,跑过去问父亲:我还要再练几年?

王羲之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他又跑到母亲身边,郗璇摇摇头说:早呢。

王献之又问:5年够吗?

郗璇还是摇头。王羲之指着院子里一排大缸说:等你写完了这十八口大缸的水,字勉强能站稳脚跟。

王献之又苦练5年,拿着一些得意作品给王羲之看,王羲之没有说话,随手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还给了他。王献之又拿给郗璇看,郗璇翻了一遍,说: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

王献之一看,就是王羲之加的一点。

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临走时在一块墙壁上写了几行字。王献之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另外写上去,写完之后相当得意,感觉和老爸的差不多啊。

过了几天,王羲之回来,看到这几行字,伤心地叹气,说:唉,我走的时候肯定是喝酒醉得不成样子了,才会写出这样的字。

王献之惭愧不已,深感功力差远了,从此更是刻苦临习。多年以后,他终于扬名天下,和王羲之并驾齐驱。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有人称他为“小圣”。

他为人高傲写字随性

王献之和他父亲一样,为人高傲,家里又阔绰,不靠卖字赚钱。求他一字很难,纯粹看他的心情。

一次他到朋友家玩,朋友正在午睡。王献之看他身上穿了一件白色袍子,还是新的。顿时来了兴趣,蘸墨在衣服上写字,转眼上面满是诗文,然后转身离去。

这个朋友醒来后,一看就是王献之的笔墨,欣喜若狂,把衣服珍藏起来,当作传家宝。

有一次,他到寺院闲逛,看见新刷的白墙,也是心血来潮。跑到墙角拿来一把大扫帚,蘸着泥汁在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字。

寺院的住持开心得不得了,赶紧请人刻在墙上。从此,这个寺庙观者如潮,就为了来看这个字。

他的绘画也颇有成就。桓温曾让他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而成。一不小心,笔落到扇子上,字都糊了。桓温正感到可惜,王献之不急不慢,用笔在墨迹上轻轻涂改。过了一会,就画成了一匹黑马和一头母牛,惟妙惟肖。桓温惊喜不已。

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

王献之的书法先学王羲之,后来也是兼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么样?

王献之答:当然不同,各有所长。

桓温的儿子桓玄非常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两个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王献之的名作《洛神赋十三行》,是用小楷书写的曹植名篇《洛神赋》,到唐宋时,就仅残存了十三行。

真迹早就不复存在,最接近真迹的石刻本,传说是宋代贾似道写的,因石色如碧玉,又称为“碧玉十三行”。是明代万历时挖出来的,此后流落民间,解放后被国家收购,现在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他的草书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从东晋到齐梁,人们普遍认为:书法界有三个绝顶高人,排名是“王献之——王羲之——钟繇”。到了梁武帝萧衍,认为王羲之的作品要优于王献之。把名次改成了“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到了唐朝,由于唐太宗极度推崇王羲之,是个狂热粉丝。从此,天下大多数人都学王羲之。所以王献之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而且没有真迹,全是临摹本。

王献之书法能和父亲比肩,但他的爱情,远不如父亲幸福。

标签: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

更多文章

  • “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王献之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献之,东晋,郗道茂

    王献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魏晋南北朝之美,历代罕见。不光是这个时期才子佳人、魏晋风度,奇闻轶事在历代中也是相对丰富的。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集合了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特地把这一段时间的传说故事整理成了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堪称古代历史上最早

  • 王献之和桃叶之间有什么爱情故事?王献之和桃叶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献之,桃叶

    桃花潭畔许终身,便是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时,王献之住在建

  • 王献之为了不想娶公主自断双腿 可惜的是并没起到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献之,东晋

    对王献之断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东晋时期。而今天的主人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王献之和桃叶的爱情是美满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桃花潭畔许终身,便是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时,王献之住在建

  • 郗道茂与王献之非常恩爱,为何最后郗道茂还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郗道茂,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郗道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郗道茂东晋时期一代权臣郗鉴的孙女,亦是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发妻。同时她的婆婆也正是她的亲姑姑。郗家曾在她爷爷郗鉴的带领下成为东晋门阀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名门望族,王谢庾桓亦不敢小觑。就在郗家鼎盛之时郗鉴到琅琊王氏为其姑姑郗璿选婿一眼相中了

  • 庾文君:出门将门之家,为司马绍生下两子一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文君,东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庾文君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晋朝的存在感很低,论起知名度,不说与汉唐相比,就连比它更短命的秦朝、隋朝也比不过。如果不是出了王羲之、陶渊明这样的大咖,那更将默默无闻。而且,晋朝给人的印象就是乱,君王无权,西晋、东晋两任开国皇帝都被权臣架空,这

  • 庾亮: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晋朝权臣为何没能安享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亮,晋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庾亮的故事。北宋著名学者李昉在《太平御览》一书中记载:“庾亮镇武昌,夜半望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这段文字的白话意思是: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大臣庾亮兼任江、荆、豫三

  • 庾文君是谁?晋明帝司马绍的名媛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庾文君,晋朝

    说到庾文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于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初就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绍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宠爱。才四五岁时,有一天他坐在晋元帝膝前,正逢长安有使者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司马绍说:“是长安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设宴款

  • 【宋书·谢方明传】原文翻译,谢方明,陈郡阳夏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方明传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郡,孙恩寇会稽,东土诸郡皆响应,方明劝邈避之,不从,贼至被害。方明逃窜遂免。顷之,孙恩重没会稽,恩购求方明甚急。方明于上虞载母妹奔东阳,流离险厄,屯苦备经,而贞立之操,在约无改。元兴元年,桓玄克京邑,丹阳尹卞范之势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使尚书吏部郎王腾譬说备

  • 谢方明是什么人?东晋官员谢方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方明

    谢方明随同伯父吴兴太守谢邈在家乡会稽郡上,孙恩侵犯会稽,东边各郡都响应,吴兴百姓胡粲、郜骠攻破东迁县,谢方明劝谢邈躲避一下,谢邈不听从。孙恩部队一到,谢邈便被杀了。谢方明逃脱免除祸害。当初谢邈的舅表兄长乐人冯嗣之和北方学士冯翊、仇玄达,都到吴兴投奔谢邈。谢邈把他们安置在本郡学舍,招待很简略。二人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