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隐士田畴与曹操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国隐士田畴与曹操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3/12/11 1:36:23

田畴是东汉末年的一名隐士,也是一名学者,一开始曾经在的手下做事,刘虞是当时的幽州牧,之后在曹操经过幽州地界的时候投了曹操,之后便一直在曹操手下做事,曾经两次因为有很大功劳而被曹操授予封亭侯,两次都没有接受,最后的官职是议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田畴简介,深入了解一下这位汉魏隐士吧。

田畴图片

田畴出生于公元169年,字子泰,是河北玉田人,也就是古时候的无终人,从小便十分喜爱读书,也喜欢击剑,年纪还小的时候便承担了幽州牧刘虞给他的任务,让他担任自己的使节前往长安完成臣子的礼仪。其实如果光光只是为了这个礼仪的话,带谁去都是一样的,只是当时的汉献帝正被董卓挟持着,刘虞急需一个能够不负使命的能人,年纪尚小的田畴便是最好的人选。

田畴的任务完成的十分出色,朝廷便封了田畴骑都尉,但是田畴却认为这个时候的天子才刚刚从流亡生涯中回来,还没来得及安定下来,自己并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封赏,于是便一直坚持辞让不肯接受。刘虞死后田畴被公孙瓒抓住了,并把他囚禁起来,然而田畴却对公孙瓒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毫无惧色,再加上人民的呼声,最终还是把田畴给放了。之后的田畴便进入了隐士生活,在曹操路经的时候加入了曹军,因为田畴在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有过很大功绩,曹操便想封他为封亭侯,田畴认为这不符合自己的本心,便拒绝了。看完了田畴简介,想必大家对这个人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田畴曹操

田畴曹操是什么关系?田畴曹操是君臣关系,田畴本身是幽州牧刘虞的手下,在田畴年龄尚幼的时候,便代表刘虞去了长安面见汉献帝,表现出色,朝廷便想封他一个官职,但是他却以汉献帝刚回京,尚未安定下来为由拒绝了。

田畴图片

之后田畴便一直是刘虞手下的谋士,在刘虞被公孙瓒攻破之后身亡之后,田畴成了公孙瓒的阶下囚,尽管公孙瓒也知道并且亲身经历过田畴和其他人不同这一事实,但是因为田畴太过怀念刘虞而一直把他放在狱中,之后因为手下的劝说便把他给放走了。之后的田畴便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

田畴亲自带了一众父老乡亲,来到一个荒地里进行开垦,并且自己制定法令,安排任务。附近的百姓听闻田畴的事情,知道那边的百姓没有战乱安居乐业,便全部过来了,最终使得这块地方在几年的时间里成为了有着五千多户的城镇。之后袁绍听闻这个人,曾将想用将军的官职来招揽他,但是都被田畴给拒绝了。

后来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田畴便加入了曹操的军队,那么为什么之前对于袁绍的招揽田畴是不闻不问,但是曹操一开口他就去了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在田畴心目中曹操比袁绍更加贤能?理由当然不是这样。真正的理由是田畴早就对乌桓这块地方充满了悲愤之意,因为那个地方经常残杀当地的士大夫,这让同为士大夫的田畴十分不痛快,早有讨伐之意,奈何实力不够。现在既然曹操便是去讨伐乌桓的,他就加入了他。

田畴评价

后世对于田畴评价是如何的呢?田畴是东汉末年魏王曹操帐下的谋士,刚开始的时候,田畴是幽州牧刘虞的手下,因为幽州牧刘虞是一个十分忠义的人,即使董卓当权也是完全不惧他,而且是真心实意为汉朝的天下着想,因此田畴也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君主。

田畴图片

在刘虞被公孙瓒攻下来之后身亡了,田畴不但没有给公孙瓒交文书之类的投降之举,更是直接为刘虞的去世哭了好久。之后公孙瓒便以此为由将他田畴关入了狱中,然而因为田畴早已名声在外,公孙瓒怕失去人心便把他放了,田畴北归,带着乡亲开始了隐居生活。之后袁绍和曹操都来请过田畴,但是田畴去了曹操阵营,原因是曹操要攻打的是经常杀害士大夫的乌桓,这也是田畴想要打败的对象。之后田畴在曹操阵营中屡立奇功,曹操想要封他为封亭侯,但是两次都被田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的君主还是刘虞,自己之后的生活都是为了报刘虞的仇,如今自己仇还没报就接受曹操给的功名利禄,实在不是自己的本意。

后世关于田畴评价多用正直守节等词来形容,其实田畴除了品格高洁之外,也有着出色的谋略能力和治理城邦的能力,无论是在乌桓一战还是征讨荆州的战役,又或者说将隐居地管理得井井有条,田畴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田畴内心之中有着本心,即使全世界站在他对面,他也不会改变的本心。

标签: 田畴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重金赎蔡文姬 曹操对蔡文姬有色心没色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蔡文姬

    少年时代的蔡文姬便熟读史书,精通音律,声名远扬。曹操自然对学妹十分敬重,或许还有些许少年青涩的爱慕之情,曹操便有了以重金赎回蔡文姬的举动。众所周知,曹操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运却

  • 历史探秘:曹操有没有设七十二疑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磁县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因曹操对邺城(今河北省

  • 盘点:曹操身边五大才华横溢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

    曹操身边谋士很多,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其中的五大着名谋士,他们本领各异,都是一个个才华横溢之人。具体有什么特点。大家一起看看吧。网络配图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

  • 千古冤案:曹操为何要杀死伏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伏皇后,曹操

    建安十九年,汉献帝的伏皇后被废,“下暴室,以幽崩”,罪名很蹊跷,“阴怀妒害,苞藏祸心”。这是汉末最著名的一段公案,《后汉书》用“假为策”三字作了注解,暗示曹操对这位弱女子下如此狠手,有些莫名其妙。吕思勉先生曾怀疑另有隐情,曹操杀之属于不得已,有为其开脱之嫌。此案并不复杂,只是细节经不起推敲。《后汉书

  • 曹操的多疑症:利用文字狱杀死六位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

    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加泄气。曹操先杀祢衡,继杀孔融,后杀许攸,又杀崔琰。杀杨修,是比较晚的,好几次要除掉他,没有下手,或许嫉才的同时,也爱才吧,最后曹操还是将他枭首示众了。泄密,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是

  • 曹操竟好男色:一生最宠爱的男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

    曹操即便弥留时光,仍然不忘房中之事,非要将一干女子一阵嘱咐(详见曹操《遗令》,载于《三国志》)。当然,即便曹操这般富有想象力的男人,天马行空一番房事之余,有时也难免玩一把怀旧,换换口味,亲近一番男性结实的躯体。为何说曹操“怀旧”呢?原来,自汉代以来,上层人士皆有好男色的风雅,这似乎是公开的秘密。但凡

  • 荀彧为什么先帮助曹操 后来又反对曹操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荀彧,曹操

    荀彧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是曹操的重要谋臣。后为什么又反对曹操封王?他又何以因小小嫌隙而致杀身?荀彧为什么助曹操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而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那年他才29岁。曹操非常的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当时他还给曹操提出了

  • 曹操家族DNA:古墓牙齿解开曹操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由于家族基因间没有关系,“曹操是汉代丞相曹参后人”这一说法有误;而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也不准确。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专家表示,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认为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

  • 历史探秘:曹操有没有设七十二疑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七十二疑冢,曹操

    导读: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临死之前,嘱托后人设立72疑冢以防别人挖掘自己的坟墓,那么在历史上曹操真的设立72疑冢了吗?这种说法又是源于何处呢?网络配图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磁县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

  • 纵横沙场四十年的曹操为何没法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权摇摆不定。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来看,他颇有已视江东为囊中之物的自大。网络配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