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穆罕默德是怎么创建伊斯兰教的

穆罕默德是怎么创建伊斯兰教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86 更新时间:2024/2/19 5:45:53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莱西部落中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六岁时母亲也病死了。他是由祖父伯父养大的。

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和许多地区。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拉伯人民的各种痛苦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在随伯父在巴勒斯坦经商期间,他又研究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知道了许多神话传说,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另外,他还学会了观测天气、预测风沙和治病的本领。这一切都为他以后创立伊斯兰教打下了基础。但是他太穷了,他的抱负没有金钱和地位的保证,无法得到施展。

在25岁时,穆罕默德和一个比他年龄大许多,名字叫赫蒂彻的麦加富商的遗孀结了婚。从此,他在经济上一下子有了保障,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穆罕默德的才干逐渐显露出来。

一次,克尔白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倒塌了。古庙修复后,却发生了由谁来把黑色陨石再放回原处的争执。麦加的一些大贵族都争着由自己把陨石放回原处,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大家谁也不肯谦让,在庙里便大吵起来。

这时穆罕默德走了出来,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铺在地上,再把陨石放在上面,然后请争执的人各派一个代表,分别提起上衣的一角,一起把陨石放回原处。争执平息了,大家都说穆罕默德真是一个聪明和识大体的人。

此后,穆罕默德的声望和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在麦加城外,有一座幽静的小山,当地人都称它希拉山。

穆罕默德经独自一人到山里的一个小山洞里冥思苦想。他一直在考虑创立一个可以被大多数阿拉伯人接受的宗教,使那些整天处于痛苦之中的同胞得到解脱。

他参照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将其中他认为阿拉伯人能够接受的教义和阿拉伯原始宗教中的一些教义设法结合起来。但是这个工作太艰难了,穆罕默德为此常常在山中呆上许多天。终于,在610年的一天,他豁然开朗,想通了最关键的道理。不久,他从山上下来,便开始传教,这就是后来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原意为“顺从”。穆罕默德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安拉,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人的创造者,世界万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

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死后就会被打入地狱。穆罕默德自称为安拉的使者,由于自己是安拉的第一个信徒,所以他就是信徒的先知,是安拉派到人间的使者,传达安拉的意旨。信仰安拉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安拉和服从先知。

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规,教义的核心就是服从安拉,服从先知。所以在传教伊始,穆罕默德的地位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显著特点。穆罕默德强调教徒绝对服从教义,主要是为了统一人们的信仰和思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

穆罕默德教喻教徒必须要顺从,无论身处种处境,都要安分守己,因为一切都是安拉的安排,自己是无法改变的。伊斯兰教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夫多妻。

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男女地位是极不平等的。虽然伊斯兰教教义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要求人民采取消极的态度。但在另一方面,又给教徒提出了作人的基本准则,如为人行善,买卖公平,救济贫困,照顾孤寡老人等。

此外,对偷盗和欺诈等犯罪行为,伊斯兰教义规定要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这些教义得到了阿拉伯下层劳动人民的拥护。伊斯兰教教义也被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国家长期奉为法律。

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的初期,并没有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反而遭到一些麦加富商和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因为伊斯兰教是一种一神教,同传统的古莱西部落的多神教是极不相容的。

同时,教义中提出的施舍济贫的主,也损害了大贵族和富商的经济利益。一些贵族和富商时刻准备谋害他。

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领他的信徒离开了麦加,移居到雅特里布,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徙志”,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历法的元年。

雅特里布在后来被改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雅特里布与麦加不同,这里不是顽固的古莱西部落贵族统治的中心,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贫民也较多。在这里,伊斯兰教很快便被人们所接受。

在这一基础上,穆罕默德又颁布了伊斯兰教社团的章程,建立了神权国家,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不久,麦加贵族雅特里布发动了进攻,企图消灭穆罕默德的势力。穆罕默德将雅特里布的教徒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同麦加贵族进行了多次的战斗,打败了麦加贵族军队的进攻。

628年,穆罕默德和麦加的贵族们签定了停战条约,使双方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630年,穆罕默德率领大军进攻麦加城。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承认了穆罕默德的权威和最高地位。

为了缓和当时的敌对矛盾,穆罕默德也承认了麦加贵族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不久,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起一个军、政、宗教大权集于他一身的神权国家。

穆罕默德进入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伯神庙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块陨石,做为全体穆斯林的圣物,又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并规定,每一个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到这里朝圣一次。

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部落见麦加城如此强大,纷纷派来使节,表示愿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宗教领袖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在雅特里布病逝。这时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此后伊斯兰教又传到北非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

到16世纪时,伊斯兰教徒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产生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发展,对于阿拉伯地区的统一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伊斯兰教中让教徒进行“圣战”的教义,使它在传教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侵略性。伊斯兰教徒们正是以“圣战”的名义,在新月的旗帜下,挥舞着阿拉伯弯刀,进行猛烈的扩张,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席勒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德国仅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1759年11月10日

  • 瓦格纳的思想主张和艺术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1883年2月13日在意大利王国威尼斯逝世。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年-1883年),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

  • 歌德的创作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

  • 海顿与狂飙突进交响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劳罗,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1740年,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成员。1751年至1753年,创作首部歌剧《狡猾的魔鬼》。1755年,创作了首批

  • 莫扎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曾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共创作了754部作品,其代表作有《奏鸣曲》

  • 赫尔德的思想主张与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赫尔德,全名为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8.25-1803.12.18)是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赫尔德(Johann

  • 克洛卜施托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德国诗人。对歌德和狂飙突进运动影响甚巨。认为写诗是神圣的天职。反对理性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崇尚浪漫主义,热衷于自然、宗教和德国历史。主要作品有《救世主》(1745~1773)和抒情诗《颂歌》(1747~1780)。其中《颂歌》对德国作曲影响深远。还写作剧本。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Frie

  • 歌德狂飙时期的作品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沃尔夫冈·歌德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还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聪明和智慧。1757年元旦,他写了一首诗献给他的外祖父母,时年八岁;1760年他十一岁的时候,根据神话编写了一个剧本;1776年,法兰克福的一家杂志发表了他在1775年写的一首诗,长达一百六十行,题为《耶稣基督的地狱之行》,这是最早发表的歌德

  • 赫尔德的主要著作和贡献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约·高·赫尔德(1744—1803)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隆根,出身平民。1761年,他的聪明和苦学受到一位俄罗斯军医的赏识。翌年他被那位军医带到昆尼希堡,进入大学学习医学。但他不喜欢医学,不久改学神学。时值昆尼希堡大学任教的康德的讲座,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讲座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狂飙突进运动理论上的先导哈曼

  • 狂飙突进运动之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是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出身十分卑微,然而他却给了启蒙主义一个沉痛的打击,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并为浪漫主义运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哈曼1730年生于当时的普鲁士柯尼斯堡,父亲是一个澡堂门房,叔叔老约翰·哈曼是巴洛克晚期作家。哈曼自幼受过许多私人教师的教育。1746年入学柯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