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兰德斯坦纳生平简介

兰德斯坦纳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2/21 12:01:36

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美籍奥地利裔著名医学家,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29年加入美国国籍。卡尔·兰德斯坦纳是第一位研究免疫的物理过程的科学家。他因发现了人类的A、B、O三种血型特征而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但是,作为一个多产的科学家,他主要的贡献是在免疫学,细菌学病理学领域。兰德斯坦纳在动物实验中识别了与免疫反应有关的作用剂,检测了抗原和抗体的反应,并研究了过敏反应。他测定了骨髓灰质炎的病毒性起因,该项研究也为骨髓灰质炎疫苗的最终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也发现了很多简单的化学制剂,这些化学制剂一旦与蛋白质接触,就会产生免疫反应。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亚历山大·所罗门·维纳发现了Rh因子,这项发现拯救了很多从母亲那里得到不匹配的Rh因子胎儿的生命。

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第八届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四家旨在提高全球血液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倡导,将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Landsteiner)的生日——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建议从2004年起正式推行,这为全球统一庆祝活动提供了特别的机会。

贡献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称为AB型。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也因贡献的意义重大,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兰德斯坦纳的这一研究成果找到了以往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当时许多人并没有看清楚这项科学发现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所以兰德斯坦纳并没有因此而扬名。直到8年后的一个偶然事件才使他声名大噪。

1908年,兰德斯坦纳离开了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到威海米娜医院当医生,就是他幼年时去玩的那家医院。这一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威海米娜医院的大厅里传来一位妇人的痛哭声,兰德斯坦纳正好从这里经过,使驻足上前观看,原来是她的孩子生病发烧,几天后又出现下肢瘫痪,对此医生们都毫无办法,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治之症,无能为力。在绝望的情况下,妇人除了痛哭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兰德斯坦纳不能见死不救,他仔细检查了一下病儿,似乎觉得并非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治疗这种病是有一定依据的,只是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兰德斯坦纳将这种情况告诉了患儿的母亲,已经绝望的母亲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她决定让兰德斯坦纳试一试。

兰德斯坦纳运用血清免疫的原理把病人的病原因子输到一只猴子身上,待猴子产生抗体之后,再把猴子的血制成含有一种抗体的血清,将这种血清接种到病人身上,生病的孩子很快就被救治了。

兰德斯坦纳从此出了名。奥地利医学界人士承认他很有才能,维也纳大学聘请他为病理学教授。但兰德斯坦纳最关心的还是血型研究。他的工作在奥地利不受重视,他辗转到了美国的洛克菲勒医学院做研究员。

改进

在当时,以A、B、AB、O四种血型进行输血,偶尔还会发生输同型血后自然产生溶血现象。这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1927年,兰德斯坦纳与美国免疫学家菲利普·列共同发现了血液中的M、N、P因子,从而比较科学,完整地解释了某些多次输同型血发生的溶血反应和妇产科中新生儿溶血症问题。

兰德斯坦纳的杰出贡献对于人类血型的杰出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全输血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白俄罗斯现任总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1954年8月出生于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区,白俄罗斯总统。1975年至1977年以及1980年至1982年卢卡申科两度在苏军服役;1993年7月出任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主席;1994年7月10日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2001年9月再次当选总统;2006年3月

  • 阮大铖的作品与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人。是明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戏曲名作家。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职。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对东林、复社人

  • 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生平简介贝尼尼

  • 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

  • 美学家沃尔夫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瑞士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人物介绍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尔等大学攻读艺术史和哲学。1893年接替导师雅各布·布克哈特(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史学家和艺术史家)在巴塞尔大

  • 马戛尔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年—1806年),出生在北爱尔兰安特合郡的大地主家庭,1759年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后进入伦敦坦普尔大学进修,师从荷兰伯爵亨利·福克斯。简介他是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曾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

  •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卡

  • 阿尼巴尔·卡拉齐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1560--1609)在卡拉齐兄弟中最为著名,成就也最为突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美术上,他推崇古典雕塑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人物生平(1560.11.3,教皇国波隆那~1609.7.15,罗马)意大利画家,在从风格主义的矫揉造

  • 著名画家普桑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1665年),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尼古拉斯·普桑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

  • 德国作曲家巴赫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