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年维特之烦恼经典语录

少年维特之烦恼经典语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38 更新时间:2024/1/14 13:09:04

1,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2,我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现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3,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著地去追忆往惜的不幸,会更多的考虑如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的多。

4,我在笑我自己的心我听从他的调遣。

5,如果你问我这儿的人怎么样,那我只能说:别处一个样。人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多数人为了谋生,大部分的时光都用来干活,剩的一点空闲时光却令他们犯愁,非要挖空心思,想办法把它打发掉,唉,人就是这样的命。

6,我生平最厌恶的事就是人事的倾轧,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本可以坦坦荡荡享受一切欢乐,却彼此板起面孔把人生难得的好时光都断送了。

7,世界上误解和懈怠也许比奸作和恶意还要误事。

8,人啊,自己在这里抱怨又有何用?亲爱的朋友,我你保证我要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像往一样反复咀嚼命运赐给我的点滴不幸,我要享受现在,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他欣赏我的智力与才干,却不懂我的心,殊不知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骄傲,惟独它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祉,一切不幸的源泉。唉,我能有的知识,人人都能有;而我的心则惟我独有。

9,我只不过是个漂泊者,尘世间的匆匆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吗?

10,我们对尘世间的事,特别是对婚姻,都愿意它们持久不变。在后一点上,那些我们一再重复看到喜剧诱使我们产生了与世界的进程不相一致的错误念头。在喜剧里,我们看到一种婚姻成了最终的目的。它经过多幕的障碍,在最后一幕这被延误了的宿愿才得以实现。这时幕落了,而我们也得到了瞬间的满足。但在世界上却是另一种样子。幕落之后还一直演下去,若是幕再次升起,人们就不高兴看下去,不高兴听下去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人物思想 拜伦在当时是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表,贵族叛逆者和农民叛乱或无产阶级叛乱的领袖是十分不同类型的人。饿着肚子的人不需要精心雕琢的哲学来刺激不满或者给不满找解释,任何这类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只是有闲富人的娱乐。很明显,一个贵族如果他的气质和环境不有点什么特别,便不会成为叛逆者。拜伦的环境是非常特别的。

  • 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老百姓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至圣孔子逝世时七十三岁,亚圣孟子是在八十四岁时辞世的。孔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们自然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孟子并非孔子的学生,事实情况是这样的:孟子是子

  • 苏东坡和佛印的“互怼”日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年间,有一位大才子苏轼,又名叫苏东坡,他是一个才高八斗,又极有情趣的人。现在流传下来了许多苏东坡的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同时,他还留下了许多美食的方子,比如回赠肉等。传说,苏东坡和大和尚佛印是一对好朋友。佛印大师生性老实,经常被苏东坡打趣儿。苏东坡有时候,在佛印身上占了便宜,就非常高兴地回

  • 东坡爱竹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坡常写竹,不宁唯是,东坡还要画竹,有《竹石图》留于后世。他不仅是一代文豪,在绘画方面也颇有建树。墨竹之爱,是东坡爱竹的升华。将自己所钟爱之竹形诸纸上,必全神贯注,凝神屏息,所得墨宝必是作画者精神心血凝聚的产物。而从东坡对墨竹的探讨,则更可见东坡的艺术追求。 说起东坡与墨竹,还有一人必须一提,这便是

  • 苏轼美食诗六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来君子远庖厨,文人性雅,大多不会去碰庖厨这样的大俗之物!唯独苏东坡,既能大雅,也不嫌大俗,大俗大雅之间,悠游世间,洒脱不羁!东坡好吃、善吃、精于吃,自然也擅辨食材、精通厨艺!这个大吃货,不仅首创了很多新菜,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吃的诗词: 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

  • 宰予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宰予简介 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

  • 端木赐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端木赐简介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

  • 路易十六生平故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路易十六生平简介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岁),波旁王朝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之子,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他既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个被处死的国王。欧洲历史中

  • 吉伦特派领导人:罗兰·德拉普拉蒂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罗兰·德拉普拉蒂埃(1734~1793),法国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1734年2月18日出生。1780年与马农·菲丽蓬小姐结婚。1784年罗兰在亚眠和里昂任工场督察员,曾参加《百科全书》修改工作。罗兰夫妇深受启蒙思想熏陶,积极支持法国大革命。1790年,罗兰被选入里昂市议会,在该

  • 吉伦特派领导人:布里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德·瓦尔维尔,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领导人,生于沙特尔,平民出身。早先在律师事务所中充当书记员。1780年出版《关于所有权与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盗窃的哲学探索》,提出“财产即盗窃”的论点。后曾因出版反专制政体的小册子而被囚禁。1785年在奥尔良公爵办公室任职。1788年创立“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