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腓力二世有哪些政治成就

腓力二世有哪些政治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10 更新时间:2023/12/23 14:03:20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绰号“狐狸”,法兰西卡佩朝第九位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之子,母亲为香槟的阿黛勒。

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一样被困在“法兰西岛”上,对其周围的一片洋无可奈。所谓“法兰西岛”是指卡佩王朝早期国王所能有效控制的实际范围,包括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中游的狭长地带,以巴黎和奥尔良为中心,其面积只占法兰西国土的大约1/15。

在“岛”外,不乏实力比王室要强大的诸侯,如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阿基坦公国等。即使在“岛”内,也有着众多不服管制的城堡主。

腓力二世通过努力,使法国王权由弱转强,王室领地扩大了三倍,使法国中央集权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生平

腓力二世是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之子,母亲为香槟的阿黛勒,生于巴黎。其父由于健康欠佳,在1179年便让14岁的腓力在兰斯加冕。1180年4月28日,腓力与埃诺伯爵之女埃诺的伊莎贝拉结婚,这使得阿图瓦作为嫁妆被并入法国王室领地。

路易七世于1180年9月18日去世后,15岁的腓力二世成为法国惟一的国王。他的叔父香槟伯爵亨利一世、兰斯大主教纪姆·德·布卢瓦和沙特尔伯爵蒂博五世被宣布为法国的摄政。

腓力二世14岁继位,开始时由他的舅父香槟伯爵亨利、兰斯主教纪尧姆、布鲁瓦和沙尔特伯爵蒂伯摄政。后来,他与弗兰德伯爵的侄女伊莎贝尔结婚,妻子带来的嫁妆是阿图瓦地区的领地。

他翅膀逐渐长硬,终于摆脱了香槟的执政们的控制,独掌大权。这是他第一次显示出政治斗争的才能。

执政成果

1187年萨拉丁夺取圣城耶路撒的消息(耶路撒冷围攻战)传到西欧,引发了新一轮要求十字军东征的舆论怒潮。于是腓力与狮心王约好暂时将彼此的恩怨放在一边,同时出发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

但当腓力二世到达阿卡城与萨拉丁的军队激战近一年之后,狮心王才赶到,腓力二世觉得与骄横的狮心王共事实在是一件难以忍受的苦差,就留下一万多法军,自己中途退出,赶回法国后向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发动进攻,迫使狮心王理查不得不赶回国。

1199年狮心王去世,腓力的对手换成了志大才疏的无地王约翰。腓力又使用了他惯用的借力打力的手段,挑动无地王的侄子亚瑟与之对抗,从中得利。后来,无地王与普瓦图的吕济昂家族的未婚妻结婚,惹恼了吕济昂家族,于是腓力趁此机会与吕济昂家族结盟,并于1202年宣布取消英王在法国领土上的领地,进攻诺曼底。

腓力一生最荣耀的阶段到来了,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夺取了加莱港、鲁昂、曼恩、安茹等地。无地王不甘示弱,拉起了一个反法王同盟,成员除了弗兰德伯爵等几个诸侯之外,还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而腓力则和奥托四世的对手、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和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结盟。

英法德意诸国的矛盾,被历史性地联结到一起。

1214年,约翰组织的反法同盟在法国西部登陆,腓力奋起还击,取得了著名的布汶战役的胜利,彻底打败了约翰。这场胜利也导致了韦尔夫家族在德意志统治的终结。

腓力二世在位期间,法国国王的领地扩了三倍。领地的扩大,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收入扩大,财大气粗的王室也可以有更大规模的作为了。

腓力二世与巴黎这座千古名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卡佩王朝早期的国王,一直在巴黎和奥尔良之间摇摆不定。腓力二世积极营建巴黎城,修建道路和城墙,巴黎的市政面貌在他在位期间焕然一新,著名的卢浮宫就是他开始修建的,主要用途是拱卫巴黎城。

腓力还积极扶持巴黎大学,如授予其师生以免税权和独立的民事、刑事裁判权利。从腓力二世时代开始,巴黎的首都地位已不可动摇。

由于法国在腓力二世之前,并未确立王位世袭的原则,法国历代国王在位期间,都要在生前为儿子加冕,以防贵族集团选出其他人来当国王。从腓力二世开始,由于王室力量已足够强大,这多的形式也被废除了。从此,诸侯选举国王的走过场形式也终结了。

法国从领主纷立到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漫长的量变过程,而其中关键性的质变发生在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

少年老成、心机深沉的腓力二世在其漫长的40多年国王生涯中,与国内国外形形色色的对手斗智斗勇,终于使法国王权由弱转强,王室领地扩大了三倍,使法国向中央集权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避免了像德国那样陷入了长期的诸侯割据、争战不休的局面。

在他的时代,巴黎也确立了在全国的首都地位,从此不可撼动。他真不愧“奥古斯都”之名矣。因为这些原因,腓力二世被列入有影响的帝王百强之列,名列第91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育王对印度佛教发展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在经过了残酷的兄弟间的互相残杀后,

  • 圣雄甘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向一位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这位伟人却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没有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他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甘地出身于

  • 泰戈尔在印度享有怎样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喜玛拉雅山的另一端,那个叫印度的国家,总是披着神奇、美丽、甚至不可探测的面纱。印度曾是我们的“西天”,是中国人朝圣取经的地方,是信佛者和幻想者灵魂超脱的天堂。但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在这两个伟人中,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接近,更具体,更有独特的魅力。“泰戈尔是

  • 印度超日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旃陀罗·笈多二世(梵文:चन्द्रगुप्तविक्रमादित्य;英语:Chandragupta Vikramāditya;?-415年),即超日王,一般认为是传说中的“毗克罗摩阿迭多”,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380年到413年在位。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母亲是达妲维。超日王在位期间,笈多王朝达

  • 文森特·梵高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

  • 梵高画作的创作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题材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

  • 梵高为什么割掉自己的右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欧洲伟大的画家,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达芬奇,毕竟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知道他画鸡蛋的故事;还有人会想起梵高,他的画作可是现在全世界拍卖会上最抢手的作品。达芬奇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而梵高却不同。他的境遇是很悲惨的。尽管在他死后一段时间,人们才慢慢的注意到了在那个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天才的画家,还有如

  • 梵高和高更为何最终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和高更,相差五岁,互为知己,相惜相爱,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梵高与高更相遇在1887年的巴黎。那时,梵高的作品几乎被所有的美术商拒绝,只有唐吉老爹欢迎他的作品,正是由于唐吉老爹的介绍,才使这两位天才的画家得以相遇。而高更,彼时刚刚抛弃了自己优裕的生活,在贫困饥寒和世俗的嘲笑中勉强度日。两人境遇相似,

  • 梵高油画中的线条与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梵高创作巅峰时期的油画作品,其个人特点是很鲜明的。梵高的绘画技法中比较明显的视觉特征包括线条状的笔触、轮廓,厚涂的画面肌理,还有强烈的色彩空间结构。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他绘画时变幻的线条,时而夸张延绵,时而短促有力。梵高赋予了线条魔法让画面充满着张力。线也称线条,在几何学上是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

  • 互联网之父之一温顿·瑟夫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温顿·瑟夫(Vinton G.Cerf)博士是谷歌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专家。瑟夫博士曾在MCI公司担任技术战略高级副总裁。许多人把瑟夫博士看作“互联网之父”之一,他是TCP/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个人简介温顿·瑟夫(Vint Cerf原名:Vinton Gray"Vint"Ce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