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达芬奇的独特绘画技巧

达芬奇的独特绘画技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3/12/29 4:36:30

“晕涂法”是达·芬奇作画时为人所熟知的一种手法。

达芬奇较早期画作《美丽公主》名画《蒙娜丽莎》,两幅画中的女性笑容均利用了达芬奇最擅长的“晕涂法”,令观众产生错觉。达芬奇在两幅画中混合了不同色彩,使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口形。直接看,会觉得嘴角下。视线若移向其他五官,就会觉得嘴角向上,好像是在微笑。

研究过程

“蒙娜丽莎的微笑”对全世界来说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法国科学家宣布,经过研究他们破解了这幅名作的部分“秘密”——达·芬奇的创作习惯,比如如运用“晕涂法”的技法完善作品。

《蒙娜丽莎》是在达·芬奇生命晚期创作的,时间是在1503年至1506年之间。当时,达·芬奇是在一块意大利白木上画这幅画的。几个世纪以来,数不清的科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对这幅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画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试图解开这幅在法语中名为<乔孔达夫人>的画像,以及画像上那个神秘微笑背后的谜团。传统观点认为,画中人物是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乔孔达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

法国博物馆研究和修复中心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罗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等7幅达·芬奇作品,试图分析达·芬奇在作品创作中所使用的“晕涂法”。研究人员发现,达·芬奇的作品上最多有30层颜料,这些涂层加起来不足40微米,相当于人体头发的一半厚度。

这种技法使作品中的物体轮廓具有朦胧的效果,同时让物体看上去更立体。研究者此前认为,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先画了一幅草图,后用非淡的半透明颜料来使线条变得柔和,接着,再小心地用细笔画出小点来润饰画像的细节,最后再画上另一层非常淡的颜料。“蒙娜丽莎脸上的某些部位至少画了30层,每一层都薄得令人难以置信。整个过程就像做三明治一样。”一位研究者说。

测试方法

达·芬奇使用“晕涂法”为人所熟知,但针对这项技法的科学研究并不多,原因是测试需要画作样本。法国研究人员这次使用一种名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的方法分析达·芬奇作品中的颜料涂层及其化学成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会对作品造成损害。

研究人员菲利普·瓦尔特说,他们使用的分析方法相当精确,研究人员已发现达·芬奇在绘制每一个涂层时使用哪些颜料,“这对了解这种技法非常重要。”

按瓦尔特的说法,研究人员发现了达·芬奇的一些创作习惯,如经常尝试新技法。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使用氧化锰绘制阴影;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他使用铜。达·芬奇经常给作品涂上透明色料,但并非创作每幅作品时都这样做。

使用方法

透过红外线摄影,可以看到这幅画底下的各层,包括最底层的白杨木画板,上一层让木画板变得更平滑的石膏层、水胶层,以及最上方的油画层。

蒙娜丽莎原本有眉和睫毛,但由于达·芬奇是以透明薄涂法在画上淡淡扫出,后人在除去保护漆时,可能不小心将保护漆下方很薄的眉毛、睫毛部分也刮除。

蒙娜丽莎的脸在达·芬奇的草稿中比较宽,他应该是用独创的“晕染法”技巧帮她“削骨”,让脸看起来比较瘦。

透明头纱是达·芬奇以“透明薄涂法”画的,而且是在背后的风景画完成后加上去的,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作画的习惯顺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新航路的开辟者迪亚士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holmeu Dias,约1450年—1500年5月24日),为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

  • 哥伦布的四次出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

  • 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探险队出发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

  • 达·伽马如何开启殖民活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达·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在里斯本出发,通过寻找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过加那利群岛,绕过好望角,经过莫

  • 乃木希典:日本楚霸王 狂徒封神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尔灵山巅岂险攀,男儿功名期克艰。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同仰尔灵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乃木希典,郭沫若就对其评价是日本近代汉诗第一人,但他绝不仅是会舞文弄墨的文人,乃木希典(日语:のぎまれすけ,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长州藩藩士出身,曾用名源三郎、文藏。陆军大将,善写汉诗,持身严

  • 拿破仑生平大事年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779年4月25日,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10月,奉命转入巴黎王家军校。1785年9月,拿破仑以少尉衔毕业。1785年11月,开始在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服役。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

  • 拿破仑是如何进行雾月政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青年时期的拿破仑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天才。法国国民革命军政府,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大胆任用他到各地带兵,拿破仑也不负厚望,对欧洲封建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1796年,拿破仑被受命指挥法国驻意大利的军队。在1796年到1797年间,他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精彩的胜利。拿破仑同欧洲封建势力作殊

  • 拿破仑:让整个欧洲臣服的小个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建者。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上的阿雅克修城一家不太富裕的贵族家庭。其父夏尔·波拿巴是律师。家中有八个孩子,拿破仑是次子,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1778年年底到巴黎奥顿的一所学校学习法

  • 拿破仑如何征服意大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婚后的第三天,拿破仑便告别约瑟芬,赶赴意大利军团赴任。意大利长期以来一直是西班牙波旁王室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互相角逐的战场。哈布斯堡王室统治着该地区的北部,他们在那里占领着富饶的米兰公国和曼图亚大要塞等封地。意大利半岛的南部连同西西里岛,则是在西班牙波旁王室的后代费迪南四世的统治下。这两个王室所属的

  • 拿破仑加冕皇帝时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1804年5月18日这一天,经元老院通过,并由公民投票选举,以三百多万票赞同、二千多票反对的悬殊差距,使拿破仑圆了自己的皇帝梦,成了法兰西人的皇帝。拿破仑称帝之后,授予了他麾下的18员军官为帝国元帅头衔,其中现役14名,另有4名是年事已高的退役老将。富歇因在建立帝制中斡旋有功,拿破仑又恢复了他在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