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拿破仑如何征服意大利

拿破仑如何征服意大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45 更新时间:2024/1/4 17:06:14

婚后的第三天,拿破仑便告别约瑟芬,赶赴意大利军团赴任。意大利长期以来一直是西班牙波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互相角逐的战场。

哈布斯堡王室统治着该地区的北部,他们在那里占领着富饶的米兰公国和曼图亚大要塞等封地。意大利半岛的南部连同西西里岛,则是在西班牙波旁王室的后代费迪南四世的统治下。这两个王室所属的地域大都处于中世纪的死气沉沉的状态中,政治上处于极软弱无力的地位。早在前几年拿破仑就对意大利的政治及军事状况做过分析研究,觉得在此开战将有利可图。

1795年夏,拿破仑在巴黎“测绘局”工作时,曾精心制定过入侵意大利皮埃蒙特的作战计划。虽然那个计划因热月政变而夭折了,但现在他当上了意大利军团司令,这个计划便可以着手实行了。拿破仑到达意大利军团所在地尼斯。他首先依法树威,整顿军风军纪。一天,有一位中尉带着几个士兵前来新司令申冤。他们的东西被另一部分士兵强盗般地哄抢了,并且遭受了残暴的殴打。这伙士兵本想伺机报复,但遭到了中尉的制止,他提议向新来的司令官讨公道,而不去自己报复。

拿破仑早就了解军团内由于纪律废弛,几成游匪,并且形成了习惯。军队没有法纪,谈不上权威和教育。他利用这一典型案例,发布了如下命令:“马上查清抢劫行动中的士兵名单,按军法论处,并且不论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一律不准讲情,一视同仁,严惩不贷。对那位来访中尉,给嘉奖,并提升上尉,以示全军。”拿破仑又对胆敢嘲笑他个子矮小的身材高大的奥热罗说:“将军,我的个子是比你们矮,但如果你们因而蔑视我的话,我将马上砍下你们的头,消除这个差别。”

拿破仑手下有五个师,师长分别是马塞纳、拉尔普、奥热罗、塞律里埃和梅尼尔将军。这些人都是能征惯战的老将,但普遍不重视军风军纪,对新来的司令官也颇为不恭。他们不久即发现,拿破仑是绝对不可冒犯的。他对你的一切,包括一些见不得人的心理活动几乎都了如指掌。新司令几乎洞悉行军作战的一切细节,糊弄他是要受到惩罚的。自己除了在身材和年龄上可以与之相比外,在其他方面绝对无法与之争锋,惟一的办法是服从。况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胜利的荣誉呢。

对士兵,拿破仑除加强纪律性以外,最拿手的是激发他们的公民荣誉感和自尊心。他对士兵演说道:“士兵们,你们没有衣服穿,吃的也不好,政府欠下你们很多东西,可是它什么也不能发给你们。你们在这些悬崖峭壁间显示出来的勇气和坚韧力量是令人惊叹的,可是这并没有给你们带来任何荣誉,他们的光辉并没有照到你们身上。我想带你们到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里去,富饶的地区和繁华的大都市将受你们的支配。

你们在那儿将会得到尊敬、荣誉和财富。意大利军团的士兵们!难道你们的勇敢精神和坚韧力量不够吗?”拿破仑还说,你们目前是普通的士兵,但未来的将军、元帅将产生于你们中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士兵的背包中都有一柄元帅的节杖,问题就在于你们自己是不是勇敢作战,去把理想变为现实。拿破仑的战争动员使这些饥饿的士兵们有了奔头和盼头,使他们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荣誉感。拿破仑的举止行动在官兵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充沛精力和干净利落的命令赢得了马赛纳的敬佩。

在他那闪烁着卓越智慧的目光下,身材魁梧而又趾高气扬的奥热罗,也不免有些畏缩了。4月初,法国的增援部队赶到了,从而使意大利方面军的总兵力增加到493万人,形成了兵力上的优势。4月10日,奥军的攻势开始进行。皮托利的7个营进攻沃尔特里的色尔弗尼,法军却在11日从容不迫地撤回萨沃纳。拿破仑在此对15日的攻势作了最后部署。

11日,拿破仑来到桑托尼奥发现奥军7个营正在进攻据守坚固阵地的兰普恩,而在瓦泰诺泰以西却未见有其他敌军。拿破仑于是口授命令:命拉阿尔普次日上午从正面向阿根陶攻击;马塞纳率部连夜疾进到瓦泰诺泰以西的阿尔塔山脊,于次日拂晓向阿根陶右后方发起进攻。法军的攻击一经实施就大获成功。4月12日清晨,阿根陶在晨雾中发现自己已被包围,只经一场短促战,其部下便一下溃散,并仓皇撤退到了东北方的阿奎。

在瓦泰诺泰初战得胜后,拿破仑即命拉阿尔普据守夺取的这个地盘,一面下令马塞纳命其挥戈北上往克罗和代戈推进,以对付奥军接兵,命奥热罗率部向卡凯尔运动,再折向东勒斯摩,而塞律里埃则从加里希奥直下塔纳河谷以威胁切瓦。同时,拿破仑将司令部移至卡凯尔,并撤掉了梅尼尔的师指挥职务,又将该师的4个旅各拨两个分别给了马塞纳和奥热罗。

4月12日下午,拿破仑从前线发布了如下战报:共和国万岁!今天,4月12日,马塞纳将军所率师与拉阿尔普将军所率师一起攻击了据守在瓦秦诺泰重要阵地的奥军,该军达1.3万人,由博利厄将军本人以及阿根陶将军和罗卡维纳将军所指挥。结果共和军彻底击败了奥军,打死打伤敌人约3000人。这段公报其实不十分准确,奥地利指挥官博利厄当时并不在战场,罗卡维纳则只是阿根陶的一个旅长。但不管怎样,这次首战的胜利已奠定了整个战役的结局。

到了4月13日,奥热罗率部向据守在米勒斯摩的皮埃蒙特军进攻,奥军普罗韦拉将军的独立旅和皮埃蒙将军的一个掷弹兵营阻住了其去路。双方激烈战斗,最后普罗韦拉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投降。就像在敌人中间插进了一把楔子,拿破仑成功地扩大了奥军与皮埃蒙特军之间的间隙。此后,他又再次组织部队,对阿根陶在代戈的一个后卫部队从坚固阵地发起进攻。

马塞纳军从正面进击,拉阿尔普则涉水渡过博尔米达河攻击奥军后方,结果俘获2600名奥军,阿根陶的残部从斯比格罗峡谷向北逃往阿奎。拿破仑暂时击败其主要对手后,就转而集中对付撒丁军。他命令奥热罗从正面攻击设在切瓦的撒丁军营部,侧面由塞律里埃和马塞纳进行突击。18日,法军各路纵队开始行动,谁知赶到切瓦时,却发现敌营早已撤空。

原来,驻守的柯里已乘黑夜命部队退守到了科沙格里亚河畔的坚固阵地。柯里手下有1.2万人。19日,法军从正面进攻受挫。21日,拿破仑调其兵力组织最后围攻,由于塞律里埃从敌军右翼进行迂回包抄成功,柯里被迫率部溃退。法军进而抵达皮埃蒙特平原,其骑兵师乘胜追击溃退的撒丁军,撒丁国王不得不派特使在凯拉斯科会见拿破仑。4月28日,拿破仑与撒丁王国的部队单独签订了停战协定。

5月15日法国与撒丁王国又在巴黎签订了和约,而且和约内容对撒丁王国是极其苛刻的。接下来只需要单独对付奥地利军队了。拿破仑步步紧逼,奥地利军队节节后退,一直到了洛迪,法军需要渡过阿达河,但这个重要据点有1万奥军防守。5月10日,发生了著名的洛迪战役,拿破仑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双方在一座桥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拿破仑带领掷弹营冒着奥军封锁桥头的密集炮火向前冲击,直至拿下这座桥,收缴了15门大炮。

同时,拿破仑乘胜追击,于15日攻下了米兰,在六七月份又攻下了一系列城市和乡村。所到之处,他肆意抢夺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大炮、火药、枪支,还有艺术品等。尽管意大利保持中立立场,但法国士兵的抢劫行为遭到意大利居民的报复,有数名法国士兵被杀,随之而来的是拿破仑军队对当地居民的血腥的屠杀和更为残酷的洗劫。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拿破仑加冕皇帝时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1804年5月18日这一天,经元老院通过,并由公民投票选举,以三百多万票赞同、二千多票反对的悬殊差距,使拿破仑圆了自己的皇帝梦,成了法兰西人的皇帝。拿破仑称帝之后,授予了他麾下的18员军官为帝国元帅头衔,其中现役14名,另有4名是年事已高的退役老将。富歇因在建立帝制中斡旋有功,拿破仑又恢复了他在警

  • 拿破仑的英雄末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814年4月20日上午11点,拿破仑在俄、奥、普、英的监护及千余名骑兵的簇拥下,开始向厄尔巴岛进发。他在流放途中乘坐一辆六匹马拉的“卧车”,他身后紧跟着十三辆马车。根据与联军达成的协议,拿破仑可由一千二百名皇家卫队骑士护送车队护送,但是,只能送到纳韦尔。从罗昂开始,由奥地利和哥萨克的骑兵部队取而代

  • 拿破仑的宝藏到底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812年5月,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50万大军对俄国进行远征,并于同年9月14日占领莫斯科。拿破仑在莫斯科掠夺了许多战利品和奇珍异宝,其中包括古代的武器、克里姆林宫中的珍贵物品、教堂的装饰品以及绘画和雕像等。此时的莫斯科几乎是座空城了,大部分居民已随俄军撤退,近20万人口的城市剩下的还不到1万人。当天

  • 拿破仑怎么一夜间当上司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769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是一个左撇子,他的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1796年才改名为“波拿巴”。拿破仑一开始自认为是一个非法国人,希望有一天能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入奥顿中学。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

  • 拿破仑在实战中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贵妇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随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多

  • 拿破仑怎样进行军事立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的军事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军队的管理和指挥,把军队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一定的准则,这就同“朕即国家”下的封建王权的军队有了根本的区别,从而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拿破仑的军事法规主要散见于他制定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方面,虽然没有呈现出系统,但却具有准

  • 拿破仑如何成为欧洲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底,俄国将领库图佐夫与奥地利联军向巴伐利亚乌尔姆开进。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取得乌尔姆战役胜利,反法联盟投降。随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又于1

  • 拿破仑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

  • 历史名人对拿破仑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雨果: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

  • 赖雅日记:张爱玲的忘年跨国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赖雅原是德国移民后裔,年轻时就显露了耀眼的文学才华,他个性丰富多彩,知识包罗万象,处事豪放洒脱。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女儿。但生性奔放自由的他,很不适应婚姻的束缚,便与女权主义者的前妻解除了婚约。在这以后的岁月里,他也结交过不少动人的女友,但她们中没有一个愿意也没有本事与这个男人共结连理,直到他65岁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