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达芬奇的天才为什么是因为多动症

达芬奇的天才为什么是因为多动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2:39

莱昂纳多·达·芬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发明家。一篇发表于Brain上的文章让我们对这位旷世奇才又有了些新的认识。伦敦国学院的神经科学家Marco Catani通过分析达·芬奇的作品有关他行为的历史记录,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达·芬奇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说的多动症(ADHD)。

ADHD是一种行为障碍,特征是持续拖延、无法完成任务、精神不集中以及身体和心理上的焦躁不安。虽然在儿童时期最常见,但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成人被诊断为ADHD,其中包括大学生和职业生涯成功的人,这也或许能帮助我们解释达·芬奇的非凡成就。

达芬奇也拖延

无论是传记中记载的达·芬奇,还是同时代人评价中的达·芬奇,他都是一个常常行走在“旅途”中的人,他总是会突然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想法,因此也常常难以完成手头的工作。

达·芬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准备完备后不久就被他遗弃了。1478年,是他第一次作为独立画家进行创作,画的内容圣贝尔纳教堂的大祭坛,尽管他获得了25弗罗林的现金预付,但他从未最终交付过这项工作。相比之下,与其同龄时拉斐尔已经完成了80多幅画作,包括梵蒂冈的大型壁画。

无数与达·芬奇接触过的人都目睹了他这“不靠谱”的性格。达·芬奇早年主要服务于米兰公爵卢多维科·伊尔·莫罗,公爵希望达芬奇为他的父亲刻造雕塑,但达芬奇却渐渐对公爵父亲的坐骑产生了兴趣。但之后,他又把目光放在了研究马的解剖上。就这样,他的重点总是会突然就“跑偏”。在与公爵分道扬镳后,达·芬奇在日记中也承认“公爵的任项目都没有完成。”

小说家马代奥·班洛在观察过达·芬奇绘画《最后的晚餐》时,清楚地发现了他变换无常和混乱的组织能力:“他拿起他的刷子,画其中一个或两个人,然后突然放弃继续画这些人。”

他曾与帕维亚大学的教授Marcantonio Della Torre合作创作了解剖学论文。Della Torre死后,独自一人的达·芬奇面对大量的解剖图纸,甚至都组织不出连的材料以供出版。他在笔记中沮丧地写道:“忍耐着开工比忍耐着收尾容易得多”。

教皇利昂十世在1514年雇用了达·芬奇,但当他注意到达·芬奇无法履行职责时,利昂十世无奈地惊呼:“这个人永远不会做任何事情,因为他在开始之前总是考虑得太多!”

达·芬奇的三件杰作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创作:《最后的晚餐》用三年完成,但因使用不正确的壁画技术拖延了工作进展;《蒙娜丽莎》达·芬奇生前一直在修改,间歇工作了近16年直至他去世;《圣·杰罗姆在荒野上祈祷》为未完成的油画。

ADHD与艺术洞察力

左撇子和阅读障碍,这些在ADHD患者中都很常见。而达·芬奇很可能就是左撇子,有30%左撇子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右半球,有足够的间接证据表明,达·芬奇就是这30%中的一员。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左撇子学生对艺术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的笔记显示出了镜像写作和拼写错误,这些错误被认为是他有阅读障碍的线索。阅读困难者在视觉空间辨别和视觉记忆的任务中往往表现出色。而且阅读障碍的艺术生比没有阅读障碍的艺术生具有更好的心理意象和3D心理可视化能力,这或许是达·芬奇在绘画和解剖学方面傲人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很容易因为满脑子充斥着创意点子,从而促成一些创作行为。Catani认为,ADHD有积极的方面,它可以激发创造力,但同时它也分散了注意力。这些创意冲动来得快,走得也快,一旦某个创意的新颖性消失或者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ADHD患者又会产生新的冲动,所以这些人就会很难长久地坚持一件事情。

首篇达芬奇传记作者乔治·瓦萨里写道,达·芬奇能够持续思考或研究,但这通常是以失去工作整体的进展为代价的,他不遗力地将他非凡的创造力提炼成具体的成果,并专注于兑现他的承诺。“如果他变数不那么多,他可能会掌握的更熟练,因为他确实让自己去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在开始学习后,他又放弃了。”

ADHD并不完全是坏事

在关于达·芬奇的精神分析文章中,弗洛伊德把达·芬奇的踌躇与思索归因于他私生子的身份以及母亲的爱,并将其解释为性压抑。但现代神经精神病学却有不同的解释。

ADHD并不是单一的风险因素导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ADHD起因于几种遗传和环境风险,如个人、家庭、职业和社会环境,每种因素都具有较小的个体效应,共同作用后会提升ADHD的易感性。

有证据表明,达·芬奇经常缺钱,而且比其他水平相当的艺术家的收入要少得多,这或多或少的与他“难以完工”的名声有关。此外,即使才华卓越,但他的许多建筑和工程思想因无法被那个时代的人所理解而被忽视,这些都对他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至于这位大师总是烦恼的反复自问,“告诉我,告诉我,到底有哪样事情是完成了的?”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代表了行为不端的儿童,他们因为智力低下,注定会生活困难。但事实相反,我在临床看到,许多幼年时期患ADHD的人长大后都表现出聪明的特质,同时也会拥有敏锐的直觉。当然他们也可能因为发挥不出潜力而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Catani教授认为,如果积极引导,ADHD的某些特征可以带来优势:跳跃式的思维可以激发创造力、原创性;不停的思维躁动可以在引导下变成对新奇和变革的追求。

所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一定是坏事,即时进行矫正和治疗,并且发挥他们超常的创造力,说不定有的孩子会成为下一个天才达·芬奇。但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样重要,要学会做容易满足的人,对事物抱有平常心,减少忧虑与烦躁的心态,按时完成任务,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也可以避免成为另一个“达·芬奇”。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达芬奇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素食主义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名字出现在素食主义者与杂食者的辩论中。达芬奇甚至被素食主义者称为自己的一员。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生活在500年前的发明家和画家的饮食习惯?“人是百兽之王,因为他们的残暴超过了野兽。我们靠着它们的死活着,我们是埋葬它们的地方!我

  • 达芬奇的独特绘画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晕涂法”是达·芬奇作画时为人所熟知的一种手法。达芬奇较早期画作《美丽公主》和名画《蒙娜丽莎》,两幅画中的女性笑容均利用了达芬奇最擅长的“晕涂法”,令观众产生错觉。达芬奇在两幅画中混合了不同色彩,使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口形。直接看,会觉得嘴角向下。视线若移向其他五官,就会觉得嘴角向上,好像是在微笑

  • 新航路的开辟者迪亚士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holmeu Dias,约1450年—1500年5月24日),为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

  • 哥伦布的四次出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

  • 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探险队出发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

  • 达·伽马如何开启殖民活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达·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在里斯本出发,通过寻找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过加那利群岛,绕过好望角,经过莫

  • 乃木希典:日本楚霸王 狂徒封神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尔灵山巅岂险攀,男儿功名期克艰。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同仰尔灵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乃木希典,郭沫若就对其评价是日本近代汉诗第一人,但他绝不仅是会舞文弄墨的文人,乃木希典(日语:のぎまれすけ,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长州藩藩士出身,曾用名源三郎、文藏。陆军大将,善写汉诗,持身严

  • 拿破仑生平大事年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779年4月25日,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10月,奉命转入巴黎王家军校。1785年9月,拿破仑以少尉衔毕业。1785年11月,开始在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服役。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

  • 拿破仑是如何进行雾月政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青年时期的拿破仑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天才。法国国民革命军政府,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大胆任用他到各地带兵,拿破仑也不负厚望,对欧洲封建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1796年,拿破仑被受命指挥法国驻意大利的军队。在1796年到1797年间,他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精彩的胜利。拿破仑同欧洲封建势力作殊

  • 拿破仑:让整个欧洲臣服的小个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建者。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上的阿雅克修城一家不太富裕的贵族家庭。其父夏尔·波拿巴是律师。家中有八个孩子,拿破仑是次子,他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1778年年底到巴黎奥顿的一所学校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