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伊贺流忍术创始人百地丹波守简介

伊贺流忍术创始人百地丹波守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4/3/2 14:31:36

百地丹波守,日假名:ももちさんだゆう(1512-1581?)伊贺豪族,百地家领主,本名正西,又名百地丹波、百地三太夫,乃伊贺流忍术创始人。被称为伊贺“三上忍”之一的百地家忍者的领导者,因其受朝廷官位丹波守而名。

百地丹波守基本信息

百地丹波守名正西,也有说是世袭之称号,不能确定。伊贺竜口的伊贺上忍三家之一百地家当主。著名的上忍,据说手下上忍、中忍有近百人之多,下忍数量当然就更为可观了。他是第一次伊贺之战的守方总大将,把织田信雄打得狼狈逃蹿,第二次伊贺之战他担任军师。

百地丹波守在友生乡喰代(三重县上野市)修筑了百地城寨。百地家代代相传的《百地系图》的开头处这样记道:“百地家的祖先百地丹波泰光从设都于奈良的时代开始,就领有伊贺国喰代村,每年春秋两次前往南都(奈良,日本南北朝时期后醍醐天皇所在的都城)勤务。这是延历年中的事。”(摘自久保文武氏《伊贺史丛考》)百地丹波守还在大龟口乡(奈良县宇佗郡室生村)建有另一座宅邸。

伊贺从平安、镰仓时代开始,以东大寺为首,兴福寺、伊势神宫、春日大社等寺社领地很多。名郡的东大寺领黑田庄被伊贺的土豪(恶党)没收占领。虽然室町幕府命令服部氏、百地氏等有实力的土豪讨伐恶党,但是由于他们和恶党同气相求,只幕府报告“正要讨伐他们就逃跑了”便了事。

百地丹波守承担着兴福寺大乘院领地的年贡征收,天正七年(1579)七月纳入的贡米为八十五石,他从中所渔厚利也可以略窥一斑。在这之后两个月,伊贺受到了织田信雄的进攻。

百地丹波守人物经历

天正七年(1579)九月十五日爆发了第一次伊贺之乱。由于织田信长次子信雄听信了伊贺国名张的比奈知城主下山甲斐“伊贺国人心散乱,乡中众人不是一条心。请发兵进击据为领国。我将为您带路供驱驰。”的话,在不经正在播磨远征中的信长同意,便统率约八千人的织田军向伊贺发起进攻。于是以服部、藤林、百地三家为首的一千多名伊贺忍者对来犯之敌进行了抗击。他们隐蔽穿梭于林木间,不断用火器朝敌军射击。致使因找不到敌人接战,士兵又伤亡不断的织田军全线崩溃。指挥这场战役的主要人物之中就有百地丹波守。

获悉儿子战败的织田信长大为震怒。在天正九年(1581)九月三日,经周密部署后(信长)率军向伊贺再次发起了进攻。四万人的织田军多路进击,一举突破了伊贺方面的防线。随即伊贺全域孽火熊熊,民宅神社、寺院山林皆成灰烬,伊贺忍者神出鬼没。男女百姓拼死抗战——以血洗血的激战在各地展开……

作为因这次大乱而起的最为有组织的大规模战役之一的柏原城(名张市)攻防战成为了百地丹波守最终去向最有争议的一战。

在这一战中百地丹波守与泷野吉政、泷野友生等人共同率领武士、下忍及百姓共计一千七百余人抗击织田方面(信雄)的进攻。战况十分激烈,织田军虽然奋力猛攻,终究难以攻破众人死守的柏原城。最后,关于这一战的结果有了两种说法:

一、经过力战,柏原守军最终不敌人数众多的织田军,柏源城被攻破,城内守军全部阵亡。其中就有百地丹波守。

二、百地丹波守等人接受了奈良兴福寺僧人大仓三郎申乐太夫的劝告,向信雄投降。之后百地的信息中断,据说他逃到了纪州活到了天正二十三年(1595)。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哥白尼的成长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

  • 帖木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4.9—1405.2.18),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4.10—1405.2.18在位)。绰号“帖木儿兰”(跛足帖木儿)。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早年臣属于河中统治者合札罕及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1362年,与内兄忽辛起兵

  • 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

  • 阿利斯塔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院。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他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

  • 哥白尼建立日心说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6世纪以前,关于地球的结构,地心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而且它成为了基督教的支柱,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却敢于冲破神学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他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哥白尼出生于波兰一个商人家庭,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10岁时便去世了,从此舅父便承担起了抚养他的责任。哥白尼18岁时进入克拉科夫大学

  • 乔尔丹诺·布鲁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舞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

  • 朴不花的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朴不花(朝鲜语:박불화),是高丽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后来,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样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奇承娘得到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收入自己的府第。不久,妥欢帖木尔登基,即元顺帝,封奇洛为第二皇后,居住兴圣宫,并生下太子

  • 马戛尔尼对清朝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马戛尔尼组团访华、并且记下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对当时的中国有褒有贬,毁誉参半。乾隆时期的马戛尔尼来中国以后,对中国各地进行观光游览,记录下来大量笔记。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以及人民生活。在觐见乾隆的路上,他发现沿路的小镇使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英国的疆土之中。可见,当地或许不富裕,但也并不贫穷。

  • 马克斯·舒施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马克斯·舒施尼Max Schuschny发明了塑料。1866年,John Wesley Hyatt凑巧打翻了火棉胶,发现它冻结后会变成坚韧而有弹性的物料,从而发明了塑料"赛璐珞"(Celluloid)。发现经历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