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70 更新时间:2024/2/15 13:48:04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乱的罪魁祸首都可以免去罪责,但是似乎她这么做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垂怜,武则天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她甚至只能躺在长生殿中苟延残喘的活着。而最终随着武则天的病重,曾经的唐朝遗臣开始了复辟唐朝的谋划,并在2月20日在神都紫微城发动了兵变,史称“神龙政变”。

此次政变主要是由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主要人物发起的,其目的就是逼迫女皇帝武则天还政于大唐,并拥立李显为君。2月20日,张柬之等人借口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密谋造反,遂与左羽林将军敬晖和右羽林将军桓彦范等人率领500余名将士兵围紫微城,而于此同时太子李显也跟随而来,借着李显的身份,这支军队顺利的进入了紫微城的内城并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将张易之、张昌宗斩首。后进入了武则天所居住的迎仙宫中,此时的武则天早已病入膏肓,但是帝王的威仪却还在,她环顾四周呵令到“是谁作乱?”,而张柬之也出来说到“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此时的武则天好似明白了什么,她开始向在座的每一位投上了犀利的目光,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太子李显的身上,她说道“太子,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但是此时的李显却并未有任何的举动,他依然站在那里,不过却不也敢再说什么。而群臣见状,深恐太子会被武则天所吓退,于是右羽林将军桓彦范赶忙出来说到“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武则天眼看这朝廷已不是她能掌控的了,整个皇宫都被他们所控制,最终武则天无奈只得将皇位传于李显。2月23日,武则天先是颁布诏书,向天下昭告李显太子监国,负责代行国事,后于2月24日将帝位传于李显。自此在位21年的武则天的政治生涯正式宣告终结,而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太子李显的登基,武则天所创立的大周王朝也历一世而亡,成为了与新朝一样短命的王朝。

而退位后的武则天虽然已不再是大周的皇帝,但是作为她的儿子李显还是很尊敬她,或者说是惧怕她,不过想来也是李旦数十年都生活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李唐很多的宗室都被武则天杀的干干净净,李旦不惧怕也说不过去。也曾是因为如此,此时的武则天虽然退位了,但是李显还是给武则天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并作为太上皇居于上阳宫,可以说李显对于武则天是十分的厚待。不过如此被厚待的武则天却在此时生活的并不开心,失去权利的她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此时的她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英姿,甚至可以说此时的她就只是一位迟暮之年的老妇,她早已没有了曾经的皇帝威仪,有的只是苟延残喘。

据《资治通鉴考异》载“太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颒,形容嬴悴。”简单的说退位后的武则天变得很落寞,她不在梳妆打扮,面容憔悴之极,现在的她可以说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你在她的身上早已经看不见曾经作为大周皇帝的影子。再加上此时的武则天早已失去了权利,她又是一个行将就木之人,所以上阳宫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有的只是落寞,没有人愿意再去看望这位已经失去权力的老人,就这样武则天就只能一个人躺在那床榻之上,没有人能跟她说话,也没有人再去看她,就这样她一个人在上阳宫等待着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

最终在12月16日,在孤独与寂寞中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皇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而在临死前,她却做出了一件让人觉得很惊讶的事情,那就是自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了她曾经陷害过的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而她会这么做或许是晚年的武则天想通了什么,也许亲情真的要比权力重要,如果当年的她不是那么热衷于权力,不是那么热衷于杀戮,或许晚年的她会很幸福,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落寞吧,但事实如何谁又真的清楚呢?我想到底只有武则天自己才知道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柬之为什么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地女性,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很多知名的权臣都败在了她的手上,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是武则天最终被张柬之击败,无奈退位。张柬之在亲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将一代女皇武则天逼的退位,那么对于历史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这个比武

  •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到底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是太上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由于继任者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而且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皇位交替。那么在神龙政变以后

  • 李显本来就是太子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上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神龙政变并不是李显主导的。神龙政变的实质就是大臣们为了自保而发动的一场政变,而且最开始的目标也只是武力解决掉武则天的男宠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只是政变的副产物,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显。对于这场政变,李显虽然是太子,但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大家要的不过是李显在场,好做一

  • 《风起洛阳》高秉烛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弘毅和高秉烛的历史原型,有人认为是少年时期的狄仁杰,身上有少年狄仁杰的影子,但细究起来年纪上有对不太上,因为在武周年时,狄仁杰已经中年。所以,应该人设有狄仁杰的影子吧。《风起洛阳》的男主高秉烛出身于唐朝洛阳的贫民窟(不良井)。他少年时候,对贫民窟着一群鼻涕吸溜的小屁孩,吹比说我将来总有一天带着你

  • 《风起洛阳》韩冬青是谁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剧情进展的很快,观众们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事,因此代入感还是不错的。表扬一下剧中烧脑的剧情,我们常常看到突然出现的一幕一幕,其实都有隐藏含义,只是有的没有明说而已。最新剧情中,韩冬青被杀,当时武思月、高秉烛和百里二郎都在现场,武思月更是敏锐的知道了贼人逃跑的方向,但是我们都知道百里二郎

  • 《风起洛阳》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最新的剧情预告说,高秉烛被抓了,而且还落在了武思月的哥哥武攸决手上。按理说洛阳查案小分队里面武思月是主要成员,和高秉烛、百里二郎关系都非同一般,现在高秉烛即使被抓住了,也应该是不用怎么担心的,但是我们发现,武攸决似乎是很想让他死的,这是为什么呢?武攸决很直接地说想让高秉烛死,我们分析大概

  • 《风起洛阳》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柳襄(柳然叔父),柳适(柳然父亲??)。两个看起来都是文人/文官。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二位出自上面图里所示的河东柳氏的门阀世家。柳氏家族就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王皇后的母族,她的母亲就是柳氏家族的一员,为当时当朝宰相柳奭的妹妹。但是王皇后后来被武则天除掉后,柳氏一族也跟着几分没落,不再被朝廷重用。但是柳氏

  • 《风起洛阳》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攸决(就是武思月的哥哥)原型,年龄和性格比较符合的是一为建昌郡王武攸宁,武则天堂侄,曾官拜宰相,不过后来后来获罪被罢。其二是其弟武攸暨,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爷。虽然史料上记载武攸暨的性格谨慎谦退,处处被风华无两性格强势的太平公主压一头,但是其城府也未可知。武则天在位时,武攸暨晋升司徒,复封定王,后

  • 《风起洛阳》高秉烛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正在热播,该剧一经播出便人气拉满,凭借着精彩的故事剧情和复杂的人物线索备受关注,大有一波全民追剧的气势。《风起洛阳》高秉烛之父登场,一人掌控3股势力,最强反派无疑。在已经播出的剧情中,故事主要围绕三点线索展开,其一、高秉烛追查杀害自己伙伴的面具人;其二、武思月调查扰乱神都的幕后之人;其三

  • 《风起洛阳》武三俞的历史原型是武三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武三俞原型应该是梁王武三思。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唐朝外戚大臣,周国公武士彟之孙,武则天的亲侄子。武氏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个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佞小人。与他的堂哥武承嗣一样,为了功名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为了讨好武皇,给其首任男宠薛怀义牵过马(就是负责监造天堂,并且后来又一把火烧了天堂明堂的那个薛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