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柬之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贬官流放

张柬之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贬官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19 更新时间:2023/12/9 22:38:26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拜吏部尚书,受封汉阳郡公,累封汉阳郡王。除恶不尽,遭韦后和武三思排挤,再贬流放泷州(今广东罗定),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追赠司徒、中书令,谥号文贞,配享唐中宗庙庭。

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居宫中执政,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说:“将军今日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李多祚流着眼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张柬之说::“现在大帝的儿子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小子的威胁,难道将军不想报答大帝的恩德吗!”李多祚回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一切都听相公安排,不敢顾及自身以及妻儿的安危。”于是自己指天发誓,并且与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一同定下了铲除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计谋。

当初,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乡人杨元琰的职务,二人一同泛舟于长江之中,当小船漂到江心时,谈到了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杨元琰慷慨激昂,有救助大唐的志向。张柬之入朝作了宰相后,便推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并且提醒他说:“您大概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江心泛舟时所说的话吧?今天这项任命可不是随便给您的呀。”张柬之还任用了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都让他们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给他们指挥。这件事引起了张易之等人的怀疑和忧虑,张柬之于是又任用他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等人才放了心。

不久,姚崇从灵武回朝,张柬之和桓彦范交谈说:“大事就要成功了!”于是把商量好的计谋告诉姚崇。桓彦范将这事禀告了他的母亲,母亲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应当先为国家大事着想,然后再考虑自家的小事。”当时太子李显都从北门入宫向武则天问安,桓彦范和敬晖前往拜见,秘密地把他们的计策告诉李显,李显允许他们这样去做。

癸卯(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李显有所怀疑,没有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上天诱导人心。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时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李显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李谌说:“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不顾身家性命,殿下为什么非要让他们面临鼎镬的酷刑呢!请殿下亲自去制止他们好了。”李显这才出来。

王同皎将李显抱到马上,并陪同李显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此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在她周围环绕侍卫。武则天吃惊地坐起来,问道:“是谁作乱?”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则天看见李显也在人群之中,便对他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哪能还回到东宫里去呢?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年纪已大,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武则天发现了他,对他说:“你也是杀死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对你们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变故!”李湛满面羞惭,无法回答。武则天又对崔玄暐说:“别的人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崔玄暐说:“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大德。”

接下来逮捕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将他们全部处斩,并在神都天津桥的南边将上述人犯与张易之、张昌宗二人一道枭首示众。在这一天里,为防范突然事变的发生,袁恕己随从相王李旦统率南牙兵马,他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逮捕下狱,这些人都是张易之的同党。先前,张昌仪新建起一幢非常豪华的宅第,规模比诸王及诸位公主的宅第还要宏大,有人晚上在他的门上写道:“一日的丝能织几日的薄纱?”张昌仪让人把字迹除掉,结果又被人写上,这种情况总共出现了六七次。张昌仪用笔在门上写道:“即使是只织一天,我也感到满足。”此后便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15]

甲辰(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决定由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乙巳(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李显。

忧愤而终

诛除张易之、张昌宗,张柬之首先设谋。论功提拔为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王,封给实纳租税的食户五百户。不到半年,他以汉阳郡王加“特进”衔,免除治理政事。

不久,张柬之遭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挤,武三思以张等五大臣诬陷韦后为由,向李显中伤他们,李显于是下诏,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

张柬之失权后,愿回襄州养病,便任命他为襄州刺史。

程前,李显为他赋诗祭路神,还下诏群臣到定鼎门外给他饯行。到襄州后,他以法纪对待下属,即使是亲朋旧故也不放纵宽免。适逢汉水暴涨侵及外城,张柬之就军营壁垒筑堤,遏制急流怒涛,全境依赖它防洪。他又恳切地辞去王爵,朝廷不准。不久遭贬,并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忧愁愤懑而死,享年八十二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袁恕己在神龙政变后为什么被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出身汝南袁氏后裔。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

  • 神龙政变之后的武则天是怎么度过晚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05年对于武则天和她的大周朝来说终将不再是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已是81岁高龄的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还是倒下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虽已知自己命不久矣,但还是幻想着希望做些事情来让自己能多活几年,继续统治着这万里河山。她先是在正月初一宣布改元神龙,后大赦天下,规定凡不是非扬、豫、博三州谋反案以及各种叛

  • 张柬之为什么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地女性,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很多知名的权臣都败在了她的手上,比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是武则天最终被张柬之击败,无奈退位。张柬之在亲手发动了“神龙政变”之后,将一代女皇武则天逼的退位,那么对于历史来说,逼迫皇帝退位的张柬之是一个忠臣吗?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讲述这个比武

  •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到底是太上皇还是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是太上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由于继任者是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显,而且武则天并没有被清算。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次正常的皇位交替。那么在神龙政变以后

  • 李显本来就是太子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上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神龙政变并不是李显主导的。神龙政变的实质就是大臣们为了自保而发动的一场政变,而且最开始的目标也只是武力解决掉武则天的男宠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只是政变的副产物,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显。对于这场政变,李显虽然是太子,但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大家要的不过是李显在场,好做一

  • 《风起洛阳》高秉烛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弘毅和高秉烛的历史原型,有人认为是少年时期的狄仁杰,身上有少年狄仁杰的影子,但细究起来年纪上有对不太上,因为在武周年时,狄仁杰已经中年。所以,应该人设有狄仁杰的影子吧。《风起洛阳》的男主高秉烛出身于唐朝洛阳的贫民窟(不良井)。他少年时候,对贫民窟着一群鼻涕吸溜的小屁孩,吹比说我将来总有一天带着你

  • 《风起洛阳》韩冬青是谁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剧情进展的很快,观众们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事,因此代入感还是不错的。表扬一下剧中烧脑的剧情,我们常常看到突然出现的一幕一幕,其实都有隐藏含义,只是有的没有明说而已。最新剧情中,韩冬青被杀,当时武思月、高秉烛和百里二郎都在现场,武思月更是敏锐的知道了贼人逃跑的方向,但是我们都知道百里二郎

  • 《风起洛阳》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风起洛阳》最新的剧情预告说,高秉烛被抓了,而且还落在了武思月的哥哥武攸决手上。按理说洛阳查案小分队里面武思月是主要成员,和高秉烛、百里二郎关系都非同一般,现在高秉烛即使被抓住了,也应该是不用怎么担心的,但是我们发现,武攸决似乎是很想让他死的,这是为什么呢?武攸决很直接地说想让高秉烛死,我们分析大概

  • 《风起洛阳》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柳襄(柳然叔父),柳适(柳然父亲??)。两个看起来都是文人/文官。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二位出自上面图里所示的河东柳氏的门阀世家。柳氏家族就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王皇后的母族,她的母亲就是柳氏家族的一员,为当时当朝宰相柳奭的妹妹。但是王皇后后来被武则天除掉后,柳氏一族也跟着几分没落,不再被朝廷重用。但是柳氏

  • 《风起洛阳》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攸决(就是武思月的哥哥)原型,年龄和性格比较符合的是一为建昌郡王武攸宁,武则天堂侄,曾官拜宰相,不过后来后来获罪被罢。其二是其弟武攸暨,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爷。虽然史料上记载武攸暨的性格谨慎谦退,处处被风华无两性格强势的太平公主压一头,但是其城府也未可知。武则天在位时,武攸暨晋升司徒,复封定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