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温峤:东晋时期名将,从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

温峤:东晋时期名将,从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3/12/13 23:25:17

温峤(288~329年),字泰(太)真,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晋名将,司徒温羡的侄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出身太原温氏,博学孝悌,善于清谈,起家司隶校尉都官从事。举秀才出身,授司徒东阁祭酒、潞县县令。进入司空刘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任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太子(司马绍),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牧。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册封始安郡公。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获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温峤为人聪敏,博学善文,尤擅清谈,而且凤仪俊美,颇有器量。他早年以孝悌著称,多次拒绝州郡征辟。

初仕西晋

永兴二年(305年),温峤被司隶校尉辟为都官从事,负责监察百官,时年仅十七岁。他弹劾名士庾敳搜刮民财,却反得庾敳赞赏,一时名声大噪。后来,温峤被举为秀才、灼然,又被辟为司徒府东阁祭酒,补任上党郡潞县县令。

永嘉四年(310年),并州刺史刘琨升任平北大将军。温峤是刘琨内甥,素受刘琨礼遇,因此被辟为平北参军。

建兴元年(313年),刘琨进拜大将军。温峤出任大将军府从事中郎,领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当时,匈奴汉国肆虐中原,晋室皇族、世家纷纷渡江南下,到江东投靠琅琊王司马睿。西晋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并州孤悬于北方,境内盗贼蜂起,周边又有石勒、刘聪等强敌环绕。温峤在与石勒的战争中屡建战功,被刘琨倚为谋主。

建兴三年(315年),刘琨进位司空,又以温峤为司空府右司马。

建兴四年(316年),汉国灭亡西晋,随后又攻取并州。温峤随刘琨投奔幽州,依附于幽州刺史段匹磾。

南下江东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治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但却只称晋王,并未称帝。刘琨遂以温峤为司空府左长史,让他南下江东劝进。是年六月,温峤抵达建康。他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辞,盛赞刘琨忠义,并力言江东承袭晋统乃是众望所归,因而深得司马睿赞赏。当时名士如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都非常欣赏温峤,争相与之交往。后来,温峤多次请求返回幽州向刘琨复命,但都未获允准。

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并任命温峤为散骑常侍。温峤以母丧为由,不肯接受官职,再次请求北归。三司、八座共议,皆认为温峤不能因私情而废国事。当时,刘琨已在段氏内乱中被段匹磾冤杀。温峤只得接受任命,留在江东,并要求朝廷褒崇刘琨,以慰海内之望。但晋廷正倚重段匹磾抵抗石勒,并未对刘琨有所追赠。此后,温峤历任骠骑长史、太子中庶子。他极尽规谏之责,并献《侍臣箴》,深得太子司马绍器重,引为布衣之交。

太兴三年(320年),司空府故属卢谌、崔悦由北方辗转表奏晋廷,替刘琨诉冤。温峤趁机再次上表,请求昭雪刘琨。晋元帝遂追赠刘琨为侍中、太尉,并赐谥号。

平定王敦

永昌元年(322年),大将军王敦以诛杀刘隗、刁协的名义起兵,进逼建康。温峤对王敦尚抱有同情之心,曾对仆射周顗道:“大将军这么做似乎有一定原因,应当不算过分吧?”王敦攻入建康后,欲以不孝之名废黜太子,以图取代晋室。温峤又挺身回护司马绍,挫败了王敦的阴谋。是年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以温峤为侍中。

太宁元年(323年),温峤又改任中书令。他执掌诏命文翰,参预机密大谋,深得明帝倚重。当时,王敦已还镇江州,遥控朝政,对此极为忌惮,遂请求以温峤为幕府左司马。温峤假意勤勉恭敬,为王敦出谋划策,又刻意结交其心腹钱凤,逐渐取得王敦的信任。

太宁二年(324年),丹阳尹出缺。温峤以丹阳尹守备京师为由,劝王敦越过朝廷亲自选择任职人选,并举荐钱凤。钱凤则推荐温峤。王敦遂以温峤为丹阳尹。温峤得以返回建康,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给晋明帝,请朝廷作好应变准备。同月,王敦得知温峤背叛,大为恼怒,于是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晋明帝遂封温峤为中垒将军、持节、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抵抗王敦。七月,王敦军队到达秦淮河南岸,温峤认为军力不足,援军未到,命令烧毁朱雀桥以阻敌军。两军隔河对峙,温峤亲自率军渡河奇袭,大败王含(王敦族兄),又命刘遐击败钱凤。不久,王敦病亡。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下诏将王敦的党羽革职除名,僚属予以禁锢。温峤认为,对陆玩、刘胤、郭璞这样被迫跟从王敦的人应该宽宥,司马绍采纳了温峤的意见。同年十月,温峤封建宁县公,赏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出镇江州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病逝。太子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温峤作为丹阳尹,与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一同受遗诏辅政。当时,成帝年幼,太后庾氏临朝称制。庾亮以中书令之职负责政事决策。

咸和元年(326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出镇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当时,征西将军陶侃驻节荆州,威震西陲。庾亮对陶侃非常忌惮,故命温峤坐镇江州,作为形援以防范陶侃。温峤在江州期间,拔擢人才,广施仁政。他还上疏朝廷,欲以持节都督之职专管军事,建议由都督、刺史分治江州,但并未得到朝廷批准。

平定苏峻

咸和二年(327年),庾亮欲削除历阳内史苏峻的兵权,不顾温峤多次致信劝阻,征召苏峻入朝为大司农。温峤担心苏峻谋反,遂请求率军入卫建康,以备不测之变,结果又被庾亮拒绝。不久,苏峻果然起兵叛乱,进攻建康。温峤由武昌进屯寻阳(治今江西九江),命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太守纪睦等人率水师援救建康。

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挟持晋成帝,控制朝政。庾亮在乱军中逃离建康,到寻阳投奔温峤。当时,庾亮还以太后的名义进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温峤以苏峻未平为由,拒绝接受任命。

咸和三年(328年),苏峻军攻陷建康,庾亮出逃。温峤得知后,悲痛欲绝。不久,庾亮前来投奔,并宣布太后的懿旨,进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认为,苏峻未平,不宜受封,拒不接受。四月,温峤与庾亮起兵讨伐苏峻,互推对方为盟主。温峤的弟弟温充建议推举位重兵强的陶侃,温峤派遣督护王愆期前往荆州游说陶侃共赴国难,陶侃非常犹豫。在参军毛宝劝说下,温峤再次修书,痛陈利弊,终于说服陶侃起兵。温峤于是传檄天下,宣告苏峻罪状。驻守广陵的郗鉴向温峤派出使者,提出设立堡垒、坚壁清野、断绝苏峻军粮食来源的策略,温峤深表同意。

同年五月,陶侃率部到达建康。有传言说他要诛杀庾亮以谢天下,庾亮甚为害怕,依从温峤的建议主动拜访陶侃谢罪,两人冰释前嫌。此时,讨苏联军有六万大军,旌旗连结七百余里,声势大振,兵锋直指石头城。苏峻见联军势大,面有惧色,对手下道:“我早知道,温峤能得众心。”两军对峙以来,联军败多胜少,而温峤军粮食尽,不得不向陶侃借粮。陶侃十分恼火,责备温峤准备不足而仓促兴兵,声称要返回荆州以等待时机。温峤首先预言苏峻骄兵必败,再分析形势已经骑虎难下,陶侃如果退兵,有“沮众败事”的危险。陶侃无言以对。

328年(咸和三年)九月,温峤修建行庙,大设坛场,祭告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亲自宣读祝文,语气激昂,泪流满面,三军将士都不敢抬头观看。同月,陶侃都督水军攻打石头城,庾亮、温峤等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出战。苏峻酒醉之下,竟然马失前蹄,被陶侃麾下将领斩杀。

在平定苏峻之乱期间,陶侃虽然是盟主,但是实际谋划安排都依靠温峤。329年(咸和四年)三月,温峤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进爵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王导想奖赏决战前投奔朝廷的路永等人,在温峤的坚决反对下,王导只得做罢。

壮年病逝

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打算让温峤留在朝中辅政。温峤认为王导是先帝所任命的人选,于是要求返回江州。此时的京师方经战乱,残破不堪,物资缺乏,温峤留下部分物资后方才返回武昌。

同年四月,温峤路过牛渚矶,听闻水下多怪物,便命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当夜,温峤中风,回到武昌后没有几天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江州百姓听到温峤去世的消息,无不相对而泣。晋成帝下诏追赠温峤为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标签: 温峤东晋

更多文章

  • 孝惠张皇后为何会嫁给汉惠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惠张皇后,汉朝

    政治联姻是古代帝王经常使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汉惠帝四年(前192年),西汉皇朝迎来了第二位皇后,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皇后张嫣竟是皇帝刘盈的外甥女。为何吕雉非要汉惠帝迎娶张嫣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高贵张嫣出身汉朝名门,为赵王张敖与鲁元公主之女。父为

  • 关羽单刀赴会讲的是什么故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三国

    单刀赴会,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云长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桥段,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但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更多的是艺术加工,单刀赴会的不止关羽,对当时吴国的主将鲁肃来说更是如此。当时是孙权在刘备已经夺取益州的情形下,

  •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清朝,多尔衮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主要是由于他

  • 彭城之战刘邦有56万大军项羽三万人 刘邦为什么还会输给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城之战,刘邦

    对彭城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56万大军败给项羽3万兵力,为何那么惨?韩信呢?彭城之战,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邦56万大军,项羽3万军队。为何刘邦用18倍的兵力干不过项羽?项羽获胜到底靠了什么?一、兵种和兵源1、骑兵对步兵。项羽的3万军队,都是骑兵精锐,而刘邦

  •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做皇帝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皇帝,日常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一天都干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古代皇帝能够宠幸后宫佳丽三千的,游山玩水什么的,基本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实际上,九五至尊,想要为所欲为依然是难如登天,先不说朝中权臣会抗议,就算是边关的外族,也不会让你舒服的过着日子。如果说现在人的996已经难

  • 夏侯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玄,曹魏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文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玄少年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袭封

  • 曹志:魏晋时期大臣,支持齐王司马攸辅政被坐罪免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志,魏晋

    曹志(?-288年),字允恭,沛国谯县人。魏晋时期大臣,魏武帝曹操之孙,陈思王曹植庶次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学习,平易质朴,抱负宏大,擅长骑射,袭封济北王。西晋成立后,降封鄄城县公,出任乐平太守,入为国子祭酒。支持齐王司马攸辅政,坐罪免官。复为散骑常侍,以母忧

  • 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魏延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何坚决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它到底有多不靠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的意思是只要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出十天便可以从子午谷直插长安。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带兵从斜谷北上,如

  • 徐庶离开刘备后就再也没有回去 徐庶为什么不回刘备麾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庶,刘备

    对徐庶为何没有回到刘备身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之中三分天下的雄主刘备,一生之中得到了很多人才的归顺,但同时也错过和失去了许多人才。作为与刘备遭遇最早,感情最深的徐庶。他从刘备阵营之中的离去可以说是一幕挥之不去的悲剧。书籍和影视之中对这一幕的描写让人看了之后无

  • 关羽人生中看得起的四个人是谁 他们都在蜀汉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蜀汉

    关羽一生只看得起4个人,没有一位蜀汉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位人物,也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一个角色。虽然他武艺绝伦且为人忠义,但也是个狂妄自大的人,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入他的法眼。尤其是江东的人士,在关羽眼中不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