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4/2/4 18:47:55

唐太宗临终之时,为李治安排的辅佐大臣中,最后善终的只徐世勣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徐世勣(徐懋功)是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人,他虽然并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那样,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半路从李密那里投奔到李世民手下的。但是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打击过他。他也在李世民的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封为英国公,赐姓“李”,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然而,这样一个备受李世民青睐的大臣,在李世民病重即将去世的时候,李世民却突然把徐世勣贬谪到边远的叠州(今天甘肃地区)担任都督。李世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徐世勣确实是李世民非常信任和宠爱的人。李世民之所以信任和宠爱徐世勣,除了因为徐世勣足智多谋,能征善战以外,还因为李世民认为徐世勣是一个“纯臣”。

李世民为什么会认为徐世勣是个“纯臣”呢?

这件事,可以把他拿来和单雄信对比分析。

当初,徐世勣和单雄信都是翟让的心腹大将。后来,李密夺权,诛杀翟让。当时徐世勣积极反抗,被李密的手下杀伤。而单雄信却当即跪下来,表示投降李密。后来,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徐世勣逃掉,前往投奔李渊、李世民,而单雄信却又一次投降敌人王世充。

当然了,这样的履历,还不至于被李渊、李世民认为是“纯臣”。他们认定徐世勣是“纯臣”,还缘于另一件事。

徐世勣在投降李渊、李世民后,按照一般的规矩,他应该把原先李密以及自己手下的土地、百姓及财物列一个清单,上表给李渊、李世民,表达归顺之意。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只把财物清单给了李密,让李密上报。他认为,李密才是瓦岗寨之主,这些东西应该是李密的,得李密自己去报,他不能抢这个功劳。

当李渊、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觉得徐世勣不忘旧主,心地纯净。

而李世民在获得单雄信后,虽然包括徐世勣在内的很多人,都劝李世民不要杀单雄信,但是李世民却一定要杀他。就是因为李世民认为单雄信这样的人,是不可靠的。

徐世勣投奔了李世民后,先是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接着又率军平定突厥之乱,守卫边疆十六年。贞观十五年(641年),徐世勣被李世民调回京城,担任兵部尚书。还未上任,又遇到突厥薛延陀军叛乱。于是徐世勣重新返回边关,攻打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俘获俘虏五万多人,战马一万五千多匹,获得大胜。

此后,高句丽在东边闹事。当初李世民想要征讨高句丽,但是魏征反对,李世民只好作罢。魏征去世后,徐世勣主张积极讨伐,认为只有灭掉高句丽,才能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李世民听从了徐世勣的建议,亲征高句丽。不过,李世民这一趟,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李世民自己相当不满意,说:“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意思是说,如果魏征活着的话,我就不会做这件劳而无功的事情了。

积极动员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是徐世勣。那么,是不是因为徐世勣动员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最终又没有灭掉高句丽,李世民迁怒于徐世勣,才贬谪他的呢?

显然不是的。徐世勣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回国后,李世民对他相当重视,再一次把他提拔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接着,又提拔为太子詹事,让他辅佐太子李治,可见,李世民对他是很信任的。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在病重去世前,却还要贬谪他呢?

《旧唐书》里记载了一段话。李世民在去世前,把李治召到病榻前,对他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也就是说,你对徐世勣没有恩惠,我先把他贬谪出去,你上台后,再把他提拔回来。这样,他就会死心塌地跟随你了。

果然,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当即把徐世勣提拔回来,先担任同中书门下,接着,迅速拜为尚书左仆射,这已经是首席宰相了。

徐世勣果然对李治忠心耿耿,后来他再次率军征讨高句丽,直到灭掉高句丽,为大唐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可见。李世民虽然很信任徐世勣,却还是要对他实施帝王心术。这种所谓的“驭臣之术”,显然是缺乏肝胆相照的。

标签: 徐世勣唐朝

更多文章

  • 吕端:北宋初年宰相、诗人,为政识得大体,清简处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端,北宋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县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端出身官宦之家,好学上进。后晋时期,凭借父荫,候补千牛备身。后周时,担任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任浚仪知县、定州

  • 王绩:隋唐时期大臣,个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绩,唐朝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绛州龙门县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出授六合县丞。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去职,躬耕于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

  • 刘备手下两个大将一个打过吕布一个胜过关羽 两人为何都没有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蜀汉

    对刘备两员大将,一个打得过吕布,一个胜过关羽,为何均不受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前期的篇章中,三位雄霸一方的统领都经历了无比的坎坷。除了从父兄手里接过大权的孙权以外,其他两位都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曹操经历过逃亡,而且在讨伐董卓的联盟中孤军奋战,兵败后大骂袁绍等人“

  • 公孙策不是包拯的得力助手吗 包拯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包拯,公孙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包拯为何含泪斩公孙策?不是他的得力助手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最让皇帝头疼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们,虽然有不少的人都被皇帝给收拾了,但是有的也是让他们特别为难,因为有可能一抓就能牵涉出一堆人,其中不少还是自己特别得力的官员,因此这到底是除掉还是留着。可是

  • 汉武帝知道卫子夫死后,是什么表现?后悔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汉朝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逼死自己的太子刘据以后,不久就后悔了,并且对这件事展开了追查。对造成太子死亡的人,都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夷灭了江充三族,将另一个陷害太子的苏文烧死。那些曾经因为在“巫蛊之祸

  • 寇准作为忠臣又是能臣 最后晚年为什么会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寇准,北宋

    对寇准既是忠臣也是能臣,为何屡遭罢免,晚年孤苦伶仃在异乡去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年间,18岁少年高中状元。早朝上,少年与皇帝赵光义争辩起来,皇帝青筋暴起,气得要拂袖而去。谁知,少年猛地上前,一把抓住皇帝衣角,说:“想走可以,等我把话说完”!这样的人,恐怕赵光义这辈

  • 古代臣子被皇帝赐死的时候 大臣为何还要感谢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臣子,皇帝

    还不知道:古代臣子都要被皇帝赐死了,为啥还说谢主隆恩,他们在感谢什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谢皇帝,令他们可以死得体面些你可能听过这句话,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当然,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表面这样——只从大众们通俗的理解来讲,为什么会这样?是怕大夫遭受折磨与侮辱。

  • 韩信都没有打过仗 韩信为何能做到百战百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此前从没带过兵,为何后来却百战百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言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骁勇善战的将领和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类人熟读兵法、阵法,却不能学以致用,战场杀敌,比如战国时期赵括,论口头斗兵法、阵法,几乎没有人比得

  •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晏殊,北宋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一生

  • 三国演义中张飞为何会抢走吕布的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汉朝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白手起家,一穷二白,卖草鞋出身,什么都没有,要地盘没地盘,要兵没兵,因为缺马,到处派人买马,发展势力,没想到,张飞却背着他抢了吕布的马,惹恼了吕布,吕布带兵打上门来。那么,问题来了,张飞抢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