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68 更新时间:2023/12/4 14:23:20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的身边作战。最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刘备终于拿下来汉中。

刘备为何非要拿下汉中不可呢?很简单,汉中对蜀国来说非常关键。占据了汉中,就可以保住大本营益州,否则蜀国就难有安稳之日。既然汉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自然要安排一位得力的干将镇守于此,最终魏延入选。而魏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刘备没有看错他,魏延镇守汉中的10余年间,曹魏屡次前来进犯,却无人能攻破魏延的防线。

《三国志》这样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后来,王平沿袭魏延的防守策略,在兴势之战中,也击退了曹爽大军。《三国志》记载:“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可是到了公元263年,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接手的时候,不到30天的汉中就从他手中丢失了。魏延镇守汉中十年都没有出任何纰漏,王平按照魏延的策略,也抵挡住了曹爽大军,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姜维完全改变了魏延的防守策略。《三国志》记载:“及姜维用事,建议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姜维认为魏延之前的防御措施太过消极,他觉得应该把所有主力退守到汉城、乐城,然后想办法诱敌深入进入平原一带,然后乘虚攻击,给敌人来个大歼灭。

乍一看,姜维的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却有很大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蜀魏两国实力悬殊,当时蜀国所有兵力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十万,而最终能到姜维手中有权调动的兵力也就几万人,可是曹魏单是攻打蜀国的兵力就能调集十八万。由此可见,双方军事上的差距有多大。所以,姜维诱敌深入的想法是好,但是要建立在蜀汉强大的基础上才行。可现实是,蜀汉已经被诸葛亮和姜维的频繁北伐快消耗殆尽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姜维想当然的采取诱敌深入,只能自取灭亡。

其次,魏强蜀弱的事实。蜀国之所以能屡次拒敌于国门之外,就是依托着汉中周边的险要地形。魏延之所以能固守汉中十年也正是如此,汉中的防御自魏延部署以来,均采取“实兵诸围以御外敌”的做法,利用汉中周边的山险,在各个要塞阻击敌人。这样就可以花很少的兵力,有效阻挡曹魏大军的来犯,使得他们难以进入汉中平原。

但是,姜维一接手却弃险不守、完全摒弃了原本防守优势,选择门户大开,企图诱敌深入予以歼灭。殊不知一旦曹魏大军进入开阔的汉中平原,就犹如引狼入室。蜀汉的这些残兵弱旅,如何能抵挡得住魏军的猛烈攻击?恐怕到时候,不是要歼灭魏军,而是只有被魏军歼灭的份了。

最后,蜀国内部君臣离心,将才缺乏。蜀国在“乐不思蜀”的刘禅统治下,自然也就培养不出什么大将了,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局面。再加上蜀国上下对姜维伐魏中坚之人的排挤,不光是黄皓之辈,就连忠心为国的诸葛瞻等人都开始反对。如此下去,就算邓艾不带兵伐蜀,恐怕蜀汉早晚也会土崩瓦解。

最终,姜维失守汉中,致使蜀国门户大开。邓艾带兵杀入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就此灭亡!

标签: 魏延姜维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臣商议

  •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有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赤壁大败到曹操去世,在他人生最后的十二年里,他这个“老骥”都做了些什么?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

  • 高俅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俅,宋朝

    高俅,北宋末年太尉,宋徽宗时期的官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水浒传》中,高俅是个坏透了的人。开篇就写他迫害林冲,整个书中,他更是干尽了坏事,俨然是北宋末年朝廷奸臣中,最突出的代表。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北宋末年出现了著名的“六贼”,也就是六个最大的奸臣: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

  •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季兰,唐朝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女子,

  •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王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代枭雄

  •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廷玉,清朝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

  •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三国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算是世家子弟。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就在准备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这里因

  •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霍峻,蜀汉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

  •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魏忠贤

    还不知道:崇祯如果没有杀魏忠贤,明朝的结局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忠贤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贼、大反派,这是毋庸置疑的,崇祯皇帝评价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崇祯皇帝爱杀大臣,向来有很多争议,但对杀魏忠贤,却没有人说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