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3/12/10 14:27:44

常璩(约291年—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全书共十二卷,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主要成就

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影响的历史、地理著作,《四库全书》入史部载记类,近人则往往将其划入地方志中,并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该书资料丰富,取材广泛,引据于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谯周、习凿齿、王隐、虞预、干宝等人的作品,内用丰富且简明扼要,对于古代史料,能批判吸收,而非一味盲从滥用。草创始就,即倍受重视。书成之后,就被世人广泛传钞,流行南北。范晔着《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取其文,后来崔鸿着《十六国春秋》、郦道元注《水经》、刘昭注《后汉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无不尽量吸收《华阳国志》的成果。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历代书志均加着录。

我国两千年来,地方史志数量极多,无非流行一时,不久后便毫无价值。惟有《华阳国志》,迄今为止,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该书在历史发展阶段中,代表性强,足以与正史相提并论。

《华阳国志》还是是第一部完整记叙了西南地区的从古到今的历史、地理、人物等内容的方志著作,使后世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西南地区的风貌。历史学家任乃强认为:“此其于地方史中开创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记》。”

《华阳国志》与儒家主张契合,其思想不乏进步性,表达了对贪污之揭发指责,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的公道主张之表扬,与夫崇俭德,尚勤劳,奖信义,鄙自私等思想观念,被后人肯定。常璩此书,同时也为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原的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作出巨大贡献。

个人作品

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为常璩代表作。《华阳国志》凡十二卷,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四卷,述梁、益、宁三州地理与其古史;第五至九卷,记述公孙述以来的割据蜀地者始末;第十、十一两卷,标榜蜀地的人物,最后以《自序》为一卷,又辑附三州人物目录。全书共约九万字,在当时,可谓地方史一鸿篇巨制。

蜀记

李雄时期,常璩撰写《蜀纪》。此篇初名《蜀记》,曾单行。后来改为《华阳国志》之一篇,称为《蜀志》。《蜀本纪》取材于扬雄《蜀本纪》、应劭《风俗通》、谯周《益州记》、陈寿《益部耆旧》与扬雄、左思两《蜀都赋》、来敏《本蜀论》、赵宁《乡俗记》及常璩自己的见闻,而以《史记》、《汉书》、《续汉书》、《汉纪》、《续汉纪》与陈寿、王崇《蜀书》之文参校订正。其他所云司马相如、严君平,阳城子玄等人的《蜀本纪》。

巴汉记

常璩于撰述《蜀记》同时,亦撰写《巴记》,取材于谯周《三巴记》及回到蜀地的荆湘流民传述。后复采用祝龟《汉中志》与郑仅、陈术所写的书,以及东三郡与梓潼郡、阴平郡往事,称为《巴汉记》,到李寿时流传于北方。永和中,收入《华阳国志》,始分为《巴志》与《汉中志》二卷。

南中志

李寿取宁州后,常璩纂述《南中志》。《南中志》成书较晚,取材于杨终《哀牢传》,谯周《南中异物志》,魏完《南中志》等书,另外还大量记述北还流民的传说。后来收入《华阳国志》时,全用《南中志》旧文,未有增改。

蜀李书

汉兴初,常璩取《汉纪》所载公孙述事,像陈寿书一样,将内容分为《纪》、《传》两部分,称为《蜀汉书》,正文共九卷,合《自序》共有十卷。因为李势将该书送给石虎,已删除常氏《自序》,改称《蜀李书》,所以北方的文士最先传抄。又名《汉之书》、《汉志书》等,后来改写为《华阳国志》一部分。

益部士女总赞

成汉时,常璩撰有《益部士女总赞》一篇。常璩入晋后,将其收入《华阳国志》,并在各个人物下添加小传,改写为为《先贤》、《后贤》两篇。

标签: 常璩东晋

更多文章

  •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延,姜维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的身边

  •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臣商议

  •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有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赤壁大败到曹操去世,在他人生最后的十二年里,他这个“老骥”都做了些什么?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

  • 高俅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俅,宋朝

    高俅,北宋末年太尉,宋徽宗时期的官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水浒传》中,高俅是个坏透了的人。开篇就写他迫害林冲,整个书中,他更是干尽了坏事,俨然是北宋末年朝廷奸臣中,最突出的代表。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北宋末年出现了著名的“六贼”,也就是六个最大的奸臣: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

  •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季兰,唐朝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女子,

  •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王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代枭雄

  •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廷玉,清朝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

  •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瑜,三国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算是世家子弟。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就在准备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这里因

  •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霍峻,蜀汉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