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3/12/20 23:41:4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晚年杀光卫家人,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卫青的“外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晚年却沉浸在杀戮中无法自拔。

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

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在决定让6岁的小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后,居然狠心将其母亲钩弋夫人杀害。

在上一篇我已经讲了,汉武帝做这一系列动作的内部动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头像看一看。

那么,今天我们来详细扒一下,汉武帝如此疑心的君王,连枕边人都不相信,为何又会把权柄交到霍光的手上呢?

霍光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躲过汉武帝一次又一次的屠杀呢?

01霍光与卫家千丝万缕的联系

霍光本是平阳县吏霍仲儒的儿子,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去皇宫看看。

但是,人生有很多巧合,自己父亲多年前的一次情不自禁,造就了一个旷世奇才的哥哥,霍去病。

而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又是皇后卫子夫以及大将军卫青的姐姐,这样,如果跟着哥哥霍去病叫的话,霍光也要叫卫青一声舅舅才对。

而我们知道,卫子夫的地位稳固,除了自己一向行事的小心谨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超级豪华的陪嫁团队“帝国双璧”。

霍去病和舅舅卫青撑起了汉武帝打垮匈奴这个豪迈的梦想。

仅仅两年的时间,霍去病就由一个新兵蛋子,蜕变成为能与大将军卫青齐名的骠骑将军。

而此时的霍光,还在乡下跟着父亲玩泥巴。

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在功成名就后,霍去病去看望了父亲霍仲儒。

不但给他置办了田产留下了金银,还将霍光带回京城和他一起生活。

可以说,没有卫家,霍去病霍光再有能耐,也进不了汉武帝的视野范围内。

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情感和对卫家的又有所不同。

他喜欢霍去病敢做敢当的性格,爱屋及乌,甚至在霍去病死后,登泰山祭天时,还单独留霍去病的非婚子霍嬗在身边,一起在泰山之巅长谈,希望能够基因复刻一个霍去病出来。

所以,这样有别于与卫家的情感纠葛,也让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多了一份生机。

02晚年的汉武帝,大开杀戒

在公元前91年,汉武帝前朝后宫动荡不堪。

在巫蛊之祸的波及下,和卫家有关的人员几乎全部清除干净。

这里面,包括汉武帝的亲生女儿、亲生儿子和亲孙子,以及亲姐姐卫青都后老婆平阳公主的孙子曹宗等一大票和卫家沾亲带故的人。

如此大规模的清洗,令人奇怪的是,身为受惠于卫家的霍光却安然无恙?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来看,整个巫蛊之祸被杀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基本上都是汉武帝想杀的。

比如说丞相公孙贺一家,他就是汉武帝给安排死的。

因为汉武帝要清除卫家外戚的实力,而在卫青死后,作为卫家女婿的公孙贺成为卫家在前朝最高阶的官员,所以,公孙贺必须灭门。

什么儿子贪墨军饷,江洋大盗指控,这些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减除卫家外戚的这一庞大主枝。

而江充在汉武帝的授意下,更是将巫蛊的搜查范围扩张到了后宫之中。

像皇后和太子的东宫,要是没有汉武帝的授意,他江充敢进去搜?

由此可见,将卫家连根拔起,是汉武帝计划很久的事情。

而太子刘据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备受卫家影响,如果刘据上台,那么,很难说不会让卫家外戚死灰复燃。

所以,卫子夫和太子就这样,被汉武帝默默地安排死了。

那么和卫家沾亲带故的霍光为何能幸免呢?

我们可以看到,霍光和卫家最直接的纽带就是霍去病。

但遗憾的是,霍去病命不好,公元前117年就去世了。

而此时,霍光随霍去病到京城来也不足一年。

一个十来岁的娃娃,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很难建立起自己和卫家的强联系。

加上霍去病给他安排的给汉武帝身边的差事,不管是从相处时间还是情感建设上,霍光都更加倾向于汉武帝。

因为他知道,如果汉武帝要杀他,卫家绝不可能有人出面保他。

而这也是为什么霍光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当巫蛊之祸波及卫家时,他没有发声的原因。

因为本质上来说,霍光欠的是霍去病的人情,而霍去病已经死去20年里,所以霍光和卫家,早就没关系了。

甚至可能说,在霍光感觉到汉武帝对卫家的态度后,他有可能主动地和卫家划清界限,为自己全身而退做准备。

03做事风格:靠谱的实干家

虽然霍光心思缜密,也有一定的手段,但是在汉武帝面前,这些都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汉武帝的风格其实是实干家,他有梦想,也有实现它的计划和步骤。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一手培养起来的,在他们之前,李广他们在面对匈奴的时候,还是以阵地战,防御战为主,很少有主动出击的战斗,而获胜的概率也比较有限。

而从卫青、霍去病开始,大汉才开了对匈奴的追击战。

不要说卫青霍去病真的是什么天赋神将,能创造出这样的作战方式。按照他们的出生和家族渊源,能够认识字就不错了。

而看看这三人的晋升路径,基本上都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汉武帝身边做常侍,接受汉武帝的亲自教学。

而汉武帝的常侍这一职务,也成为王侯将相的高产地。

霍光和卫青一样,他在汉武帝身边做事,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地踏实肯干。

在《汉书》中,班固说霍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可见,汉武帝对霍光的信任,来源于他在汉武帝身边20余年日积月累的谨慎行事。

而汉武帝是君主也是老师,在他身边,侍郎这个位置可以说人才辈出。

这可不是偶然,像卫青霍去病公孙贺这些人,都在他身边学习过,包括后来和霍光一同辅政的金日磾等人,都是长年在汉武帝身边学习服务,才有了汉武帝的信任和过硬本领。

所以,霍光也凭借着自己在汉武帝身边做事的这一优势,顺利进入了汉武帝将相学院班中,并以优异成绩,最终进入决赛,成为汉武帝托孤的人选之一。

当然,在汉武帝临终前,将相培训班里的优秀学院也不止霍光一人,给汉武帝训马的休屠小王子金日磾就是霍光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小王子逃难来汉后,就一直在给汉武帝养马,因为工作非常细致认真也颇得汉武帝喜欢。

而且,这金日磾的三观可以说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还要正。

当时汉武帝很喜欢他的儿子,而金日磾的儿子在和汉武帝嬉戏时没大没小恰好被金日成看到,他竟然果断杀掉自己儿子。

因为他说:“儿子不知尊卑,怕汉武帝因宠溺犬子而玩物尚志。”看得汉武帝也是一愣一愣地。

在汉武帝准备托孤时,汉武帝有意让金日磾为主,其余人为辅,而金日磾却主动说自己是外国人,还是以霍光为主。

就这样,在实力和运气的双向加持下,霍光成为了汉武帝托孤第一人。

04权臣之路

我们从霍光后来的表现来看,汉武帝看人的眼光确实很准。

霍光作为汉武帝的托孤首臣,在汉武帝闭眼后的几十年,身体力行将汉武帝的政策方针贯彻执行下去,确实不简单。

首先,他持续推行了汉武帝晚年修养生息的政策,打造出了昭宣中兴这样的一个小盛世王朝;

其次,他在做权臣的路上,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往外戚的方向带偏。

有人可能说,这不是霍光的外孙女和女儿都是皇后吗?他着妥妥地外戚啊!

非也,在刘弗陵阶段,虽然霍光的外孙女最后成为了皇后,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心愿。

当亲家上官和他商量让霍光的外孙女入宫为后时,霍光想也没想就回绝了。

但是,耐不住上官家急不可耐地想要通过外戚这个身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最后偷偷地走了宫中长公主的路线,直接把孙女送入后宫,生米煮成熟饭,霍光不同意也得同意。

而在废了刘贺,扶持刘病已上台后,霍光的权利更是如日中天。

这时候,满朝文武都推荐让霍光的女儿入宫为皇后,但是,刘病已有结发妻子许平君,所以,在朝堂上演了一出“故剑情深”的好戏。

此时的大汉江山,完全在霍光的掌控中。

皇帝都能行废了,更别说一个皇后了。

面对让自己女儿入宫为后的诱惑,霍光依旧面不改色地选择了不做外戚。

他同意立刘病已在民间的发妻许平君为皇后。

可能这个决定让刘病已觉得这个霍光这个权臣也不算太难说话,于是,不久后,又提出想要给自己的老丈人封侯的建议。

而这一回,霍光直接驳回了。

要知道灭外戚,可是汉武帝毕生心愿,他绝不能由着刘病已扶持外戚起来,扰乱朝纲。

于是,在霍光的一票反对下,刘病已的老丈人也没能封侯。

可以说,霍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汉武帝晚年修养生息贺灭外戚的两项基本国策。

如此忠心,试问整个封建王朝能有几人?

所以说,汉武帝选择信任霍光,完全是基于霍光长期在汉武帝身边的表现,也是出于对自己教育成果的肯定。

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万事皆因果,大家怎么看呢?

标签: 汉武帝霍光

更多文章

  •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谁?生平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铁帽子王”。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完美,也有着一些争议。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的生平。他于1815年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军人家庭,自幼就接受了军事训练。后来,他

  • 彭城之战后刘邦为什么还能翻身?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汉朝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中,汉军的统帅是刘邦,他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参战。然而,在战斗中,汉军遭遇到了惨败,刘邦也被困在了战场上。那么,彭城之战后刘邦是怎么翻身的呢?首先,刘邦在战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士气和重建军队。他向士兵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号

  • 乾隆时期五位重臣并称五阁臣 他们是的权势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朝“五阁臣”,谁的权势最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御制《行书怀旧诗册》,为张廷玉、鄂尔泰、富察·傅恒、喜塔腊·来保和刘统勋等五位堪称“扛鼎重臣”的朝廷宰辅,各题诗一首,并称为“五阁臣”。张廷玉: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雍正皇帝临终亲自

  •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尊王攘夷具体是什么战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管仲,春秋

    管仲为什么能被叫作“华夏第一相“?这主要是因为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管仲觉得齐国实现霸业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向齐恒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谋略。他说:“齐国和别的诸

  • 有哪些事可以证明,严世蕃的确是个鬼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严世蕃,明朝

    严世蕃算是个奇人,他是明朝权臣严嵩之子,但父子二人长得并不像。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而严世蕃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其中一只眼睛还有疾病。虽然长相不佳,但严世蕃智商奇高,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可惜他的聪明并没有用在正道上,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严世蕃生于高官显贵之家,父亲严嵩是嘉靖朝掌权时间

  • 夺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大忠臣于谦为什么不去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夺门之变,于谦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果没有他,明朝恐怕是支撑不了那么久的,那么“夺门之变”发生的那一天,于谦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阻止政变的发生呢?众所周知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而发动的政变。既然是政

  •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睿,曹丕,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国里最大的

  •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遭遇过几次背叛?分别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其实不倒霉,他是三国诸侯中家底最浅的,最后能混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已经是强中强了,谁敢说他倒霉?可他又确实很倒霉,他一生征战时间长达近40年,从无到有,打下蜀汉的江山,可他想要

  •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秦王

    对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基友高渐离唱着歌为荆轲送行,虽然做好心理准备,荆轲还是没有回来。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刺杀不成功,当场被抓,肯定回不来。刺杀成功,功成名就,名扬千古,挽救燕国水火之中,荆轲被秦国追捕,也没什么回来的

  •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他以雷霆手段拯救明朝于危难,可是后期却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嘉靖皇帝为什么沉湎道教?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兴王朱祐杬18岁离开北京到湖北钟祥就藩,直到43岁去世,都没有回过北京,也没有见过生母邵氏,一直郁郁寡